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安装过程及维保管理程序

电梯安装过程及维保管理程序

电梯维修过程及维保管理程序签发日编号兰州升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组织结构电梯维修质量系统控制程序五电梯技术管理(一)技术资料、图书、档案的管理。

1、为了做好文件、资料、图书的积累和归档工作,使技术标准资料和档案的管理达到完善、系统、真实、准确,从而保证维修工作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追踪性,特制定本制度;2、公司设立资料、图书、档案柜。

图书、资料、档案由管理责任人负责管理;3、本公司购置技术资料,图书须经领导批准后订购;4、技术资料、图书单干管理范围包括:(1)维修工程项目的原始记录;(2)本公司指定的技术造作细则、质保手册、技术标准及各项管理制度;(3)主要设备技术档案;(4)技术书籍、杂志、政治、文化书籍;(5)其它有保存价值的技术资料。

5、保管员应将上述资料分类编号,表、卡、物相符,摆放整齐,查找方便,并做好防水、防火、防虫和防盗工作;6、各部室负责人每月应将归档资料交保管员存档,特殊情况下至少每季度一次;7、处理到期的技术资料档案,需列出销毁清单,由质保工程师签字后销毁,并在登记册上注“销毁”字样;8、国家和有关部门办法的规程规范、标准以及政治业务学习教材,根据需要,经领导批准,分发给各有关人员使用,其它图书只供借阅之用;9、职工借阅资料、图书,必须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凡借阅的资料、图书、档案应限期交回;归还时与远编号不符或缺损时,不予办理注销;10、职工调离本公司时,须还清借阅的所有资料、图书、档案,否则,不予办理调动手续;11、外单位人员借阅资料、档案,须持介绍信经领导批准后借阅;12、借阅的资料、图书、档案应妥善保管,珍惜受护,不得任意涂改或撕页,如有损坏或损失,应按原价或加倍赔偿。

13、技术资料、图书、档案管理由办公室负责。

(二)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的处理:1、维修人员应有强烈的质量意识。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防止各种差错发生。

在维修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使用单位提出意见,必要时可发出书面意见书。

2、较大的质量问题,维修人员应及时向责任工程师报告,重大质量问题应向质保工程师提出书面报告,由质保工程师向主管领导汇报。

3、各部室每季度应向质保工程师汇报维修中的质量问题,发生意见书的内容及处理结果,遇重大问题应随时汇报。

4、工程报告及意见书等,均应按公司《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存档。

5、重大技术质量问题处理主要负责人(三)维修工作质量的信息反馈:1、为了保证维修工作质量信息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反馈处理。

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2、信息来源:(1)在维修中发现的技术质量问题;(2)电梯使用单位反映的技术质量问题;(3)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反映的技术质量问题;(4)来源来函、会议等其它方面反映的技术质量问题;3、信息的分类:(1)根据信息的性质分为技术信息和质量信息;(2)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分为重大信息和一般信息;(3)根据信息来源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4、信息反馈、汇总和处理:(1)本公司人员应积极收集并善于捕捉各类信息。

(2)认真做好对用户的走访、来访工作。

根据个体情况,不定期地组织用户访问。

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

促进维修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改进。

(3)各有关责任人应及时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传递,并做好信息资料的汇总、统计和建档工作。

(4)一般信息由有关责任人负责处理,重大信息由责任人随时报质保工程师的处理。

必要时向总经理汇报同意组织处理。

(5)责任人或质保工程师应将各类信息处理决定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促其达到指导改进工作的目的。

5、维修工作质量信息反馈主要由工程经营部负责。

(四)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1、为了加强对业务技术人员的管理,提高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水平,满足维修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凡新参加或调入的从事维修工作的人员,均须经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独立从事维修工作。

3、有资格的人员应在规定期限内,从事与本人资格相符的工程项目。

资格证书超过期限考核发证机构重新考核认定后,方可继续从事维修工作。

4、培训考核组织领导;总经理负责全公司业务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的组织工作,编制年度培训考核计划。

5、培训考核的形式;(1)根据需要,不定期举办公司内部培训班,一年至少举办二次;(2)派员参加部、省举办的种类培训班;(3)及时组织新颁标准、规范、规程、规则的学习培训;(4)及时对新职工进行入公司教育培训;(5)对全公司新职员经常进行质量意识和安全教育。

6、业务技术人员考核情况,应寸入个人技术档案,作为业务技术评比、评聘、普升技术职称、评比先进工作者和奖金分配的依据。

7、业务技术人员培训考核主要由办公司负责。

(五)维修工作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安全组织(1)本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分级管理制,建立以总经理、质保工程师、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2)全部日常安全工作由公司办公室负责,各职能领导为部门的安全领导和负责人;(3)外出执行任务的班组组长,应对本组的工作安全负责,承担工程项目的人员应对本项目的工作安全负责。

