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行业解决方案
然而相比之下,中国目前年人均药品消费不到10美元,而美国人均药品消 费已达300美元,日本400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品消费也有40-50美 元。2000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加之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 以及人员逐步 老龄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的原因, 使医药商品的社会需求将呈持 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据分析,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总值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达到12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由此可见,中国的医药行业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医药商业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1、医药商业企业近阶段的压力
来自国家政策措施的压力
做为对加入WTO的反应,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药品降价措施、GSP质量体系 认证措施、 环保治理措施以及流通改革和广告规范措施。 这些措施从长远来看当 然是要促使国内医药企业健康发展, 通过整顿和规范, 使国内医药企业逐步具备 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能力, 并最终进入国际市场。 但就目前来讲, 国内企业则必须 对企业改造进行投入。
2、医药商业企业的机遇
固有的优势
挑战之下必然存在机遇, 做为医药产业链上的中间环节, 医药商业企业拥有 的最大的资本就是多年经营中形成的销售网络及终端客户, 若能在快速响应和服 务能力上进行改造,则必将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抢占了竞争或合作的先机。
医药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产品 (包括药品)的需求 会更加强烈。 由中国的人口和发展确定了,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肯定要成为医药消 费头号大国。所以国内医药企业应力争在规范、整顿、兼并中脱颖而出。
1、医药商业企业信息化的问题13
2、医药商业企业系统建设的要求14
第四章 企业的管理难点15
第二部分 解决方案的价值体现17
第一章、系统应用目标21
第二章、方案整体架构23
第三章U8医药流通行业解决方案概述26
1、采购业务26
2、销售业务32
3、库存业务39
4、GSP管理43
第四部分 解决方案部署方式52
医药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业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 医药流通行业分析4
第一章 医药流通行业概况4
1、前言4
2、医药流通行业的四个发展阶段5
3、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6
第二章 医药商业企业经营环境分析9
1、医药商业企业近阶段的压力9
2、医药商业企业的机遇10
3、医药商业企业的发展趋势11
第三章 医药流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13
第二阶段: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 我国的医药流通格局实现了由封闭 到开放、集中到分散的转变,医药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我 国的医药流通领域也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 二、三级批发层次的流通 格局和计划调拨供应模式, 医药工业企业开始自主选择销售对象、 工业自销现象 逐渐增多,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的医药流通体制。从整体上来说,八十年代我 国的医药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医药市场属于卖方市场, 医药商业企业的数量开始 增加,药品流通秩序较好,市场的竞争程度较低,医药流通的效率较高,促进了 我国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3.4医药分业
医药分业是医疗单位的医疗服务与药品经销从管理与经营上完全分开的一 种医药流通新体制。我国“医药合一”的体制是历史造成的。在这种体制下,医 疗服务的费用被定得很低。 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药品销售的利润, 导致以药补医, 以药养医,甚至靠药创收。这种体制的弊端突出表现在“小病大处方”和“高回 扣让利”。前者使医药费用大幅度提高,使医药资源浪费;后者使假冒伪劣商品 进入有了可束之机。 更为严重的是, 它败坏了医风医德, 直接给患者的健康带来 不利影响。 长期以来,医药分业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一变革由于牵涉到各种利益 的分配,再加上我国医药管理体制“机构归口,分类管理”的局面,进行的难度 比较大。目前,我国正在循序渐进的推进医药分业工作。
放领域将按照先零售、 后批发的顺序, 同时取消每个地方对医药商业企业数量的 限制。”医药行业分销业务的对外全面开放时间是2 0 0 4年12月11日, 这 就意味着加入WTO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还有医药流通等服务的竞争, 使得本已十分脆弱的医药商业企业,在资产质量、资本规模、经营理念、运行效 率、管理能力、 人才素质等方面又面临实行全球战略、 全球连锁配送的跨国公司 的冲击。
第三阶段:从九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 由于这一阶段我国药品市场环境 的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 如国内药品的产量大大增加, 国外药品 开始进入我国, 药品市场由以前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同时药品批发企业和 网点急剧增加, 商业企业由八十年代的2500家增加到到16000多家,导致医药 商业企业经营成本高,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同时医药流通领域的市场法制弱化。 最终导致我国的医药流通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多、小、散、低、乱”和药品市场 机制畸形问题, 在九十年代的行业无序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行业整体销售收入的 利润率不断下降,2001年是0.7%左右,2002年是0.59%,而医药商业企业 的平均流通费用率高达12.56%,。成为制约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2、医药流通行业的四个发展阶段
