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2002年4季度)出版日期: 2003年2月编写说明本期报告由对2002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集成电路和磁性材料生产设备进行了专项分析,同时,报告还对我国硅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重点分析,作者从战略角度出发,对未来硅电子技术进行了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并对我国发展该电子技术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措施和建议。

趋势预测:到2015年,我国集成电路的需求总额和集成电路产品销售总额基本相等,都将达到世界集成电路销售市场的8%左右。

表明我国集成电路的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已经基本平衡,进出口额可以基本持平。

强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进程的发展,我国的电子产品市场业已迅速地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

关税的降低与打击走私和虚假增值税发票犯罪使得境外的电子产品更多地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大陆。

弱势:当前我国集成电路需求自给率大约仅有1/10 我国集成电路产品的销售总额在世界市场上仅有1/100左右,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和先进国家相比大约落后两代。

机会:随着我国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及贸易壁垒的弱化,国内电子企业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为各类客户配套或制造装配大量的电子部件和整机将不断销往境外市场。

风险:随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基地,这将进一步促进电子元器件进口和国内电子元器件先出口再转进口的供应配套格局,这将加剧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年度焦点:由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放慢,今年我国电子元件出口增长受阻。

同时,由于国内电子元件不适应国内整机发展的需求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进口电子元器件的增长大大高于出口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增长。

目录I 2002年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综述 (2)一、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 (2)二、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主要成就 (3)三、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四、发展我国电子元器件工业的主要措施 (5)II 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分析 (6)一、消费类产品对集成电路的需求 (8)二、投资类产品对集成电路的需求 (12)三、委托加工企业(OEM)对集成电路的需求 (15)四、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建议 (15)III 2002我国磁材生产设备市场分析 (19)一、国产磁材料生产设备销售继续保持增长 (19)二、2003年我国磁性材料生产设备趋势分析 (20)IV LCD控制IC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4)一、世界LCD控制IC市场的发展状况 (24)二、我国LCD控制IC市场的发展状况 (25)三、LCD控制IC市场的发展趋势 (26)V 我国硅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7)一、产品的特征尺寸将继续微型化 (28)二、系统集成芯片(SOC)将成为发展重点 (29)三、微电子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诞生了新技术和产业增长点 (31)四、不同国家和地区将将加大对该领域的支持和投入 (32)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图表目录图表1 2002年我国电子元器件产品产销指标表 (2)图表2 2002年1~11月主要元器件产品出口指标列表 (3)图表3 2002年我国磁性材料生产设备销售指标列表 (19)图表4 近三年我国磁材设备销售指标图 (20)图表5 2002年我国开发的磁材新设备状况列表 (21)图表6 中国LCD控制IC供应商结构 (26)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I 2002年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综述一、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进口增长大大高于出口的增长,元件出口仍然以进料和来料加工贸易为主。

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放慢,今年我国电子元件出口增长受阻。

另一方面,虽然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仍保持健康、快速增长,电子元器件市场也处于很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国内电子元件不适应国内整机发展的需求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进口电子元器件的增长大大高于出口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增长。

目前已有多个产品门类的进口或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

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有微电机(15.7亿美元)、印制电路板(15.1亿美元)、电声器件(14.0亿美元)等3类产品。

进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有印制电路板(19.3亿美元)、微电机(11.9亿美元)、连接器(10.6亿美元)、电容器(10.2亿美元)等4类产品。

图表 1 2002年1月我国电子元器件产品产销指标表生产量销售量指标名称计算单位累计增减%累计增减%电子元件亿只301553.4290157.9半导体分立器件亿只623 26.2606 -1.1集成电路万块963101 43.0888038 40.7其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万块256251 34.920551230电子元件出口仍然以进料和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

“三资”企业越来越成为出口主力军,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地位最突出,而国有和集体企业出口份额所占比重在减小。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而出口地区又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天津等省市。

出口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有浙江东磁集团、上海飞乐、厦门TDK公司;出口1000万美元~1亿美元的电子元件企业达到65个。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中国加入WTO后,IT产品进口关税在2002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电子元件中实施零关税的有通信用电声器件、片式钽电容器、电阻器电位器、4层以下印制电路板、压电晶体、混合集成电路等20项,其他产品进口关税也都有大幅度的降低。

