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乌国际商贸城导游词

义乌国际商贸城导游词

义乌国际商贸城导游词【篇一:浙东导游词】义乌义乌与世界上206个国家和地区做着买卖,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所有商品共50万种,在这里可以买到30余万种,海关每天出口的标准集装箱突破1000个??2004年市场成交额266.9亿元,没有列入统计范围的至少100个亿。

这里是永不落幕的“广交会”,每个义乌人都是一本商业教科书。

站在义乌街头,满眼高档轿车,别克本田最起码,奔驰宝马不算啥,难得一见桑塔纳。

义乌市慈善总会成立,从2005年7月下旬至2005年9月底,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从民间筹得资金1.14亿元。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说,在全国县级市范围内能够筹集到亿元资金的不超过5个。

义乌参与慈善捐款的不仅是一些大中型企业,个体经营者、单位职工、学校学生都能够拿出钱来,说明义乌市民手中的可支配资金越来越多。

在义乌买东西便宜到吓死你,近半年来,笔者替在澳洲做生意的一位亲戚办货,去了7次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

在上海七铺路10元买3双的白色棉运动袜,那里卖7角;100支装的双头棉花签在上海家乐福大卖场卖1.2元,那里卖0.19元;牙刷,最新保健型、窄头、牙刷毛带波浪形的,100支外配一个很好看的塑料手提包,15元;护疮膏、拜迪牌和邦迪牌的形状一样,马路上有巨幅广告,100片一盒,2.7元。

一个在上海要卖到100多元的洋娃娃,在这里只卖20元!十几元的玩具手枪这里只要3元!至于各种女孩子喜欢的漂亮饰品和工艺品,50元可以买一大堆。

卖100根牙签只赚1分钱,一个姓王的商贩每天批发牙签10吨,按100根赚1分钱计算,他每天销售约1亿根牙签,稳稳当当进账1万元。

有个摊位卖得是缝衣针,粗的、细的、长的、短的一应俱全,平均1分钱2枚,这个小商贩一年卖针也能挣到80万元。

小小的牙签为何能有这么多的利润?这就是义乌商人的精明所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低价抢占市场。

小商品周转快,销售量迅速变大,使义乌成为某个小商品的全国集散中心。

这样的“中心”越多,义乌也就慢慢成为全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在义乌,靠做这样只赚1分钱生意起家的老板不计其数,人称“蚂蚁商人”。

“蚂蚁商人”赚钱的秘诀是:家家自己开工厂,把成本拉到最低,每件商品只赚一分钱就卖!他们算账:一双袜子赚一分钱,一个普通摊位每个月要销出70万到80万双袜子,也就有7000元到8000元利润,一年下来将近10万元。

租10个摊位,就是100万!义乌一家很大的服装集团在上海的超市里卖三四十元一条的西裤。

集团董事长解释:“尽管超市西裤价格比较低,利润不大,但是3个月就结一次款,资金可以马上回笼。

去年我们在上海几个大超市做了1000多万元生意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在这个城市赚到钱一位商人在公路旁开了一家饭店,菜味鲜美但价格非常便宜,因此每桌饭菜约亏10多元,生意火爆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食客说这样的饭店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关门。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饭店不但能坚持下来,而且还增开了一家分店,生意越做越红火。

为什么?原来这位商人在附近农村开办了养鸡场、养猪场、养鱼场,此外还种了几十亩蔬菜,但农产品经常滞销。

开了饭店后,农产品往饭店送,用农场的盈利填补了饭店的亏损。

在用几间民房改装的车间里,李老板有条不紊地安排着40多个工人生产时尚的无顶太阳帽。

这个开足马力的作坊,一天可以生产出20万个太阳帽,它们经过贸易商的中转后,全部挂进沃尔玛的卖场里。

李老板知道,自己这个看起来工序简单的太阳帽,一旦挂进“天天低价”的沃尔玛在欧美的超市里,身价将几倍甚至10倍以上飙升,但是李老板的定位却是一个帽子只赚一分钱,这就是他能跟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做成生意的关键。

金洲公司以每米11-12元人民币把布供应给香港的贸易公司,香港公司把布转到泰国一家服装厂委托加工,再把成衣(如衬衫)以3美元(约25元人民币)价格卖给沃尔玛,沃尔玛挂到美国商店售卖的价格一下子上涨到30美元(约合240多元人民币)甚至以上。

抱怨归抱怨,金洲公司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卷走其工厂30%产量的大客户,这间接的供货关系已经维持了8年。

说到底,是金洲公司依然还觉得有利可图,一年30万美元的利润对于一个百人小厂并非可有可无。

一个打火机的利润只有5厘、1分钱,真的能制造“暴利”吗?当然能!2004年,一家叫茂盛的小工厂的出口量达9000万支,利润为90万元。

5厘、一分钱打天下的首要原则就是抠成本,根据自身的实际运作成本来抠,而不是盲目地缩减工人、工序。

茂盛厂又是如何计算“微利创暴利”的这笔账呢?主要一点是厂子所在的农村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地租便宜、劳力集中。

人称义乌是一个“全民皆商”的城市,每一个人都在想着赚钱,小学的课本中专门加了一本《义乌的城乡贸易》。

更让人感慨的是,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在这个城市赚到钱。

本地的、外地的,还有外国的,都在义乌寻找着他们自己的淘金梦想。

“这里的小商品为什么这么便宜?”俗话说,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许多初到义乌的人,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对此,义乌市委宣传部长陈秀仙说:“价格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有力手段,同一类同一质量的商品,在义乌要便宜50%甚至更多,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就是能够始终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保持着超低的市场价位。

