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学习新知,下面我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为例,谈一谈我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的。

教学片断:
三、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师: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魔术师的出场!(课件出示魔术师变出4串宝葫芦,每串5个)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变出多少个宝葫芦?
生:我会解答:5+5+5+5=20(个)
生:是4个5相加。

师:我们来观看下一位魔术师的表演(课件出示魔术师变了7次,每次变出2只鸽子)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一共变出多少只鸽子。

生:我的算式是2+2+2+2+2+2+2=14(只)
师:到底是多少个2相加呢?
生:7个2相加。

(魔术师继续变了11次,每次变出3朵花。


生: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一共变出多少朵花。

生:算式太长了
生:一行写不开了
生:我写了11个3相加
师生一起数着板书11个3相加的算式。

师:要是魔术师变了24次呢?(课件出示24个3朵花)拿要求出一共变出多少朵花?你能想象出算式是什么样吗?
生:算式好长好长。

生:加法算式太麻烦了
生:写起来太累了
……
师:那我们能不能创造一种新写法,使得24个3写起来简便些?
乘法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感到麻烦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简便的需求。

因此,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用已有的方法解答问题,从4个5相加,到7个2相加,再到11个3相加,………这一系列的算式,从知识的原生状态找到生成点,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学生逐步认识到像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就自然的产生了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后面学习乘法奠定了感情基础,同时也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使孩子产生认知冲突,把孩子们引入自主的探究体验的氛围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主动的进行知识意义的获得,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逐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即从具体走向思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