而且,随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基地,这些将进一步促进电子元器件进口和国内电子元器件先出口再转进口的供应配套格局,这将加剧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

图表 2 2002年1~11月主要元器件产品出口指标列表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出口量出口额(万美元) 出口额同比增长%电子元件 --- ---- 845963.9 11.1384226.6 140.1集成电路万块 726846.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参加信息技术协议(ITA)对于电子元器件行业来讲,既迎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加入WTO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资金,有利于规范并完善国内信息市场,也有利于扩大电子产品出口。

同时还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快速发展。

但随着市场和资本的进一步开放,我国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产品在国内市场将面临巨大冲击,对我国部分电子产品出口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二、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主要成就规模经济发展见成效,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吸引外资成果显著,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涌现出一批初具规模的骨干企业。

根据各方面资料分析,我国扬声器、石英晶体元器件、永磁铁氧体和稀土永磁材料、录放音磁头、铝电解电容器、印制电路板、电话电缆和同轴电缆等产品的年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等17家电子元件企业进入2002年(第16届)电子百强企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日本的村田、京瓷、松下电子部品、安普、欧姆龙、TDK,美国的摩托罗拉,荷兰的飞利浦等国际著名的元器件厂商到中国合资或独资建厂。

北京村田电子有限公司2000年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产量达150亿只,2001年为190亿只。

东莞—飞利浦半导体(独资)在东莞总投资2400万美元,年销售额8000万美元,2001年四季度达产半导体分立器件40亿只。

乐山—菲尼克斯公司总投资近3亿美元,最终目标年产SMD器件250亿只。

我国已能大批量生产如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等部分品种的新型元器件产品,部分产品出口国际市场。

据统计,电子元件行业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

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或进入辅导期、完成辅导期等待批准发行的多达几十甚至上百家,如浙江东磁、南阳金冠、浙江天屹、成都宏明、潮州三环、湖北东光、浙江水晶、杭州富通、嘉康电子等企业。

三、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差,原创东西少;生产规模小,分散重复现象严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

尽管国内已能批量生产部分品种的新型元器件,并已有部分产品出口国际市场。

但从综合实力上看,无论是从企业经营规模,还是从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上比较,我国与国外相比还有5至10年左右的差距。

比如我国最大的元件企业年销售收入只有36亿元(约合4.3亿美元),这仅相当于日本京瓷公司年营业收入的4%。

总体来讲,我国电子基础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和问题:(1)自主创新能力差,开发能力薄弱,原创东西少。

(2)产品技术水平低,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3)生产规模小,分散重复现象严重。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4)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

(5)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落后,企业生产效率低。

(6)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判断性差。

(7)资金来源单一,贷款难,信誉差。

(8)管理水平低,著名品牌少。

四、发展我国电子元器件工业的主要措施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提倡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运行效率;以市场为导向,抓好产品的开发,为整机市场服务。

专家认为,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表面上看我国的专业分工很细,有各种不同产品门类的元器件企业,但实际上我们的行业分工并不科学,有过多的人为因素、主观愿望和行政干预在里面。

而不是从市场竞争环境中,按照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客观形成的科学合理分工。

多年来企业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缺乏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特色,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习惯于恶性竞争,打价格战。

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软件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

新型元器件、集成电路和软件的作用日益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美国、日本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霸主地位是由于他们掌握并垄断着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和核心软件设计与生产技术。

因此加强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和核心软件的设计与生产应列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十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技术进步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电子技术的这种日新月异升级换代,为电子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不断产生新的产品门类。

电子元器件是高度竞争性行业,需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提倡投资主体多元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化,提高运行效率。

要深化改革,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抓好产品的开发,为整机市场服务。

电子元器件行业要按照国家经贸委提出的2002年企业改革主题—“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管理信息化”的总要求,加快建立“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II 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分析随着我国在2001年年底加入了WTO,我国的电子产品市场业已迅速地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