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实用免疫接种技术一、禽类的免疫系统禽类免疫系统具有抵御传染性疾病因子的入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的功能, 同时 , 它具备免疫记忆能力 , 在某一特定致病因子再次入侵时产生更快、更为有效的免疫应答。
维持禽类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发挥可通过改善环境、强化生物安全措施来实现 , 如:维持合理饲养密度 , 保温 , 湿度 , 通风 ; 公母比例恰当或分饲 ; 环境卫生 ; 鸡苗质量 ; 营养平衡 ; 减少应激 ; 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 ; 正确免疫接种等。
通过接种疫苗 , 使家禽免疫系统产生主动免疫 , 以防制某些特定传染性疾病 , 保障生产效益。
通过种鸡接种疫苗 , 传给下一代 , 预防蛋传疾病及早期感染。
主要靠母抗的传染病为有 : 传染性贫血病(CAA) 、禽脑脊髓炎 (AE)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 、传染性呼肠孤病 (REO) 。
后两者种鸡要打油苗。
免疫失败是指疫苗接种后无法剌激鸡群产生相应的抗体或免疫反应。
其造成的原因如下 :①疫苗储存 , 使用不当 , 或稀释过度 , 或疫苗本身质量低劣 , 所造成的失败。
②家禽已经潜伏感染疫苗所要预防的疾病。
③家禽遗传特性和免疫反应的差异所致的失败。
④母源抗体的干扰。
⑤家禽已感染免疫抑制疾病。
二、接种疫苗时应遵循的原则2.1 接种前对疫苗质量进行检查 , 若有以下情形之一者 , 应弃之不用①没有标签 , 无头份和有效期或不清者。
②疫苗瓶破裂或瓶塞松动者。
③生物制品质量与说明书不符 , 如色泽、沉淀发生变化 , 瓶内有异物或已发霉者。
④过了有效期者。
⑤未按产品说明和规定进行保存的疫苗。
2.2 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注意事项和疫苗生产商所推荐的使用方法疫苗稀释 , 应按说明所规定或相应稀释液进行稀释 , 注意水的质量要求 , 稀释时应反复冲洗以防疫苗损失 , 并小心操作 , 避免疫苗漏失。
2.3 器械消毒①疫苗接种用注射器、针头、镊子、滴管、稀释用的瓶子要事先清洗 , 并用沸水煮 15~30 分钟消毒 , 切不可用消毒药消毒。
②一个注射器和针头注射一定数量禽只后 , 一定要换用新的 , 如果有疫情发生 , 宜一只禽只用一个针头 , 但现实中只有原种鸡场能做到 , 国内已有很多种鸡场会每100~500 只禽更换一个针头。
2.4 禽群的健康状况①有病或不健康禽群不宜接种。
②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也不应该接种。
③免疫接种前后 , 加强饲养管理。
2.5 应按规定妥当保存疫苗三、疫苗的类型与接种方式活苗: 可用多种方式接种。
灭活苗 : 只能通过注射途径接种。
免疫接种方法 :活苗: 滴鼻、点眼、翅种、皮下、肌注、喷雾、饮水、蛋内接种。
灭活苗 : 皮下、肌注。
主要活苗及接种方法新城疫传支脑脊髓炎法氏囊传喉鸡痘鸡肿头综合症马立克鸡球虫病鸡沙门氏菌支原体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滴鼻√√√√√√点眼√√√√√√翅种√√√饮水√√√√√√√√喷雾√√√√√√皮下√√√√√√肌注√√√√√蛋内√√3.1 点眼 / 滴鼻免疫3.1.1 重要性及优点①确保每只鸡都能得到准确的疫苗量。
②免疫效果来得快。
③适用于任何年龄的鸡只。
④操作简单 , 但增加劳动强度。