建国以来,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 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 的医药流通体制。医药商品采购供应体系由中央一级医药采购供应站、省(地、 市)二级医药采购批发站和县级医药公司组成。 医药商业对工业的产品包购包销, 全国医药商品的供应按一、 二、三级批发层次逐级调拨, 医药批发企业根据行政 区的划分设置,实行条条为主、条块结合、统一管理计划、统一核算财务、统一 管理价格、统一安排网点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目前企业数量多、 规模小、费用高、 效益低的医药流通局面将在市场竞争和 优胜劣汰过程中,通过联合、兼并、关闭、破产,逐步形成以区域核心批发企业 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医药商品流通主渠道,这是医药流通领域企业发展的基本趋 势。
行业整合,大势所趋
2000年起“跑马圈地”式的医药零售连锁经营以及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 相互收购,将继续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行业整合。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 国际资本还是国内资本, 都将出现融合交叉趋势, 市场最终将形成少数大型连锁 经营企业的垄断格局。 垄断格局形成后, 医药连锁将由目前低成本圈地建店转向 高技术投入、标准化发展,从而在组织机构、经营机制、管理能力、信息技术、 商品别类、网点布局、服务方式、竞争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
以上。
3.2连锁经营成为医药零售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据分析,在未来2—3年之后,将会有70%以上的药房纳入医药连锁经营的 轨道。区域化及跨区域连锁成为医药零售企业发展的方向。
发展医药商业的连锁经营,是提高经营水平、降低经营成本、确保药品质量、 提高服务水平、 合理布局网点、 方便群众购药的有效组织方式。 医药连锁零售企 业将实行进货、储运、价格、企业形象、内部管理及经营核算六统一。国家政策 鼓励通过GSP认证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跨地域开办连锁店,推动中心城市医药 零售企业走连锁化道路并积极发展社区药店, 促进医药零售的集中化, 改变医药 零售企业“多、小、散、低、乱”的状况。
1、集中管理模式52
完全集中52
分布式集中54
2、分布模式55
第一部分 医药流通行业分析
第一章 医药流通行业概况
1、前言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提高 生活质量、 计划生育、救灾防疫、 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活进步均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 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 发展成为世界医药大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行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 的行业之一。2002年我国医药行业总产值已达到3300亿元,在连续20年的高 增长后,作为朝阳产业, 医药行业在未来十几年的增长速度仍会高于全国各行业 平均增长速度。
3.5WTO的影响
医药行业分销业务的对外全面开放时间是2 0 0 4年12月11日。 国外各 种资本及经营巨头的进入将全面加剧医药流通行业的竞争。
3.6OTC制度
与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就是药品分类管理制度(OTC制度)的建 立。今年1月1日,《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试行)正式施行,这标 志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初步确立。 它对我国的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都将产 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将为传统的医药零售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3、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GSP实施、医药企业自身发展、市场激烈竞争、加入
WTO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未来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3.1行业逐渐进行“聚焦” ,医药商业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国家倡导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提倡产权多元化。允许并鼓励各行各业、 各种经济成份以兼并、 重组、联合等多种方式参资入股医药商业企业。 通过市场 来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集团公司。并提出,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扶持建立5至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 到50亿元左右、具有现代营销领先水平和高度文化内涵的特大型医药商业企业 集团;建立40个左右面向国内市场或国内区域性市场、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 左右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集团。届时这些企业的销售额达到全国销售额的70%
第四阶段是最近三年, 随着国家“三改一加强” 等相应宏观调控措施的推进、GSP换证验收工作的进行、医保改革的正式推行,以及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 加剧,在行业的规范和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中,企业间不断发生收购、兼并,使 商业批发企业数量急剧减少, 从原来的16000多家到前年9302家锐减至目前的6819家,连锁企业500多家,连锁门店达18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