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习题-第4章
12.试述按诊的基本手法。
13.按诊时应注意什么?
14.如何通过按肌肤来诊断疾病的寒热?
15.通过按肌肤能否了解人体气血津液盈亏? 举例说明。
16.如何从虚里搏动了解人体宗气的情况?
17.如何从按胁肋来了解肝胆疾病?
18.怎样通过按诊来鉴别水臌与气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1型题】
1.A 2.C 3.E 4.C 5.A
8.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主痰饮,食滞,实热。妇女妊娠期亦可见有滑脉,为气血充盈而调和的表现。
9.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而硬。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
10.迟脉脉来迟慢,一息脉动三~四至;缓脉一息四至。两者都具有脉率慢的特点,不同之处是缓脉还具有来去怠缓或脉形驰缓,缺乏紧张度。迟脉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缓脉主湿病,脾胃虚弱。
34.小儿脉象一般只诊
A.浮沉 B.迟数
C.强弱 D.缓急
E.滑涩
二、名词解释
1.平脉
2.平息
3.弦脉
4.怪脉
三、填空题
1.寸口在腕后所在部位,寸口分为、、三部。
2.常见的脉位变异脉是、。
3.滑脉的脉象特征是、、
。主病是、、
。
4.常见节律失常的脉象是、
、。
5.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常见脉象是。
6.细、微、弱、濡脉都具有的脉象特征是。
3.弦脉: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
4.怪脉:凡脉无胃、无神、无根,称为怪脉。多见于疾病的后期,脏腑之气衰竭,胃气败绝病证。
三、填空题
1.桡动脉 寸 关 尺
2.斜飞脉 反关脉
3.往来流利 如盘走珠
应指圆滑 痰饮 食滞
实热
4.结脉 代脉 促脉
5.弦脉
6.细小且软弱无力
7.相兼脉 复合脉
1.简述“诊脉常以平旦”的原因。
2.何谓“举、按 、寻”?
3.简述构成脉象的要素。
4.简述诊脉时的指法要求。
5.何谓平息?其意义是什么?
6.洪脉的脉象特征及主病是什么?
7.何谓涩脉?其主病是什么?
8.何谓滑脉?其主病是什么?
9.何谓弦脉?其主病是什么?
10.简述迟脉与缓脉之异同。
11.简述短脉与动脉之异同。
13.对三岁以下的小儿,医生用左手握住小儿手,用右手大拇指按在高骨脉位上,不分三部只定至数,称为一指三部诊法。
14.触按疮疡局部的凉热、软硬,来判断证之阴阳寒热。若肿硬不热者,属寒证;肿处灼手而压痛者,属热证;根盘平塌漫肿者,属虚证;根盘紧束而高起者,属实证。患处坚硬多无脓;边硬顶软的已成脓。
15.通过触摸病人手足部位的冷热,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凡手足俱冷者,是阳虚寒盛,属寒证;手足俱热者,多为阳热炽盛,属热证。但亦有因阳热太盛,阳气闭郁于内,不得外达而四肢厥冷的里热证,即热深厥亦深的表现。热证见手足热者,属顺候;热证反见手足逆冷者,属逆候。
19.既可见于里寒证,又可见于里热证的脉象是
A.迟脉 B.实脉
C.革脉 D.牢脉
E.疾脉
20.下列脉象脉律不齐的是
A.芤脉 B.弱脉
C.短脉 D.疾脉
E.散脉
21.腹部肿块,推之不移,肿块痛有定处者,属
A.瘕聚 B.癥积
C.虫积 D.食积
E.痞满
22.腹部按诊时,病人应取
A.正坐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俯卧位
A.细脉 B.浮脉
C.短脉 D.芤脉
E.代脉
16.脉象特征为沉按实大弦长的脉是
A.紧脉 B.革脉
C.实脉 D.牢脉
E.涩脉
17.洪脉的脉象特征是
A.浮大中空
B.浮而搏指
C.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D.厥厥动摇
E.轻刀刮竹
18.既可见于病人,又可见于正常人的脉象是
A.革脉 B.紧脉
C.缓脉 D.细脉
E.代脉
18.腹满按之饱满充实有弹性、有压痛者,多为实满;腹满按之虚软无弹性、无压痛者,多为虚满。
19.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转输之处,是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的反应点。
20.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形如筋结,久按会转移;二是指下有如蚯蚓蠕动;三是腹部凹凸不平,按之起伏聚散。
五、论述题
1.①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成脉搏跳动。血在脉管中的循行之所以能形成脉象变化,全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脉象的至数、节律与心脏的搏动一致。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约束和促进血液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路径循行,脉管的完整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和脉象形成的必要条件。②气血运行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脉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气血的状况。③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主血气的清浊交换,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脾气的统摄;肝藏血,主疏泄以贮藏血液和调节全身血流量;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阴阳之根,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且精可化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6.B 7.E 8.A 9.E 10.A
【A2型题】
11.E 12.B 13.D 14.D 15.B
16.D 17.C 18.C 19.A 20.E
21.B 22.E 23.C
【B型题】
24.A 25.B 26.D 27.B 28 E.
