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摘要: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探索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已。
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以往的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不管学生快不快乐,无视学生的感受,针对这一点,接手课改班级时我就给自己写了一句座右铭;“我快乐学生才快乐,学生快乐了,我就快乐。
”每一堂课我都这样提醒自己,所以每堂课下来,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我也教得轻松快乐。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
二、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而
歧视成绩不好的学生。
十个手指都有长短,何况尚在成长的孩子,他们每个人不可能都按照我们心中预定的好学生的标准去发展。
针对这一点,我努力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注意地去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也让学生互相寻找、互相称赞,给他们勇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我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的一面。
我相信他们能慢慢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朝着好的方面去发展。
三、真正发挥学生地自主地位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的理念,也就是说教师就是一个引路者、指导者,而不是单纯的传授者。
虽然大多教师都知道这个理论,却不能把其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一堂课下来,还是老师讲的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落实这一理念的。
课前让学生预习,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上课后,我首先让学生自读一次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疑难词语;第二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学这些疑难词语,要求读准每一个词语;第三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以游戏的方式了解段落大意;第四步让学生用疑难词语组句,写一段话;略。
这样一堂课下来,老师教的很少,整个过程就仅仅起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学的很有兴趣、很轻松,教师也不感觉累。
四、训练学生大胆地说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习现成的知识技能作为唯一的目标,不要按照既定的模式,一味强调学科规范的训练,不要用一种
标准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
教师应在课堂上应用多样的启迪方法,让学生多听,敢想,敢说。
说话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也是语文教学的弱点。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说话教学贯穿其中。
才开始训练学生说话时,不在乎学生说的对、错,只要学生能大胆地站起来说。
其实,学生要站起来说话,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教师此时就应该鼓励他们,给他们自信,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对错。
接下来可以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样做有些迂腐,但在语文教学中这却是很关键的一步,这能使学生完整地表达清楚一件事,说清一句话。
然后可以给他们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认识、见解。
最后可以试着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见解写下来。
长期这样训练下来,你会发现学生的说话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及主题后,让学生思考了一个开放性问题:皇帝游行完毕回到皇宫会怎样?富有
启迪性的问题擦出了学生的创造性的火花。
有的同学想象皇帝会气急败坏处置那个孩子,将他滥施淫威的性格推到极致;有的同学则
想象皇帝在惩罚骗子时又被其所骗,将皇帝昏庸腐朽的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还有的想象孩子在官员的逼迫下承认自己的愚蠢,加深
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有的情节虽有些荒诞,但又合情合理。
学生的想象力之丰富,创造力之独特,均超乎我的想象,令我耳目一新。
五、培养协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利用它可以培养学生
的团结协作精神。
然而正如有的老师所说,因为教学内容太多,平常根本没有时间采用这种方法,只是上公开课的时候才用。
他们把小组学习看成是一种形式。
诚然,新课改后的教材容量的确很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教学方式。
教师用好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感到它并不是一种形式。
才开始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合作,那么老师就要给予详细地指导。
长期训练下来,你会发现他们在小组学习时能明确地分工合作,而且每个小组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
例如,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一句话,那么有的小组会采取一个人一自然段地读,有的会采取齐读,有的小组会采取指名读。
在读的过程中,其他三人认真地听,同时给读者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对其的朗读进行评价。
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同学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协作的精神。
六、活用学生的互评、自评
在平常的教学中,大多都是老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很少让学生互评、自评。
学生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多,对彼此也比较熟悉,学生之间的评价可能比老师的评价更客观、真实,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而学生的自评能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对于一个不经常发言的学生,突然有一天鼓起勇气回答问题时,我让学生来对他说些什么时,学生这样说:“你以前是一个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但你今天主动站了起来,这说明你有了勇气,有了自信
心!”“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拿出你的勇气来,你一定会成为爱回答问题的同学!”……我相信,这些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话语。
课程变了,老师的观念不变不行;课程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变不行。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我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