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埃博拉出血热全员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1)

埃博拉出血热全员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1)

埃博拉出血热全员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科室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是2-21天,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半数病人可有咽痛及咳嗽。

(10分)
2、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10分)
3、埃博拉防控工作中强调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等五早。

(5分)
4、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要求标准预防、接触防护、呼吸道防护,医护人员防护应采取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5分)
5、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穿戴顺序五步包括手卫生(七步洗手法)、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

(5分)
6、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脱卸六步包括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隔离衣、手卫生(七步洗手法)、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手卫生(七步洗手法)。

(5分)
二、简答题
1.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依据?其中流行病学史包括哪些?(10分)
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资料: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

2.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
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3.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
(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
(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流行病学史:1、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2、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3、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4、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2、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定义。

(10分)
留观病例: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的发热(体温>37.3℃)患者。

疑似病例: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1、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
2、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
3、不明原因猝死。

3、简述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中对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要求有哪些?(10分)
答1.加强流行病学史的询问,特别是近2周有无中东旅游史、近21天内有无非洲旅游史。

2.凡临床考虑为留观病人立即上报院感科等,不得进行一切实验室检测(如三大常规等)。

3.原则上不得进行损伤性治疗。

4.做好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5.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6.防止医院交叉感染。

7.要以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参与防控工作,有义务保守秘密,不能转发或乱发信息。

4、简述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摘除方法。

(10分)
答: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1、用手托住口罩,使鼻夹位于指尖,让头带自然下垂;
2、使鼻夹朝上,用口罩托住下巴;
3、将上头带拉过头顶,放在脑后较高的位置;
4、将下头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耳朵以下的位置
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顶部,用双手一边向内压,一边向两侧移动,塑造鼻梁形状;
6、佩戴气密性检查:双手捂住口罩快速呼气或吸气,应感觉口罩略微有鼓起或塌陷;若感
觉有气体从鼻梁处泄漏,应重新调整鼻夹,若感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泄漏,应进一步调整头带位置。

医用防护口罩摘除方法:
1、不要触及口罩,用手慢慢地将颈部下头带从脑后拉过头顶;
2、拉上头带摘除口罩,不要触及口罩;
3、废弃使用后的口罩。

5、简述手套佩戴及摘除方法。

(10分)
答:手套佩戴方法1、检查手套气密性;2、戴手套,手套压住防护服袖口;3、佩戴另一只手套,手套压住防护服袖口。

手套摘除方法:1、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2、用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
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3、用手捏住手套的内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6、简述七步洗手法步骤。

(10分)
答:七步洗手法步骤:取适量洗手液或手消毒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然后进行:1、掌心相对揉搓;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3、手指交叉,掌心相对背揉搓;
4、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5、拇指在掌心揉搓;
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7、必要时揉搓手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