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三)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A.红、黄、蓝B.红、绿、白C.绿、黄、紫D.黄、绿、白2.写意山水画法的一般步骤是()。
A.“勾”“皴”“染”“描”B.“勾”“皴”“点”“染”C.勾线、罩染、涂色D.写生、勾线、染色3.人物画“没骨”画法,由()所创。
A.李公麟B.恽寿平C.黄荃D.曾鲸4.相传落墨成蝇的东吴画家是()。
A.曹不兴B.卫协C.宗炳D.张僧繇5.皮影戏的发源地是()。
A.山西B.陕西C.陕北D.潍坊6.明代中期,书坛声势最大的一个流派是()。
A.三宋B.晚明四家C.波臣派D.吴门书派7.下图的雕塑杰作,它的作者是()。
A.吕德B.罗丹C.米开朗基罗D.多拉泰罗8.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下列哪一项不是它的柱式?()A.多利亚式B.科林斯式C.爱奥尼亚式D.多立克式9.洛可可之风盛行的时代,法国画家()以朴素无华的静物画展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和趣味。
A.格勒兹B.夏尔丹C.华托D.布歇10.下图的作者是()。
A.毕加索B.伦勃朗C.丢勒D.巴拉11.下列建筑中属于罗马式建筑的有()。
A.意大利的比萨教堂B.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C.法国巴黎圣母院D.法国夏特尔大教堂12.被人们认为“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的是()。
A.米罗B.蒙克C.杜尚D.毕加索13.下列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目标的是()。
A.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B.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C.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D.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14.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学习15.在美术教材的呈现方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画册图片、标本实物等为辅B.美术教材中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等比教科书更为重要C.美术教材要以教科书为主,辅助资料可有可无D.美术教材主要以学生兴趣为主,重点开发自然资源16.1~6年级的教材更偏重()。
A.趣味性B.知识性C.人文性D.社会性17.7~9年级的教材要适当注意()。
A趣味性B.知识性C.人文性D.社会性18.()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首要的教学准备工作。
A.备课B.研究和分析教材C.导人D.教具准备19.“激情入境一启发构思一表现探索一深化主题一追求完美”的结构程序属于()。
A.技能训练模式B.创作教学模式C.美术批评模式D.综合型模式20.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精神的学习氛围不包括()。
A.设置问题情境B.提供原型启发C.指定操作方法D.营造宽松氛围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哪些看法?32.案例:以下是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模块,本课选自教材《家乡的春天》的教学片段。
在初中色彩知识课程中属于基础阶段。
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1.授课对象:初一年级学生2.教学目标:学习、掌握色彩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情感功能。
3.教学活动片段一:在春游活动中,教师借助自然环境资源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色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
学生在此过程中,在和教师的积极交流、互动中获取色彩基础知识。
高原春天的原野上,一片生机盎然。
各色花朵竞相开放。
教师利用春游的机会结合“家乡的春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颜色花卉间形成的色彩关系。
提出“为什么紫色和黄色放在一起特别鲜艳”,引出了有关色彩本质特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讨。
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各色花朵树叶,有针对性地选择色彩进行摆放、组合,形成不同的色彩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只作点拨、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获取知识。
教学活动片段二:在色彩课堂教学中,为了更有效地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的情感功能,教师以音乐为媒介。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感悟色彩的情感功能。
情感是无形的抽象概念。
色彩则是可视的具体现象。
在教学中要把二者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为此,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低沉的大提琴曲《天鹅》和高亢的《丰收锣鼓》的音乐片段,同时在大屏幕上按音乐的旋律节奏轮转展示与之相应的色彩图片,如:和《天鹅》相对应的是冷色,和《丰收锣鼓》相对应的是暖色。
音乐结束后,教师借助大屏幕展示的色彩图像.引导学生认识强化音乐的旋律、节奏与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色彩的冷暖关系的联系。
分析讲解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功能,使学生较客观、轻松地理解情感和色彩的关系,并会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1)案例中的教学活动方式与新课标中“课程资源”的关系是什么?(2)结合新课程理念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
共30分)33.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解析:曹不兴曾事于孙权手下,画艺高超,具有超群的写实能力,画面生动欲活,有落墨为蝇等传说。
绘事兼善马、虎、龙之属。
故选A。
5.【答案】B。
解析:皮影戏的发源地为陕西。
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影人是平面制作,最初用纸刻制,后来用驴、牛、羊等动物皮剪刻,制作成关节能动的人或物象,染色后由人操作动作,靠灯光映现在白布屏幕上演出,又称“影子戏”。
故选B。
6.【答案】D。
解析:明代中期,吴门书派是明代书坛声势最大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文徵明、祝允明、王宠等。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图为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
8.【答案】D。
9.【答案】B。
解析:夏尔丹(1699--1779年),法国画家,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
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10.【答案】B。
11.【答案】A。
解析: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和夏特尔大教堂属于哥特式建筑。
只有A项的比萨教堂属于罗马式建筑。
12.【答案】A。
解析:米罗的作品中会有象征的符号和简化的形象,使作品带有一种自由的抽象感,也有儿童般的天真气息,被人们认为是“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A、C选项属于“欣赏•评述”领域,B选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故选D。
14.【答案】B。
15.【答案】A。
解析: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故选A。
16.【答案】A。
解析:教材内容的组织要考虑综合性,将课程内容有机而巧妙地融入每个课题或学习单元。
要注意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识性,1~6年级的教材更偏重趣味性,注重活动过程设计;7~9年级的教材要适当注意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故选A。
17.【答案】B。
18.【答案】B。
解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师的教本,是学生的学本。
因此,研究和分析教材的内容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首要的教学准备工作。
故选B。
19.【答案】B。
解析:创作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是激情入境一启发构思一表现探索一深化主题一追求完美。
故选B。
20.【答案】C。
21.【答案】C。
解析: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变革了教学方式和方法,但并不颠覆传统性教学模式。
故选C。
22.【答案】A。
解析:与接受学习对应的最主要的教授方法是讲述法。
尽管展示、演示等方法也会被运用,但都起着辅助作用,在接受学习中教师的讲述是传递知识的最为重要的途径。
故选A。
23.【答案】D。
24.【答案】C。
25.【答案】C。
解析: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故选C。
26.【答案】A。
解析:档案袋制作的进程,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跨度,涵盖了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的记录。
故选A。
二、简答题27.【参考答案】洛可可艺术:18世纪法国宫廷绘画风格。
该绘画标榜对所谓“纯美化”的追求,以呈现肉感的裸体、艳丽的色彩为目标,甜腻、繁琐、娇媚的画风是其普遍特征。
因其产生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故又称为“路易十五式”。
代表画家有华多、布歇等。
28.【参考答案】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艺术态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或独特的)反应;第二,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第三,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29.【参考答案】要整合教学资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教学资源的运用一定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多余的资源只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整合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学资源一定要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实现教学目标无关的资源不予考虑;要整合教学资源与学生情况的关系,要难易得当、多少合适,与学生的水平相得益彰,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资源运用是盲目的、无效的。
30.【参考答案】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
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
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既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题31.【参考答案】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质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了解自己,教师了解学生的过程,让学生完成自我认知,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美术活动的表现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依据,通过表现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予学生反馈意见,鼓励学生多样式的学习方法。
美术作业的评价,以学生的发展进步为主,利用多种手段改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32.【参考答案】(1)片段一中教师与学生春游,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中花草的色彩变化,形成直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