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教案【篇一:2.2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3)学会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验证结论;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思维,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问题一:暑假里,小明到妈妈的水果店帮忙,妈妈叫他将下面的水果归类上柜。
你认为小明该如何做?(答:我们可以按水果的种类将这些水果分为五类:两个苹果、两个草莓、两串葡萄、三个橙子、三串香蕉。
)问题二:如果将这些水果换成我们前面学过的单项式,你将如何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二)探究新知 1在学生交流汇报后,分析分类后的每一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可能在语言表达上有困难,教师适时的点拨,帮助学生表达以总结每一组单项式的共同点。
随即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为方便学生记忆,我将同类项的概念概括为“两相同”。
设计说明:得出了同类项的概念后,我设计了两个同类项的练习,巩固同类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你能写出两个项是同类项的例子吗?探究新知 2我们认识了同类项,那么如何合并同类项呢?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数——相加字母——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我们可以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概括成:一变两不变,即一变,指系数变;两不变:指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三)巩固新知1.填空设计说明: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概念,熟悉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例 4 先让学生直接代入求值,然后采用先化简后代入的方法。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四)典型例题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课堂小结在学生谈收获的基础上,我出示如下课堂小结以帮助学生梳理、巩固知识。
1.同类项的定义:所含__________ ,并且_________ 的_____ 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_______ 。
2.判断同类项:(1)字母_____ ;(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_____ 。
与______ 无关,与_________ 无关。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______________ 相加,作为结果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______ 。
为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一组测试题。
课后习题【篇二:整式的加减全章教案】第一学时整式(1)学习内容:教科书第54—56 页,2.1 整式:1.单项式。
学习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一、自主学习;1、先填空,再分析写出式子特点,与同伴交流。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3)若x 表示正方体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是;(4)若m 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 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元。
2、观察以上式子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3、单项式定义: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老师提示]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0。
4、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1)5、单项式系数和次数:观察“1”中所列出的单项式,发现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说说四个单项式二、合作探究:1、教材p56 例1:阅读例题,体会单项式及系数次数概念。
2、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
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①x+1;②3、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313[老师提示]②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 1 或-1 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2,-a2b 等;③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
4、课堂练习:课本p56 :1,2。
5、若单项式xmy2 的次数是5,则m= ;6、已知单项式2xmyn+2 与3xm+2 的次数相同,求n 的值。
7、写一个含m,n 的3 次单项式8、有一串单项式:-x,2x2, -3x3 ,4x4?, 10x10?(1)、请写出第2010 个单项式;(2)、请写出第n 个单项式。
三、学习小结:四、课堂作业:课本p59 习题第1,2 题第二学时整式(2)学习内容:教科书第56—59 页,2.1 整式:2.多项式。
学习目标和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培养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由单项式与多项式归纳出整式,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
3.初步体会类比和逆向思维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整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难点:多项式的次数。
一、自主学习:1.列代数式:(1)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则长方形的周长是(2)某班有男生x 人,女生21 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3)鸡兔同笼,鸡 a 只,兔 b 只,则共有头个,脚只。
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三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老师提示]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如:多项式3x-2x+53x ,-2x ,5。
其中 5 是常数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例如,多项式3x-2x+5 是一个二次三项式。
注意:(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是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3)多项式不包含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二、合作探究:1、教材p57 例22、判断:①多项式a3-a2b+ab2 -b3 的项为a3、a2b、ab2 、b3,次数为12;()②多项式3n4 -2n2 +1 的次数为4,常数项为1。
()[注意]:多项式的次数为最高次项的次数。
3、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222(1)3x -1+3x2 ;(2)4x3 +2x-2y2 。
4、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1)x3 -x+1;(2)x3 -2x2y2 +3y2 。
5、已知代数式3xn -(m -1)x +1 是关于x 的三次二项式,求m 、n 的条件。
6.课堂练习:课本p59 :1,2。
7、填空:-a2b -ab+1 是项式,其中三次项系数是,二次项为,常数项为,写出所有的项。
8、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三、学习小结:四、课堂作业:课本p60 :第3 题5443y_1x 1 ;x2第三学时整式(3)学习内容:课本p58 例3 及课本p64 提到的一个内容学习目的和要求:1、通过用整式来表示事物间的关系,逐步掌握数学建模思想;2、理解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概念,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
3、通过尝试和交流,体会多项式升(降)幂排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初步体验排列组合思想与数学美感,培养审美观。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体验其中蕴含的数学美。
难点: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体验其中蕴含的数学美。
一、自主学习:1、教材p58 例3:我们知道船在河流中行驶时,船的速度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1)顺水行驶:船的速度=;(2)逆水行驶:船的速度=;在上面两个关系式中若用字母v 表示静水速度则船的顺水速度为船的逆水速度为当v=20 时则甲船顺水速度甲船逆水速度乙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2..请运用加法交换律,任意交换多项式x2 +x+1 中各项的位置,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在众多的排列方式中,你认为那几种比较整齐?【提示】有六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像x2 +x+1 与1+x+x2 这样的排列比较整齐。
这两种排列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x 的指数是逐渐变小(或变大)的。
我们把这种排列叫做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例如:把多项式5x2 +3x -2x3 -1 按x 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可以写成-2x3+5x2 +3x -1,这叫做这个多项式按字母x 的降幂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