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成果-降低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偏差率-中建七局

QC成果-降低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偏差率-中建七局


❖ 五盂高速下细腰隧道实景图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二、小组概况
表1
QC 小 组 概 况 表
小组名称
“黑哥们”QC 小组
所在单位 小组注册号 课题名称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JTQC-11-06
注册日期
降低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偏差率
课题类型
2011 年 6 月 26 日 现场型
活动计划 序号
姓名
性别
2011 年 7 月起 2011 年 12 月止
末端因素十一:装药结构不合理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人
查施工方案要求,爆破设计周边眼采用不连续装药结构; 实际爆破采用也为不连续装药结构,采用非电毫秒延时 电雷管起爆。
确认时间
现场抽查
刘莎莎 杨东坡
07.26
结论:非要因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末端因素十二:爆破参数选择不当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人 确认时间
一是查隧道开挖作业爆破设计方案,爆破参数依据隧 道开挖岩层性质,给出了炮孔布置方式、孔径、孔深、 排间距、最大装药量、单耗、网路连接等爆破技术参 数区间,但未区别岩性进行优化爆破参数。 内业资料 二是查爆破作业现场,爆破技术人员依据经验在参数 高菲 现场查验 区间内取值较随意,未针对围岩级别进行爆破参数优 杨东坡 化调整,且装药量控制不严谨,单耗较设计给出的用 量偏差较大。 三是爆破后的开挖面存在炮根残留较多,达不到预想 的光面爆破效果。
88.4%
95.8%
95.2%
平均 95.5
7.1%
由图表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本工程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偏差合格率偏低,低于类 似工程水平,急需解决。
四、现状调查
❖ 课题确定后,小组成员依据《规范》实测项目要求,对本 工程已施工的300米隧道进行了开挖情况现场调查,共实 测了450个点,数据整理见表3: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五、设定目标
❖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我公司的技术水平和施工 能力等现状,小组制定的课题目标是:隧道开挖一 次合格率达95%以上,断面超挖尺寸≤10cm,无欠 挖。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六、原因分析
❖ 8月20日QC小组全体成员针对上述问题召开讨论 会,进行了因果分析,利用因果分析图,从“人、 机、料、法、环、测”六大因素中找出了其主要 原因,绘出了因果图。
项目
工程类型 结构部位 设计形式 断面开挖 允许偏差 隧道开挖断 面尺寸偏差
合格率
本工程 高速公路
公司类似工程
祁临高速八标
台缙高速三标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隧道开挖
隧道开挖
隧道开挖
左右洞分离/长隧
左右洞分离/中隧
左右洞分离/长隧
《规范》规定对Ⅲ、Ⅳ、V 类围岩,隧道拱部超挖平均小于 150 mm,最大 250mm;边墙、仰拱、隧底超挖平均 100mm;无欠挖。
附:查内业资料照片
詹诗茂 郭丽霞
2011.07.24
结论:非要因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末端因素七:测放仪器精度不达标
确认方法
现场查看 测试试验
确认内容
确认人 确认时间
一是查看项目部投入隧道开挖测量测放的电子全站仪 有两台,为进口全站仪,具备红外线直接测放钻孔孔 位功能,都有合格证书并经过计量器具检验标定,取 得计量合格证书; 二是经现场炮孔测放测试,30 分钟内,顺利投放了 22 个孔位,经检验校核,测放点位精度较高,21 个点均 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最大偏差值仅为 25mm。
析 原因 , 制 定对 策 ,进 行 PDCA 循 环 ,以 解
7 皇维军 男
助工
施工员
组员
实施 决 施工 难
8 郭丽霞 女
助工
计量员
组员
实施
题。
9 刘莎莎 女
助工
资料员
组员 内业整理
制表:刘德旭 日期: 2011年6月26日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表2
QC小组活动计划
时间 阶段
2011 年
7月
8月
9月
10 月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图3 鱼刺图



炸药选择不当
钻杆选择不当
技术交底不详细
爆破器材不达标 导爆索质量不达标
孔点位、孔斜超 标
钻孔台车不配套
测放仪器精度不达标 测量放样偏差超标
爆破参数选择不当 爆破效果不达标
不了解工艺流程
工人操作不熟练