29.C 30.D
【X型题】
31.AC 32.BCE
33.ABCD 34.ABCD
8.右少腹痛剧,按之痛甚或有反跳痛者,当属下列哪项
A.肠痈 B.气滞
C.痞证 D.虫积
E.臌胀
9.按虚里,下列哪项属病理表现
A.按之应手 B.动而不紧
D.缓而不怠 C.节律清晰
E.动微不显
10.浮脉主要表现为脉象哪种因素发生变化
A.位 B.数
C.律 D.势
E.形
【A2型题】
11.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是
E.涩脉
27.失血常见脉象为
28.血瘀常见脉象为
29.疟疾常见脉象为
30.湿证常见脉象为
【X型题】
31.应指宽大无力的脉象是
A.散脉 B.濡脉
C.芤脉 D.微脉
E.弱脉
32.下列哪些脉象与疼痛有关
A.革脉 B.动脉
C.紧脉 D.滑脉
E.弦脉
33.节律不齐的脉象有
A.结脉 B.代脉
C.促脉 D.散脉
E.短脉
2.为何诊脉独取寸口?
3.结、带、促三脉在脉象特征及主病上有何异同?
4.试述脉诊的临床意义。
5.试比较浮、芤、革三脉之异同。
6.沉脉与伏、牢脉在形态及主病上有何异同?
7.常见脉形细小的脉有哪些?
8.如何理解脉症顺逆与从舍?
9.如何从脉象变化诊带下病?
10.试述正常脉象的特征。
11.试述引起脉象生理变化的常见因素。
C.濡、细、缓
D.结、代、促
E.细、散、微
5.下列哪项是濡脉与弱脉的共同特征
A.脉来无力 B.沉而无力
C.浮而无力 D.细而无力
E.脉细如线
6.下列哪项是紧脉的主病
A.痰饮 B.寒证
C.实热 D.血瘀
E.气滞
7.胃脘胀满不适,按之柔软而不痛者,当属下列哪项
A.食滞 B.结胸
C.臌胀 D.癥瘕
E.痞证
4.指法有:①三指平齐(指诊脉者手指指端要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寸口部位体表约呈45°左右为宜。②定位与布指,下指时,首先用中指端按在高骨(桡骨茎突)内侧关部,再用食指按关前的寸部,无名指放在中指之后的尺上。若病人身高臂长,则布指略疏;若病人个矮臂短,则布指略密。③总按与单按。三指同样的指力按诊三部脉象,此谓“总按”;一指单按寸、关、尺中的一部,以重点体会某一部位的脉象特征,谓之“单按”。在临床诊脉时单按、总按应结合使用。
16.虚里位于左第四、五肋间,心尖搏动处,为诸脉之所宗。正常情况下,虚里搏动不显,仅按之应手,其搏动范围直径约2~2.5㎝,动而不紧,缓而不怠,节律清晰,是心气充盛,宗气积于胸中,为平人无病的征象。
17.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为癥积,病在血分;推之可移,痛无定处或聚散不定者,为瘕聚,病在气分。
2.一是因为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之所在,十二经脉之气汇聚于此,故称其为“脉之大会”;二是因“肺朝百脉”,故寸口脉气能够反映五脏六腑的气血状况;三是寸口脉在腕后,肌肤薄嫩,脉易暴露,切按方便。
3.特征-----三者都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但结、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且歇止的时间较长,这是结、促脉与代脉不同之处。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主病-----结脉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代脉主脏气衰微,跌扑损伤,惊恐痛证;促脉主阳盛实热,气滞血瘀,气血虚衰。
8.顺候 逆候
9.水肿 气肿
10.应手 2~2.5㎝
11.虚证 实证
12.肠痈
四、简答题
1.清晨是诊脉的最佳时段,较易诊得真实脉象。因为清晨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易诊得病脉。
2.指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求、辨别最佳脉象的指法。用指轻按在皮肤上称举,又称浮取或轻取。手指用力适中,按至肌肉以体察脉象,称为寻,也称中取。用指重按在筋骨间称按,也称沉取或重取。此外,指力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前后推寻,以探求脉动最明显的特征,也称寻。
5.平者,调匀之意。一呼一吸谓之息。诊脉时,医者先要调匀呼吸,使呼吸自然均匀,用一呼一吸作为计算病人脉率至数的时间单位。此外,平息的意义还在于使医生在调匀呼吸时,有助于思想集中。
6.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主病为邪热亢盛;也主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