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的功能

入侵检测与防火墙防火墙的功能
第五组
黄晨辉20131070141
郑东亮20131070123
颜串怀20131070131
罗维念20131070114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从宏观方面对防火墙的功能进行综合描述,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有以
下4个方面:
1、创建一个阻塞点:
防火墙在一个公司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间建立一个检查点。

这种实
现要求所有的流量都要通过这个检查点。

一旦这些检查点清楚的建立,防火墙设备就可以监视,过滤和检查所有进出的流量。

这样一
个检查点,在网络安全行业里就叫做“阻塞点”。

通过强制所有进
出流量都通过这些检查点,网络管理员可以集中在较少的地方来实
现安全目的。

2、隔离不同网络,防止内部信息泄露:
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它通过隔离内、外部网络来确保内部网络的安全,也限制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比如可隐藏那些能透露内部细节的如Finger,DNS等服务。

3、强化安全策略:
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审计等)配置在防火墙上。

与将网络安全问题分
散到各个主机相比,防火墙的集中安全管理更经济。

各种安全措施
的有机结合,更能有效地对网络安全性能起到加强作用。

4、有效地审计和记录内、外部网络上的活动:
防火墙可以对内外部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

如果所有的访
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进行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

当发生可疑动作时,
防火墙能进行适当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

从微观方面对防火墙的功能进行综合描述,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有以
下5个方面:
1、包过滤:
包过滤是防火墙所要实现的最基本的功能,现在的防火墙已经由最
初的地址、端口判断控制,发展到判断通信报文协议头的各部分,
以及通信协议的应用层命令、内容、用户认证、用户规则甚至状态
检测等。

2、审计和报警机制:
在防火墙结合网络配置和安全策略对相关数据分析完成以后,就要
做出接受、拒绝、丢弃或加密等决定。

如果某个访问违反安全策略,审计和报警机制就开始起作用,并作记录和报告。

审计是一种重要
的安全举措,用以监控通信行为和完善安全策略,检查安全漏洞和
错误配置。

报警机制是在通信违反相关安全策略后,防火墙可以有
多种方式及时向管理员进行报警,如声音、邮件、电话、手机短信等。

3、NAT(网络地址转换):
网络地址转换功能现在也成为防火墙的标准配置之一。

通过此项功
能就可以很好地屏蔽内部网络的IP地址,对内部网络用户起到保护作用。

4、Proxy(代理):
在防火墙代理服务中,主要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透明代理:透明代理是指内部网络主机需要访问外部网络主机时,
不需要做任何设置,完全意识不到防火墙的存在。

而从外部网络只
能看到防火墙,这就影藏了内部网络,提高了安全性。

传统代理:传统代理工作原理与透明代理相似,所不同的是需要在
客户端设置代理服务器。

如前所述,代理能实现较高的安全性,不
足之处是响应变慢。

5、流量控制和统计分析、流量计费:
流量控制可以分为基于IP地址的控制和基于用户的控制。

基于IP
地址的控制是对通过防火墙各个网络接口的流量进行控制,基于用
户的控制是通过用户登录来控制每个用户的流量,从而防止某些应
用或用户占用户过多的资源。

并通过流量控制可以保证重要用户和
重要接口的连接。

流量统计是建立在流量控制基础之上的。

一般防火墙通过对基于IP、服务、时间、协议等等进行统计,并可以与管理界面实现挂接,实
现或者以统计报表的形式输出结果。

流量计费从而也是非常容易实
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