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的鉴别与品质评定
涤纶纤维纵横向照片
腈纶纤维纵横向照片
涤/锦复合纤维
异形化纤
中空纤维
Lyocell 纤维纵横向照片
常 用 纤 维 的 纵 横 向 形 态 特 征
❖ 三、 燃烧法——根据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来区分纤维的种类。 通过观察纤维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特征,散发的气味及燃烧后的残 留物,可将常用纤维分成三类,即纤维素纤维(棉、麻、粘纤等)、蛋白质纤维(毛、 丝)及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等)。 适用于单一成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不适用于混合成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或经过 防火、防燃及其他整理的纤维和纺织品。
❖ 七、熔点法 利用具有热塑性纤维的不同熔点进行鉴别,但不能作单独的纤维定性鉴 别,只能作验证和测定热塑性纤维的熔点。(熔点显微镜)
纤维名称 二醋酯纤维 聚酯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
碘-碘化钾溶液 不染色 淡黄 不染色 淡黄 黑蓝青 不染色 黑褐 褐色 蓝灰
❖ 六、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 各种含有氯、氮的纤维用火焰法、酸碱法检测,会呈现特定的呈 色反应。 含氯实验:将烧热的铜丝接触纤维后,移至火焰的氧化焰中,观 察火焰是否呈绿色,如含氯时,就会发生绿色的火焰。 含氮实验:试管中放入少量切碎的纤维,并用适量碳酸钠覆盖, 加热产生气体,试管口放上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色,说明有氮的 存在。
纤维
近火
燃烧
离火
气味
残留
棉\麻
不缩不熔
迅速燃烧
继续燃烧
烧纸味
灰黑或灰白灰烬
羊毛
卷缩
逐渐燃烧
慢燃或自灭、有卷缩
烧毛发味 脆黑颗粒、易碎
蚕丝
卷缩
逐渐燃烧
慢燃或自灭、有闪烁
烧毛发味 脆黑颗粒、易碎
粘胶 涤纶 锦纶
不缩不熔 收缩 熔融
迅速燃烧 熔融,缓慢燃烧
熔融、燃烧
继续燃烧 续燃或自灭
不续燃
烧纸味
几乎无灰
常见纺织纤维的溶解性能
❖ 五、药品着色法 根据纤维对不同的着色剂的着色反应不同,结果与标准对照进行鉴别。 方法简单、快速实用,但只适用于未染色纤维。常用着色剂:HI-1纤维 着色剂、碘-碘化钾溶液、锡莱A、专用着色剂。
纤维名称 棉 羊毛 苎麻
桑蚕丝 粘胶 涤纶 锦纶 腈纶 维纶
HI-1纤维着色剂 灰 红莲 青莲 深紫 绿 红玉 酱红 桃红 玖红
芳香味
硬黑圆珠
芹菜味 坚硬淡棕透明圆珠
腈纶 氨纶
收缩燃烧 熔融
熔融、燃烧 熔融、燃烧
迅速燃烧 自灭
烧肥肉味 松脆黑色不规则珠
特异气味
白色胶状
❖ 四、化学溶解法 原理:根据各种纤维在不同试剂中的溶解性能的差异来鉴别纤维的。适合范 围:各种纺织材料,包括染色纤维或混合成分的纤维、纱线与织物。溶解法 还广泛用于分析混纺产品中纤维含量。方法:对于单一成分的纤维,鉴别时 可加入少量待鉴别的纤维放入试管中,注入某种溶剂,用玻璃棒搅动,观察 纤维在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如:溶解、微溶解、部分溶解和不溶解等几种。 常用溶解剂:37%盐酸、75%硫酸、5% NaOH、85%甲酸、间甲酚、冰醋酸、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
《纺织材料学》 第九章 纤维的鉴别与品质评定
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第一节 纤维的定性鉴别
❖ 国家标准——GB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规定: “在纺织品服装标注内容中,有三项内容必须采用耐久性标签,即号型、纤 维成分和洗涤方法标签应固定在产品上,但不排除其他内容也使用耐久性标 签。”
❖ 纺织纤维定性鉴别的方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的不同物理、化学及染色特 性的差异,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对纺织纤维进行测试,并将试验结果与标准 照片、标准色卡、标准图谱及其它有关的标准样照资料对照,以鉴别纤维的 种类。
❖ 可选择鉴别方法: 感官鉴别法、 密度鉴别法、熔点鉴别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双 折射法、黑光灯法(荧光法)、 燃烧鉴别法、扫描电镜法、显微镜观察 法、热重-差热法、热分解法、试剂着色法鉴别法等。
观察内容 长度、细度 含杂 色泽
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手感目测比较 (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
天然纤维 差异很大
化学纤维 相同品种比较均匀
附有各种杂质 几乎没有
柔和但欠均一
近似雪白、均匀,有的有金属 般光泽
观察内容 手感
长度(mm) 细度(μ) 含杂类型
各种天然纤维手感目测比较
棉
苎麻
羊毛
蚕丝
柔软
棉纤维纵横向照片
丝光棉纵横向照片
苎麻纤维纵横向照片
亚麻纤维纵横向照片
黄麻纤维纵横向照片
红麻纤维纵横向照片
汉麻纤维纵横向照片
绵羊毛纤维纵横向照片
山羊绒纤维纵横向照片
丝光驼毛纤维纵横向照片
桑蚕丝纤维纵横向照片
柞蚕丝纤维纵横向照片
粘胶纤维纤维纵横向照片
醋酯纤维纵横向照片
❖ 一、手感目测法 根据纤维的外观形态(纤维的长度、细度及其分布、卷曲)、色泽及其 含杂类型、刚柔性、弹性、冷暖感等来区分天然纤维棉、麻、毛、丝及 化学纤维。手感目测是鉴别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以及天然纤维中的棉、 麻、毛、丝等不同品种的简便方法之一,但随着改性技术的不断推出与 完善,其准确性较差。主要内容:外观形状、色泽、手感、拉伸。一看: 色泽、粗细;二摸:柔软度;三拉:长度,弹性,整齐度。
❖ 纤维鉴别的步骤,一般是先确定大类,再分出品种,然后做最后的验证。
❖ 试样的预处理方法: 用三氯乙烷、乙醚和乙醇洗涤或萃取试样,以去除试样中夹带的油脂、 蜡质、尘土或其它会掩盖纤维特征的杂质。一般对染色纤维中的染料, 可视为纤维的一部分,不必去除。如果试样上的染料对鉴别有干扰,可 采用任何去除染色的方法脱色,但不得损伤纤维或使纤维的性质有任何 改变,然后将试样干燥。
15~40, 离散大
粗硬
60~250, 离散大
弹性好,有暖 感
20~200, 离散大
柔软、光滑,有冷 感
很长
10~25
碎叶、硬籽、 僵片、软籽
等
20~80 麻屑、枝叶
10~40
草屑、粪尿、 汗渍、油脂等
10~30 清洁、发亮
❖ 二、显微镜观察法 利用显微镜观察未知纤维的纵面和横截面形态,与纤维标准显微镜照片 和资料对照。显微镜还可用来确定是纯纺织物(由一种纤维构成)还是 混纺织物(由两种或多种纤维的构成)以及混纺织物中的纤维种类或大 类。可适用纤维鉴别,但对纺织印染加工后纤维形态发生变化的纤维要 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