”一件衬衫5分利,一双袜子几厘利,这样的生意恐怕搁在哪里也没人会放在眼里,但义乌人不但放在眼里,而且极为乐意接受这样的生意。

就是这起不起眼的交易,义乌每年不知要走出多少个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四年前,我们曾为义乌小商品市场作过咨询,我带专家到义乌作过多次调研。

此后,我们与义乌一直保持联系,也多次到过义乌。

我对义乌的总结是,从买全国、卖全国,到既买全国也买本地,既卖全国,也卖全球。

义乌小商品市场(又称中国小商品城),以前所经营的商品主要是小商品,现在产品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是无所不有;以前是伪劣产品的代名词,现在产品都是货真价实,不少是精品。

以前,义乌本身没有什么工业,所经营的产品都是来自温州、广东、福建等地,义乌只不过是一个大卖场。

后来,许多产品逐渐转向在本地生产。

义乌由一个纯中介性市场变成了产地市场。

现在,义乌市场所销售的产品,本地生产的占到40%.义乌市场年交易额约500亿元,本地生产的约200亿元。

也就是说,因为有市场,带动了本地的工业发展。

至今,义乌小商品市场每年出口交易额约300亿元人民币,且逐年大幅度增长。

每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名外商采购商品,有200多家外国公司常驻义乌将义乌的商品批发到本国销售。

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成了地道的国际市场。

我甚至在考虑,有了义乌市场,还有没有必要年年办广交会。

因为义乌市场已经是天天开门的“广交会”。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之道有二:其一,成功之道在于三低,即低成本、低税费、低价格。

所有到过义乌的人,都对义乌的东西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便宜,便宜得你不可想象。

过去,义乌商品价格低主要来自于大批量采购,大进大出;现在,既有大进大出,又有本地生产。

本地生产成为支持低成本的重要因素。

而税费低又来自政府对商家发财不眼红。

一个摊位,15年前的管理费是800元,现在商人发财了,年经营额上千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管理费还是800元。

我们常说雁过拔毛,全国各地的“雁”飞到义乌后,义乌的政府几乎不拔毛,因此,这些“雁”又可以远走高飞,飞到世界各地。

我国许多地方市场为什么垮掉,就是因为当地政府拔的毛太多,全国各地的“雁”飞到那里,毛都被拔光了,飞不动了,只好卖给当地老百姓,结果,批发市场成了零售市场,成了掏本地老百姓口袋的市场。

其二,成功之道在于商人。

去年,西部某市政府提出,要将该市建成西部的商贸中心。

该市的市长还带我参观了两个大市场,每个市场都投资七、八个亿,装修档次不低于五星级酒店。

见此状,我跟市长说,“市场不是建出来的,是跑出来的。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不是因为房子建得好,而是因为有一大批特别能吃苦、非常能干的商人。

正是这些商人将全国各地的货物集中到了义乌;也正是这些商人,将这些货卖到了全国各地,全球各地。

因此,市场建设的奥妙在于培养商人,保护商人。

义乌发展三部曲浙江义乌有―世界最大的袜厂,国内最大的易拉罐生产企业、圆珠笔芯生产企业、清洁球生产企业坐落其间;占世界总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总量70%的饰品、40%的拉链、35%的袜子在这里生产,去年市场成交额248.3亿元,产品辐射200多个国家……‖。

现在的义乌是建立在小商品大市场上的一座城市,这是义乌从一个县发展成一个市的本钱,也是一个令很多地方求之不得的本钱。

得钱不易,得赚钱的方法更不易。

若能得到赚钱的方法,加上苦干、巧干,得钱就是一件易事。

于是,探寻义乌的发展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地方经济发展得又快又好?为什么有的地方经济发展总是不尽人意?如果谈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特大城市、大城市、特区城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很多人或许会不以为然,认为他们占据了太多的有利条件而不可学。

而如果说浙江义乌、温州的发展经验,人们也许就不能说他们也占据了很多有利条件而说不可学。

因此,来自义乌、温州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人们或许就会多一份天然的认同感,因为他们的经验来自乡土,来自于自己的发明创造,有别于特大城市、大城市、特区城市,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领先于以前的所谓特大城市、大城市、特区城市了。

这一点,只要看看有些城市只是一味地向中央要特殊政策就可以知道了。

发明是最难的,因为它不曾有过。

在发明刚刚出来时,发明往往不被人接受,往往要等到它具有说服力时,人们才愿意接受。

而一个人要去学习别人的发明,还必须要放下身段才行,尽管它曾和我们一样的土气,甚至当时还不如我们呢。

学习相对于发明是比较容易的事,因为学习的发明已经存在,并已被人揭示出来。

然而要学习后能运用却又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象照搬在自然科学和工程上那样自然而然,照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不能的,因为这里有民情、县情、市情不同的问题,如义乌向温州学习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照搬,而是结合了自己的特点进行了再创造。

所以,因地制宜地改进前人的发明是要费一番脑筋的,也是要担一些风险的,但毕竟还是要比前人的发明容易得多。

这就是后来者容易居上的道理。

温州的发展经验已经概括在温州模式中,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

义乌的发展经验却因温州模式的名气过大而被许多人忽略了,以为完全和温州一样,事实上是有差异的。

义乌的发展模式的确是温州模式的复制,―义乌当代发展史载明,义乌人起初向温州学习兴办民间市场的经验,并与自身历史悠久的?糖换鸡毛‘传统做法结合起来,办起了小商品批发市场。

‖除了义乌人民知道温州模式的秘诀,义乌市政府有没有贡献?有贡献,又有哪些贡献呢?因为人们知道温州模式中温州市政府的―无为‖做法,就往往会先入为主地产生义乌市政府在义乌市发展市场经济中也是―无为‖做法的联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