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与S之间对应参数
表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电导率与T D S之间对应参数表
TDS定义
---TDS是英文totaldissolvedsolids的缩写,中文译名为溶解性总固体,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总固体。
在物理意义上来说,水中溶解物越多,水的TDS值就越大,水的导电性也越好,其电导率值也越大。
电导率的定义:---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是电阻率的倒数。
在液体中常以电阻的倒数,即电导来衡量其导电能力的大小。
水的电导是衡量水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能反映出水中存在的电解质的程度。
根据水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不同,则溶液导电的程度也不同
电导率与TDS的关系
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TDS成正比,而且TDS值越高,电导率越大。
电导率和溶解固体量浓度的关系近似表示为:
1.4μS/cm=1ppm或2μS/cm=1ppm其中,1ppm等于1mg/l,为TDS单位
TDS用来衡量水中所有离子的总含量,通常以ppm表示,电导率也可用来间接表征TDS.溶液的电导率等于溶液中各种离子电导率之和,比如:纯食盐溶液:Cond.=Cond(purecwater)+Cond(NaCl)或者
Cond.=0.055+Cond(NaCl)电导率和TDS的关系并不呈线性,但在有限的浓度区段内,可用采用线性公式表示:例如.100uS/cmx0.5(asNaCl)=50ppmTDS(uS:微西门子)食盐的TDS-电导率换算系数为0.5.所以:经验公式是:将以微西门子为单位的电导率折半约等于TDS(ppm)有时TDS也用其它盐类表示,如CaO3(系数则为0.66)TDS与电导率的换算系数可以在0.3-1.0之间调节,以对应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那么换算系数0.3-1.0之间各自对应哪些种类的电解质溶液如0.5-NaCl0.66-CaO30.50-KCl
电导率的测量原理电极
引起离子在被测溶液中运动的电场是由与溶液直接接触的二个电极产生的。
此对测量电极必须由抗化学腐蚀的材料制成。
实际中经常用到的材料有钛等。
由二个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极被称为尔劳施(Kohlrausch)电极。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弄清两方面。
一个是溶液的电导,另一个是溶液中1/A的几何关系,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
这一测量原理在当今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应用。
而K=LA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L——两极板的距离
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
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
过几何尺寸算出。
当两个面积为1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K=1cm-1。
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 1000μS/
cm。
一般情况下,电极常形成部分非均匀电场。
此时,电极常数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确定。
标准溶液一般都使用KCl溶液这是因为KCl的电导率的不同的温度和浓度情况下非常稳定,准确。
0.1
mol/l的KCl溶液在25℃时电导率为12.88mS/CM。
所谓非均匀电场(也称作杂散场,漏泄场)没有常数,而是与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有关。
因此,一个纯杂散场电极是最糟糕的电极,它通过一次校准不能满足宽的测量范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