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常见问题目录一、家装套餐,怎么“套”人? (1)二、装修监理教你如何与装修公司通 (2)三、装修监理教你应对各类装修报价“黑洞” (3)四、装修监理提醒:谨防装修材料被“专用” (4)五、装修墙面漆施工前要严格验收墙面基层 (4)六、装修仔细验房不能少瓷砖空鼓涂料减料 (5)七、装修监理教你九十九条装修小知识 (6)一、家装套餐,怎么“套”人?家装是家庭消费中占比例较大的,所以对于家装业主来说,想把装修装好一些,还想省钱,有些业主会选择家装公司提供的各类型“套餐”。
不过,无论是传统装修模式还是装修套餐模式,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装修陷阱,这些是消费者很难避免的,所以,消费者在选择家装套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要点,才能避免跌入“家装陷阱”。
□价格陷阱很多人往往会把价格放在选择一个公司的最先决条件,因为就看中其“便宜”。
其实,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错买,没有错卖,某些公司会以低价切入,而后在后期高额增项,所以,作为业主,不能单纯去比较各套餐的价格,而是要比较各套餐之间的价值,是不是这个套餐真的物有所值,包含了整个装修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
□质量陷阱无论是装修套餐模式和传统的家装修模式,都是由基础工程和主材两大部分组成的,所以,有些公司为了节省基础装修成本,要么降低基材品质,要么会安排技工水平相对差的工队施工,用来降低基础工程成本。
所以,业主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得了解公司给消费者提供的基材品质,至于技工水平就得了解公司的品质,以及是否有一些可控制工程质量的技术手段。
□主材陷阱个别装修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主材品牌十分单一,通常都是在消费者交过定金再去确定具体材料的时候,才发现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消费者提出更换材料,就需要另外加钱。
同时,还有一些公司自称主材标配某某大品牌的产品,或者夸大对主材的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装修前要跟装修公司谈好、谈细,谈到哪怕每一个细节,甚至要在合同里签上凡是没有涉及的不得另外收费。
□设计陷阱可能一些业主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装饰公司负责接待的人员谈完后,还会叫来一位设计师“吃定心丸”,而设计师也会向业主保证“圆满完成任务”,而套餐就是省心省力的“一条龙服务”。
为了让业主放心,设计师还会专门从设计理念,装修风格,用材选料等方面逐项说明,让业主觉得他们的家装套餐的确是一顿美味,然而,当真正装修的时候,工地上却不见设计师的踪影,所以,不要偏听偏信设计师和接待人员的话,要理性消费,找到自己想要的。
□赠品陷阱免费升级、加价升级、免费赠送……家装公司会试图用很多的活动去吸引业主,而实际上,客户得到的往往只是一小部分或者原本就属于客户的一部分,只是在商家的营销手段下“被蒙了”。
□免费陷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装修市场,不少家装公司还在装修套装中打出“免费设计”的优惠促销活动,个别家装公司先报出较低的装修套餐,后辅之以免费设计承诺,让消费者交纳定金,之后,装修设计人员根据上门测量结果出具的装修预算,通常会高于消费者选定的套餐,此时,消费者反悔就无法要回定金。
还是那句老话: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可能有免费的东西,即便是这方面免了,其他地方也得算进去,因为,目前市场上与装修成本相关的原材料价格、配饰材料价格、装修工人工资以及公司运营成本等几乎都处于上涨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降价几乎不可能。
二、装修监理教你如何与装修公司沟通很多业主表示,买了房子后,急想了解如何进行装修,但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不知应如何选择,也不知如何与装修公司洽谈。
装修监理师教你如何走出装修误区:装修常现误区据装修监理师介绍,良好的设计是家庭装修成功的一半。
但是,由于人们对家庭装饰设计认识程度较低,加之居住空间、审美能力有限,许多人只是凭感觉、靠印象、多效仿,因而陷入了种种误区。
电器家具挤满空间:目前家具、灯具、家用电器已成为家用艺术品的一部分,但由于许多家庭缺少统筹,规划不当,结果适得其反。
居室感觉压抑:把窗沿用木板或大理石包装起来,窗玻璃罩得严严实实,阳台封闭得结结实实,既影响空气流通,也减少了居室采光,给人一种压抑感、被动感。
耗费巨资事与愿违:部分家庭在装修时,耗费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盲目追求流行风格,装修后效果并不满意。
照抄照搬酒店风格:把外面看到的、局部效果不错的装饰风格,照抄照搬居家之中,或热衷于大量使用高档设备,将宾馆装饰风格移进家中。
装修公司报价方式如果找装修公司装修房屋,怎样与装修公司洽谈?装修监理师就目前常见的报价方式向市民进行指导。
报价方式有两种:一是业主报出想投入多少钱,由装饰公司结合业主的要求,开始设计和报价;二是业主提出居室装修的具体要求,由装饰公司报出实现业主的要求要花多少钱。
许多消费者愿意采用第二种洽谈方式,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装饰公司把“底”探走。
消费者都想让装饰公司先报价,自己也有个比较和还价的余地。
业主这样做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从而拖延施工进度。
所以在与装饰公司开始接触时,最好直接将自己准备花多少钱,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和装饰公司沟通。
如果装饰公司同意承接业主的家庭装修工程,才能进入具体的设计、报价和协商阶段。