洞内视线差


钻孔对中误差超标
无孔斜检测仪器
装药结构不合理
确认人
皇维军 杨东坡
确认时间 2011.07.21
结论:非要因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末端因素三:炸药选择不当
确认方法 现场抽查
确认内容
一是查施工方案知,针对隧道围岩性质,爆破设计要 求采用乳化炸药和硝铵炸药两种;现场查看,爆破采 用的炸药均为从民爆公司专供乳化炸药(2#岩)和硝 铵炸药,均为合格产品; 二是结合实际爆破出的围岩岩性,依据相关专业爆破 技术人员现场确定,该岩性使用此类炸药较为准确。 附:炸药照片
皇维军 丁文龙
确认时间 2011.07.25
结论:非要因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末端因素十:无特殊炮孔位置调整措施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人
现场抽查
测量测放炮孔后,采用红油漆标注孔位的方法,即清 晰又明了;在特潮湿(或流水)和有裂缝的部位,采 取适当调整炮孔位置和装药量的措施解决。
刘德旭 高菲
结论:非要因
确认时间 2011.07.25
刘莎莎、杨东坡 2011.08.25
高菲、杨东坡 2011.08.25
制图人:刘德旭
制图日: 2011.07.18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按照要因确认计划表,小组成员对每条末端因素进行逐一确认:
❖ 末端因素一:超前地质预报选择不当
确认方法
现场抽查 内业资料
确认内容
确认人
一是查《施工方案》和《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对隧 道开挖超前地质预报仅采用了“超深钻”这一种方法; 二是在现场检查和询问现场技术人员,发现实际开挖 中“超深钻”地质预报获得的超前地质信息较为单一, 尤其是对岩层结构有变化地段,预测偏差较大,造成 实际地质情况和采用“超深钻”获得地质情况差距较 大,从而造成围岩级别误判,导致出现超欠挖。
11 月
12 月
小组成立
计划阶段 (Plan) 实施阶段 (Do) 检查阶段 (Check) 巩固阶段 (Action)
制表:刘德旭
日期:2011.7.06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三、选题理由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小组收集本工程左洞进口、左洞出口、右洞进口三个施工段的隧道实际开挖情 况进行了统计,并与我公司已施工的类似工程开挖断面此尺寸偏差合格率情况进行 了对比分析见表:
确认人
高菲 刘德旭
确认时间 2011.07.22
结论:非要因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末端因素四:导爆索质量不达标
确认方法 现场抽查
确认内容
确认人
一是查施工方案知,爆破网路设计采用塑料导爆索, 经现场查看,实际导爆索均为当地民爆公司专供合格 产品; 二是结合实际爆破情况,使用过程中均采用双网路系 统,未出现因导爆索质量问题导致的拒爆现象,经爆 破专业设计作业人员鉴定,并结合现场试爆试验证明, 导爆索质量能满足爆破作业。 附:导爆索照片
无特殊炮孔位置调整措施
围岩破碎潮湿
炮孔孔斜超标

超前地质预报选择不当


测放点位丢失
制图人:高菲
制图日: 2011.07.16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表5
要因确认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末端因素
超前地质预报选择不当 钻杆选择不当 炸药选择不当
导爆索质量不达标 钻孔台车不配套 技术交底不详细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小组依据《质量问题统计表》绘制隧道开挖质量问题排列图:
图1
制图人:刘德旭
日期:2011.07.15
结论: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影响隧道开挖质量质量问题的关键症结是“超挖”。如果 小组采取措施,全力解决了这个质量问题,隧道开挖实测偏差质量问题将得到有效的控 制,合格率可达到(450-52+36*98%)/450=96.2%。
丁文龙 刘德旭
2011.07.25
结论:非要因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末端因素八:无孔斜检测仪器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人
现场查验
一是由于孔斜过大会造成钻孔孔底标高不在设计位 置,会影响爆破开挖效果;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检查 小孔径孔斜的高效专业工具。 二是查施工现场,技术人员采用“勾股定理”进行简 易确定孔斜,辅以内业计算和爆破试验结果,操作工 人技术较为熟练,孔斜偏差能控制在 5 度范围内,由 于每次开挖进尺控制在 1.6 米左右,孔斜对爆破效果 影响有限。
2011.08.25
2011.08.25
高菲、刘德旭 2011.08.25
高菲、刘德旭 2011.08.25
杨东坡、丁文龙 2011.08.25
詹诗茂、郭丽霞 2011.08.25
丁文龙、刘德旭 2011.08.25
冯大勇、詹诗茂 2011.08.25
皇维军、丁文龙 2011.08.25
高菲、刘德旭 2011.08.25
确认人
杨东坡 丁文龙
确认时间 2011.07.23
结论:要因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末端因素六:技术交底不详细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人 确认时间
内业资料 现场抽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