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课程考试试卷五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0.5*20=10分)1.“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按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普查属于后者,一般用于调查属于一定________上的社会现象的总量。
3. 多因素指数分析的各因素排列的一般顺序是______因素在前,_____因素在后,且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意义。
4.某企业产值连年增长,分别为10%、12%和5%,则这三年共增长_______%。
5. 总指数按其计算方法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指数。
6.如果时间序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在测定其长期趋势时可以拟合_________方程。
7.当样本容量n增大时,如果样本估计量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的真值时,就称这个统计量为__________估计量。
而样本统计量的期望值等于要估计的总体参数的真值,称为__________估计量。
8.在运用小概率原理进行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可能会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错误。
9.同度量因素在总指数编制中起到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
10.人均粮食产量是_____________指标。
二、单选题(1*10=10分)1. 有10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A.10个企业 B. 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C.10个企业全部职工 D. 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2.计算回归方程参数时,利用最小平方法即要求()A.()0X X-=∑B. 2()0X X-=∑C.2ˆ(Y-Y)0=∑D. (Y-Y)0=∑3. 假如各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其相应权数都缩小为原来的1/10,则算术平均数就会( )A.减少20B.减少到1/20C.不变D.不能预期其变化4. 当所有观察值y 都落在回归直线y ˆ=a+bx 上,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 )A .r=1 B.–1<r<0 C .r=1或r =–1 D. 0<r<15. 平均指标指数又称为可变构成指数,可分解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下列指数中属于固定构成指数的是( )。
A .∑∑∑∑00111:f fx f f xB .∑∑∑∑111:f fx f f xC .∑∑∑∑110111:f fx f f xD .∑∑∑∑011:f fx f f x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 .企业设备调查B .人口普查C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D .农村耕畜调查7. 是非标志总体(又称成数总体、交替标志值总体)的方差的最大值为( )A .1 B. 0.5 C .0.25 D. 0.0258.某厂某种产品生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A .2% B.6% C .3% D.无法计算 9. 移动平均法是测定( )的方法A .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 .不规则变动 D.循环变动10. 某地区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依此计算该地区物价指数为( )。
A.9%B.109%C.8.1%D.108.1%三、多选题(2*5=10分。
漏选给1分;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 在简单相关分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两个变量是对等的 B.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C.自变量是可控制的量,因变量是随机的 D.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E.一定条件下,可以拟合出两条回归方程F.只能计算出一个简单相关系数G.简单相关系数等于判定系数的平方根,符号同回归系数2.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A.样本单位数 B.样本估计值C.抽样误差范围 D.概率保证程度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 总人口数B. 职工人数C. 工资总额D. 国内生产总值E. 耕地面积4.某企业多种产品报告期单位成本为基期的105%,这一指数是()。
A.个体指数B.总指数C.动态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选择合适的分组标志 B.确定组中值C.选择合适的分组界限 D.确定全距和组数四、计算题(共70分。
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和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10分)某班组工人生产某产品产量资料如下:产量(件)工人数(人)80-9090-100 100-110 12 16 48110以上 24 合 计100计算工人产量的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标准差,描述资料分布的非对称特征。
