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的解剖位置
2.4胆囊管的解剖变异有什么临床意义
▪ 正常情况下,胆囊管应以锐角汇入肝总管右壁,并共同形成胆总管。 但这种情况只占60%,有其他许多先天性异常情况,如胆囊管汇入右 肝管,胆囊管绕行肝总管后方而汇入肝总管左壁,胆囊管与肝总管平 行一段后再斜行汇入胆总管等等,有时会因为手术者对异常的解剖结 构认识不够而导致产生手术并发症,如胆囊切除时的胆囊管残留过长、 胆总管、肝总管的损伤等。
囊颈的一端,粘膜呈螺旋瓣样皱襞,而近胆总管的一段则内壁平滑。
②胆囊管的肌纤维构成环状带,称为胆囊颈括约肌。这些特点有助于
规律性地控制胆汁进入与排出。
2.1胆囊的形态大小和正常容量是多少
▪ 胆囊一般呈倒置的梨形,但也可呈现其他形状。如弯曲形、葫芦形、 三角形等。
▪ 正常胆囊长8~12cm,宽3~5cm,胆囊正常容量平均为50ml,收缩时 为15ml,充盈时可达90ml。
1、胆囊的定义及功能
▪ 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有浓缩和储存胆 汁之用。胆囊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胆囊管。胆囊壁由粘膜、 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 30~60ml。有人说胆与胆量有关,胆切除后,胆量就变小,这是完 全无科学依据的,胆囊通过胆管与总胆管相连,胆囊有什么功能呢?
▪ 胆管由哪些部分组成 胆管由肝内及肝外胆管组成。前者由毛细胆管逐步汇合成各级小胆管, 再形成左右肝管。出肝后两者汇合成肝总管。 肝总管同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后者最后经胆胰共同通道、壶腹部 注入十二指肠。 为便于定位,临床上常将左右肝管称为一级胆管,然后随其分支越来 越细,而分别称为二级肝胆管、三级肝胆管等。
▪ 病变胆囊则大小变化较大,胆囊颈部堵塞后,分泌液将积蓄,致使胆 囊胀大1至数倍;慢性炎症时,囊壁纤维化萎缩,胆囊明显缩小,甚 至小似花生米大。
2.2哈德门袋
▪ 什么叫哈德门袋(Hartmann’s pouch),它有什么临床意义 胆囊颈部与胆囊管之间有一个膨出的部分,当胆囊患结石时,结石易 于存留此处,使之扩张形成袋状结构,被称之为哈德门袋。亦有人将 上述膨出的囊状部分直接称作哈德门袋,当胆囊结石嵌顿于其中时, 常造成胆囊管的阻塞,导致胆囊炎、胆囊积水、胆囊积脓的发作。而 在手术中也往往因此而导致胆囊与胆总管之间的解剖不清,给手术带 来困难,甚至可能发生胆总管损伤。
Hartmann袋
2.3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
▪ 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胆囊颈与胆囊管近颈部一段的黏膜面有很多黏膜皱襞,相互构成螺旋 状瓣膜,通常称为海斯特(Heister)瓣。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胆汁的 进出,让稀薄的肝胆汁进入胆囊,而让浓缩胆汁排出胆囊,形成了胆 汁来回往返于胆囊的通路。另外,此瓣的存在可使胆囊管不致过度膨 大或缩小。但当存在胆结石时,结石较易嵌顿与其中而致胆绞痛、胆 囊炎的发作。
▪
胆囊粘膜细胞具有典型的吸收型细胞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吸收和
浓缩功能,同时,胆囊粘膜亦有分泌功能,分泌粘液。在有慢性炎症
时胆囊粘液的分泌增加。胆囊粘膜层中,除了一般的细胞外,尚有属
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肽类激素(APUD系统)的内分泌细胞,其生理
学上的意义尚未确定。
▪
胆囊管的层次与胆囊壁相同,但有以下两个特点:①胆囊管近胆
3、胆道术后处理
▪ 胆道术后应做哪些处理 1)术后体位 2)术后禁食 3)静脉补的大的肝胆管手术,术后每天可用地塞米松5~10mg,3 天内停用 8)营养支持 9)腹腔引流的管理 10)各种胆道引流管的管理
4、胆囊的解剖结构图
胆囊的解剖位置
目录
1、胆囊的定义及功能 2、胆囊及胆囊管的组织结构特点
2.1胆囊的形态大小和正常容量是多少 2.2什么叫哈德门袋(Hartmann’s pouch),它有什么临床意义 2.3胆囊颈管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2.4胆囊管的解剖变异有什么临床意义 2.5什么叫哈德门三角 2.6胆管有哪些部分组成 3、胆道术后应做哪些处理 4、胆囊的解剖结构图
1、储存胆汁 2、浓缩胆汁 3、分泌粘液 4、排空
2、胆囊及胆囊管的组织结构特点
▪ 胆囊粘膜上皮由高柱状上皮细胞衬里,粘膜有许多皱襞,皱襞间有粘 膜上皮深入至固有膜甚至肌层内,形成许多窦状的凹陷,称Aschoff 窦,在该处易发生炎症或形成结石;固有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肌 层和浆膜层之间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淋巴管、小血管 和内在神经丛。
2.5哈德门三角
▪ 什么叫哈德门三角 所谓的哈德门三角就是胆囊三角,它是一个特定的解剖学概念。它是 指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脏下缘构成的三角结构。正常解剖情况下胆 囊动脉位于该三角结构内。但由于该处的解剖存在许多变异(包括胆 管和血管),因此手术中常需要特别注意,以免造成损伤。
2.6胆管由哪些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