⑤属于局部免疫 : 上皮粘膜免疫系统建立第一道免疫屏障。
同时也是基础免疫。
针对性较强。
3.1.2 缺点①免疫持久性差 ;②个体差异大 ;③操作要求准确 ;④劳动强度高。
3.1.3 接种方法①以无菌稀释液溶解所需的疫苗量 ( 通常1000 份疫苗使用 30 毫升稀释液 ) 。
②通常在稀释液中加有着色剂 , 并附带一种专用滴嘴。
③使用标准滴嘴将 1 滴溶解好的疫苗溶液 ,自 3 厘米的高度滴入鸡的眼睛或鼻孔内。
④免疫时滴嘴不得接触眼球 , 以免损伤眼睛。
⑤滴鼻免疫时 , 用指头封住一侧鼻孔 , 以确保疫苗能更好地从另一侧鼻孔吸入。
⑥接种过程中 , 要始终保持滴嘴绝对垂直 , 以确保每滴疫苗的接种剂量保持恒定 ( 注意疫苗瓶角度 ) 。
⑦必须确保每只鸡都接种到正确的疫苗量。
⑧检查口中着色剂。
⑨注意接种过程中疫苗温度。
注意点 :①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 ;②正确保存、使用疫苗 ;③加强操作前培训;④防止漏免、剂量不准、伤眼、过量、鸡甩掉、加强监督和考核 , 免疫前后检测抗体水平变化。
3.2 饮水免疫3.2.1 重要性及优点①每只鸡都较易得到疫苗 ;②达到快速免疫 ;③适用于任何年龄的鸡只 ;④操作简便。
3.2.2 缺点①免疫持久性差 ;②缺呼吸道局部免疫 ;③个体差异大 ;④每只鸡得到的疫苗量不确切 ;⑤容易造成滚动反应 (Ro1ling reaction);⑥IB 一 ILT 反应大。
3.2.3 接种方法①饮水器的清洗·将饮水器清洗干净·48 小时前禁用一切消毒剂和洗洁剂·饮水器具应放在阴凉处 , 避开强光线和热·在夏天 , 应选择清早进行②停水·免疫前视天气情况停止饮水 2 小时 , 免疫后经 1/2 小时再正常供水·为确保免疫效果 , 应在 2 小时内让所有小鸡饮下足够的疫苗剂量③水的质量·必须保证饮用水的质量·应使用清洁、不含氯和铁的自来水或雨水。
井水可能含有重金属, 有机物 , 地面流入的细菌或污物④水量疫苗剂量2~4周龄鸡只饮水量4周龄以上鸡只饮水量2500头份25~50升50~100升1000头份10~20升20~40升注: 重型鸡或天气炎热时 , 饮水量应取上限。
⑤准备足够的饮水槽和饮水器肉鸡至少提供 :钟式饮水器 :1 个 /100 只鸡乳头式饮水器 :1 个 /15 只鸡杯式饮水器 :1 个 /30 只鸡6 号饮水槽 :1 个 /150 只鸡8 号饮水槽 :1 个 /200 只鸡注意点 : 最好选择塑料类饮水器具 ; 国外一般通过乳头状饮水器供水的饮水系统进行活苗的免疫。
⑥疫苗的准备·在饮水中加水脱脂牛奶或脱脂奶粉 , 可提高病毒疫苗的稳定性。
·在水里开启疫苗瓶 , 以清洁的棒进行搅拌 ,将疫苗和水充分混匀。
注意点 :①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 ;②正确保存、使用疫苗 ;③加强操作前培训 ;④饮水器清洗干净保证水的质量、避免停水不当 ;⑤加强监督和考核 , 免疫前后检测抗体水平变化。
3.3 皮下 / 肌肉注射3.3.1 重要性及优点①确保每只鸡都能得到准确的疫苗量。
②免疫效果来得快。
③适用于任何年龄的鸡只。
3.3.2 缺点应激大、操作要求准确、劳动强度高、缺呼吸道局部免疫、局部反应、产蛋鸡的影响。
3.3.3 注射器①接种过程中应定时调校连续注射器 , 杜绝连续注射器滴漏现象 / 气泡出现。
②注射器具严格消毒 , 剔除钝卷针头 , 一般用18G( 国际单位 ) 针头 , 针头长短视接种鸡群个体大小而异。
③针头注射一定数量 (100~500 只 ) 禽只后 , 一定要换用新的 , 如果有疫情发生 , 宜一只禽只用一个针头。
④注射器的维修保养 , 定期更换易损配件。
3.3.4 疫苗①接种前将灭活苗升温至 25~30 ℃ , 并充分摇匀。
②接种过程中应不时摇动疫苗。
③疫苗开启后要在 24 小时内用完。