2.(15分)某公司近来产品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填写空格数字(2)计算年平均增长量、年平均增长速度3.(10分) 已知罐头蕃茄汁中,维生素C (VC )含量服从正态分布。
按照规定,VC 的平均含量必须超过25毫克才算合格。
现从一批罐头中随机抽取17罐,算出VC 含量的平均值为23,方差为16。
问该批罐头VC 含量是否合格(显著性水平0.05)?12.2)16(,746.1)16(,96.1,64.12/05.005.02/05.005.0====t t Z Z4.(10分)某厂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计算三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指数及产量总指数。
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生产费用,并利用指数体系,推算单位成本指数。
5. (10分) 有三种汽车轮胎,对汽车行驶速度为每小时3英里时的平均刹车距离进行测试,每种轮胎测试4次,结果如下:试以0.05的显著性水平判断,品牌不同平均刹车距离是否有显著差异?(0.050.050.050.05(3,12) 3.49(2,9) 4.26(9,2)19.38(2,11) 3.98F F F F ====)6. (15分) 从服装销售额(以Y 表示,单位为万元)与居民收入(以X 表示,单位为亿元)的10对数据,推测它们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经计算,已知:∑X=4480,∑XY=143700,∑X 2=4035400,∑Y 2=5220。
ΣY=158。
要求: (1)判断X 和Y 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和程度; (2)拟合线性回归方程,说明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4)居民收入每增加10亿元,服装销售额平均增加多少万元; (5)居民收入达60亿元时,服装销售额大约能达到多少万元?《应用统计学》课程考试试卷五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统计工作,统计学,统计资料2.统计报表,专门调查,时点3. 数量,质量,相邻两因素4.30%5. 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 6.指数7.一致,无偏 8.弃真,纳伪 9.权数,媒介 10.强度相对 二、单选题1. C2.C3. A4. C5. C 6.C 7.C 8.D 9. A 10. B 三、多选题1.A 、D 、F 、G 2.B 、C 、D 3.C 、D 4.B 、C 、E 5.A 、C 四、计算题 1. 本题共10分(2分)i iix f X f⋅=∑∑851295161054811524100=103.4()⨯+⨯+⨯+⨯=件 (2分)1011()()m m m m m m f f M L f f f f --+-=+-+-481610010105.7()(4816)(4824)-=+⨯=-+-件(2分)12m e m mfS M L d f -+=+⋅∑502810010104.58()48-=+⨯=件 (2分)σ 16++(115-103.4)= ()件(2分) 根据皮尔生规则,0103.4105.7 2.3()x M -=-=-件<0,所以为负偏(2分)年平均增长量080506()5n a a n --∆===万台 (3分)年平均增长速度111V V '=-== 3.本题共10分(2分)建立假设01:25:25H H μμ≥(3分)构建合适的检验统计量~(1)x t t n =-(1分)利用样本数据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2.06x t ===-(2分)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查表确定临界值(1)(171) 1.746t n t αα--=--=-(2分)做出决策因为(1)t t n α--,落在拒绝区域,所以拒绝原假设 接受备择假设,认为该批罐头不符合标准。
4.本题10分 (2分) 1100244848120%204535cq c q k c q++===++∑∑(4分)00010000()qqp q k p q k p q p q ⨯==∑∑∑∑20 1.2450.935199.5%204535⨯+⨯+⨯==++(2分)0100p q p q-∑∑=(20 1.2450.9351⨯+⨯+⨯)-(204535++)=-0.5(万元) (2分)cq c q k k k =⨯/120%/99.5%120.60%c cq q k k k ∴=== 5. 本题共10分(1分)有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 :10H H(1分)SSE =14+6+14=34(2分)2222()4[(2325)(2425)(2825)]56i SSA n x x =-=-+-+-=∑ (2分)r-1=3-1=2,r(n-1)=9 (2分)/156/27.41/(1)34/9SSA r F SSE r n -===-(1分)26.4)9,2(05.0=F (1分)0.05(2,9)F F∴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品牌不同平均刹车距离有显著差异。
6.(15分)(4分)居民收入X 亿元,服装销售额Y 万元n xy x yr -===0.98所以居民收入和服装销售额为高度正相关(2分)b=2221014370044801580.04()1040354004480n xy x yn x x -⨯-⨯==-⨯-∑∑∑∑∑(2分)a=15844800.04 2.121010y bx -=-⨯=-所以: ˆ 2.120.4y x =-+(1分)回归系数b 说明居民收入每增加1亿元,服装销售额平均增加0.04万元(2分)yx S ===10.34(万元)(2分)10b=10*0.04=0.4(万元)居民收入每增加10亿元,服装销售额平均增加0.54万元。
y=-+⨯=(2分) ˆ 2.120.04600.28居民收入达60亿元时,服装销售额大约能达到0.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