装修监理师提醒市民,考察一个装饰公司的施工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到施工现场看看。
一是看材料的使用情况。
所使用材料是不是符合目前建筑装饰行业所用材料的基本标准;二是要看施工管理。
现场如果非常混乱,就要考虑这个公司工程管理存在问题;三看施工工具。
看看施工的工具是否齐全,这是作为一个装修施工队必须具备的。
如气泵、射钉机、电熔器、大小不同的电钻、电锯、云石机及验证施工质量的工具:直角尺、对角尺、测电仪、测平仪等。
这些工具不齐全或者一具多用,又怎能保证装修质量呢?另外在正式签订合同前要与装修公司协商清楚合同条款,也很重要。
三、装修监理教你应对各类装修报价“黑洞”“金九银十”的装修旺季,很多装修公司都在举办各类低价优惠活动。
对于装修,大多数人都是门外汉,因此很多不正规的家装公司抓住了消费者这一弱点,在报价上狠做手脚,扰人耳目,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装修时报价的陷阱百出,装修监理教您如何避免上当。
(一)、隐瞒项目,以假乱真装修报价单上被刻意遗漏了某些主材,业主被这种整体价格合理的报价单吸引而爽快签约,但在接下来的装修过程中,业主将不得不为装修公司这些恶意的遗忘而不断地往外掏钱,如"拆除、地面找平、砌墙"等项目,看似很小花不了多少钱,累加起来就是不小的支出。
装修监理建议:建议业主先小人后君子,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装修合同或者协议上写清楚所有主材,且标明购买者是装修公司还是业主自己。
通常比较容易被遗漏的主材是背景墙、吊顶等用于角落的材料。
(二)、低价诱惑听多了装修公司的猫腻,业主肯定会事先了解一些价格信息,但往往不够全面。
如管理费等在初步预算报价时不提,等到签合同时再说;或者有些业主可能知道当前地板的市场价,却未必知道地板安装的人工费用,好容易砍下了地板价格,却又在人工费上吃了亏。
装修监理建议:看装修报价单,不要只盯牢某个项目的单项价格,而是要综合人工、损耗、机械等各方面费用以及其他项目的费用来看,如果发现某个价格特别低,那么,你就得审查其他项目的价格了。
(三)、模糊装修材料这是不规范的装修公司较为常用的伎俩,虽然写明了所需材料及数量,但却不说明到底选用什么品牌的、什么品质的、什么规格的材料,或是在计量上用"项"等模糊量词做单位。
而同一品牌的同一类主材有时也分一级品、二级品,差异较大。
至于同一"项"内容的实际意义则更是可以大做文章。
装修监理建议:材料价格是报价的基础,要把单价和产品的规格配套起来看费用,报价单的每一项尽可能详细说明材料的各项要素,能具体化的计量绝不模糊。
装修期间则要注意核查相关材料是否按指定的要求采购。
(四)、施工工艺含糊不清文字说明上能做的手脚其实不比数字上的少。
墙面涂层施工、地板施工等都有各自的施工工艺要求,中间漏过一道工序,在未来的生活中就可能给你造成很多麻烦。
训练有素的施工人员,要价自然高。
装修监理建议:多学一点装修常识,了解关于室内装修的各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定期去新房装修现场了解进程。
要问清施工人员的级别与档次,更好的办法是聘请一家有资质、专业性强、施工人员稳定的装饰公司为自己服务。
(五)、虚报工程量业主审核报价预算时,由于不太懂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对工程量大致估算,这就让某些无良装修公司或马路"游击队"有可乘之机。
他们采取加大工程量,多设项重复计价等手段赚昧心钱。
这里多一点,那里多一点,汇总起来多报许多。
装修监理建议:了解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审核工程量时,业主要求装修公司或施工队提供工程量的计算书,与设计图进行核对,必要时施工方一道去现场丈量核对,确定每个单项价格。
以后在施工时若有变更,业主可发通知书,竣工后根据通知书增减工程量结算。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一个具备良好信誉的家装公司,或者选择专业的装修监理公司进行全程监督,把自己的家交给他们也可以更放心。
也许价格相对那些打虚折的公司会高一些,但是却会省心很多,而且品质也能得到保障。
四、装修监理提醒:谨防装修材料被“专用”很多业主由于工作繁忙,请了装修公司装修新居,双方事先约定,由业主指定主要材料的品牌、价位,其他较次要的材料均由装修公司负责采购。
业主只要把主材的品牌、价位确定了,自己再到建材市场上转一转,就能知道材料价格的高低、质量的真伪,肯定花不了“冤枉钱”。
但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设计方案还可以,施工质量也不错,但装修公司提供的一些辅助材料的价格让业主大吃一惊。
”曾经装修的刘先生说,一个普通分线盒卖5元,市场上同样的产品只需1元;市价27元一平方米的桑拿板,贴上“公司专用的俄罗斯进口白松木清漆桑拿板”标签后,价格卖到220元/平方米。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装公司标注的材料价格都高过市场价。
这些价格虚高的材料多数贴着某装修公司“专用”的招牌。
比如专用线盒,每个5元;专用滑轨,每根180元;专用橱柜台面,每米1300元;专用电线,每米80元;专用穿线管,每米45元……而市场上的普通电线分线盒,质量好的不过一元左右,变为“专用”后,身价立马翻了5倍。
还有滑轨,这是最常见的五金配件,优质品的市场价格每根仅卖七八十元,而装修公司“专用”以后价格翻倍。
“这些家装公司的"专用品",实际上就是用市场上最常见的一些材料,只是贴上了装修公司的牌子而已。
”一位已有数年装修公司内部材料管理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由于多数业主对于装修材料并不熟悉,他们信任知名度高的品牌装饰公司,对于装修公司将一些必须用的建材贴上“专用”后,业主就更不会怀疑产品的质量与价格。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正在装修的业主,发现他们对于装修公司提供的材料,除了通过家装公司印发的宣传单中了解外,对于品牌、材质、规格、标号等信息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