④灭活苗剂量宁多勿少。
⑤疫苗分装不可打开瓶盖直接倾倒 , 以免污染 ( 可用连续注射器抽注 ) 。
3.3.5 皮下注射①多采用颈部皮下注射法。
②本方法适用于活苗 / 灭活苗。
③屠体废弃率少→只处理颈部 , 较经济。
④接种方法 :接种时 , 用手轻轻提起鸡的颈部皮肤 , 将针头从颈背侧中段以下 , 接种方向朝远离头部的方向刺入 , 使疫苗注入皮下 , 皮肤与肌肉之间。
注意勿伤及肌肉、血管、神经和骨头。
3.3.6 肌肉注射①腿肌注射法—适用于笼养的商品蛋鸡群—抓住鸡脚 , 朝身体方向刺入外侧腿肌—应小心避免刺伤腿部血管、神经和骨头②胸肌注射法—如果注射疫苗对胸肌的影响不是至关重要 , 而注射剂量又要求十分准确时 , 可采用此法-在龙骨外侧胸部 1/3 处 , 以 18G 针头成 300倾斜 , 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切忌垂直刺入胸肌 , 以免刺穿胸腔-同时应避免刺得过深伤及骨膜—进针太前易入嗦囊—太靠后易伤及内脏—在翅膀靠近肩部无毛处的翼下内侧肌肉注射比较确实③尾部肌肉注射-由于肌肉加工的需要 , 或者由于多次接种的原因 , 限制使用颈部、胸部、腿部和翅膀注射的方法 , 可采用尾部肌肉注射-将针头朝着头部的方向沿着尾骨的一侧刺入尾部-为防止疫苗渗漏 , 不能过拨出针头3.4 翼翅刺种法3.4.1 重要性及优点①确保每只鸡都能得到准确的疫苗量。
②免疫效果来得快。
③免疫力佳。
④适用于任何年龄的鸡只。
⑤操作简便 , 但增加劳动强度。
⑥针对性较强。
3.4.2 缺点①操作要求准确。
②劳动强度高。
3.4.3 特点①多用于鸡症及 AE+POX 接种。
②适用于各种年龄的家禽。
③细胞免疫。
④英特威疫苗采用特殊的接头与稀释液混合溶解 ; 及特殊的双针槽的刺种针。
3.4.4 接种方法①将接种针充分插入疫苗溶液中 , 待针槽充满药液后 , 将针轻靠小瓶内壁 , 除去附在针上的多余药滴。
②轻轻展开鸡翅 , 将针插入鸡翅翼膜内侧。
③刺种针勿接触鸡羽。
④刺种时 , 应小心拨开鸡羽 , 注意勿伤及肌肉、关节、血管、神经和骨头。
⑤给 2 周龄以下小鸡接种时 , 最好每接种一瓶疫苗 (500~1000 鸡 ) 换一枚刺种针。
⑥勿用不合适的针接种疫苗 ; 注意针槽勿向下。
⑦免疫后 7~10 天检查结节。
免疫后 7~10 天无结节的原因 : 免疫接种不当 ;鸡症重复免疫接种 ; 已感染野毒 / 强毒。
注意点 :①注意勿污染疫苗瓶及刺种针。
②乳酪状渗出物→污染。
3.5 喷雾免疫3.5.1 重要性及优点 :①操作简便。
②免疫效果来得快。
③适用于任何年龄的鸡只。
④局部免疫: 上皮粘膜免疫系统建立第一道免疫屏障。
3.5.2 缺点①免疫反应大。
②ILT 反应大。
③操作要求高。
3.5.3 喷雾免疫与气雾免疫比较喷雾免疫气雾免疫雾滴直径80~120μm <50μm作用范围上呼吸系统(结膜、鼻腔、气管上部)下呼吸系统(鼻腔、气管、气囊、肺脏)适用鸡龄1日龄雏鸡可用>7日龄雏鸡可用3.5.4不同接种途径疫苗病毒的分布监测的解剖学部位饮水免疫滴眼免疫泄殖腔免疫喙100 0 0口腔100 100 0喉头0 0 0气管0 0 0鼻腔28* 100 0鼻孔40 0 0眼0 100 0泄殖腔100** 100** 100法氏囊0 0 100注:*部分着色;**由肾排除而着色;0=无着色3.5.5家禽呼吸系统防御机制机械性机制纤毛粘膜免疫学机制淋巴组织抗体生成细胞巨噬细胞哈德氏腺- - + + ?泪管- + ??鼻腔+ + +气管+ + -* - -支气管+ + +** + - 细支气管+肺- - ** +注:*病毒或MG感染;呈现淋巴细胞浸润;**散性淋巴细胞浸润3.5.6 1日龄雏鸡的喷雾免疫A.全自动喷雾免疫①最常用的疫苗是新城疫、传支和鸡球虫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