2、安全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上级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及规章制度;(2)组织好安全教育,开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安全规程的教育以及事故防范教育工作;(3)组织或参与编制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4)审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5)组织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工作;3、安全教育(1)坚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每季度组织职工学习一次安全检验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有关安全知识,不断总结安全工作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2)对新职工、实习人员、临时工等都不许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3)在接受工作任务时,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措施,必要时用组织进行安全学习和讲课,提出具体注意事项和采取防范措施。

4、维修工作安全管理主要由施工组负责(六)高处作业操作规程:1、为确保电梯维修人员高处作业安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此规程;2、在高处施工过程中,严禁一人单独作业,必须有熟悉情况的专业人员配合;3、在高处作业前,应询问清楚设备情况,制定工种方案,然后进入现场工作;4、维修人员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5、维修人员严禁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进入现场从事高处作业;6、维修人员严禁在大于8.3m/s(小于5级风),环境温度超过-15℃至35℃,夜晚,雷电雨雪环境条件下工作,以免发生意外;7、维修人员在高处作业,必须服从技术负责人指挥和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作业,技术负责人必须保证维修人员安全作业;8、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掌握高处作业的一些常规知识和应急办法;9、高处作业人员在维修工作全过程中,必须思想高度集中,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工作,待身体状况良好时继续工作,并且定期检查身体,以确保安全作业。

10、高处作业操作规程主要由施工组负责。

(七)设备仪器的管理1、加强设备管理是保证电梯维修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工作的技术基础,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对设备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2、通过对设备综合重视,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型,正确使用,精以维护,适时改造和更新,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达到寿命最长,设备综合效益最高的目标;3、购置验收和保管:(1)购置设备仪器应该根据工作需要和资金情况,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审查批准后购置;(2)新购置设备必须经过公司办公室履行验收移交手续后,才能交付使用;(3)验收工作主要包括技术资料、设备备件、配件的质量、性能等技术的检查、调式及备件、配件清单核查;(4)经验收合格的设备,应按规定登记设备台帐,并列入固定资产帐户;4、统计及资料、档案的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公司设备仪器的台帐,卡片及技术档案的建档存档工作,并在每年年底同财务人员进行一次清查工作,做到帐、物、卡相符;5、使用和维护保养:(1)设备的使用,必须坚持维护与检修并举,以维护保养为主的原则,实行定人定机责任制,谁使用谁保养,确保设备使用性能良好;(2)使用人员必须进行设备结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方面的技术教育和操作训练,做到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故障,对各类比检定的设备、仪器仪表不准私自拆乱卸、保持仪表铅封标志完整;(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做到精心操作,认真搞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并做好设备的运行记录;(4)各种设备严禁超负荷、超压、超温运行或带病运转;(5)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停机。

以免发生事故,在未检查出原因和排除故障前不得盲目开机。

6、事故与处理:(1)凡属人为因素而引起损坏,均作为责任事故处理,人为因素包括管理不善,违章操作,保养维修不当,工作责任心不强等;(2)根据设备损坏程度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A、直接经济损失价值在五百元以下,为一般事故;B、直接经济损失价值在五百元以上,为重大事故;(3)事故调查报告程序:A、设备的事故发生后,使用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同时立即报告设备管理负责人和质保工程师;B、质保工程师会同有关人员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确定设备的损坏程度及损失。

调查时,任何人不得隐瞒真情或知道假象;C、事故单位应根据“三不放过”(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D、事故发生部门要在三日内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一式三份,报设备管理责任人和质保工程师,自留一份。

(4)事故处理:A、事故调查完毕后,一般事故由使用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质保工程师批准,重大事故由调查人员写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经公司经理会讨论批准;B、事故责任者按情节分别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性质恶劣者,要追究刑事责任;7、设备的修理和报废:(1)设备的检修计划是检验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安排设备检修计划时,应坚持“先维修,后使用”的原则,小修由使用部门负责实施;中修或大修由使用部门在每年四季度提出计划,报站长批准后修理,并做好修理记录;(2)设备大、中修后,由设备管理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并会同签字后存档;(3)设备因超过使用年限而损坏,或主要结构和不见因严惩损坏不能修复或修复费用过高时,可由设备负责人提出,经总经理批准,予以报废,并报档案室备案;(4)对已批准报废的设备,应变价处理残值,同时注销固定资产帐户。

(八)工具的领用和保管:1、领用:(1)凡属个人领用的工具,应由个人填写领料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领用;(2)凡属集体领用的工具,应由各室负责人填写领料单,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领取;2、保管:(1)工具使用人员应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工具,加强维护保养,爱惜工具;(2)凡集体领用的工具,由室设备员负责保管,个人领用的工具由个人保管;(3)个人领用的工具遗失、损坏,须由本人办理赔偿手续后方可重新领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