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国履约准备大事记——增补版

《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国履约准备大事记——增补版

《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国履约准备大事记1999年9月成立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跨部门POPs技术协调和谈判小组,研讨公约谈判政策,参加公约谈判,包括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一次到第七次会议(INC1-INC7)。

2000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WKB2-1999)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WKB3-2000),其中首次规定了二恶英污染控制指标。

2000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外经办成立POPs工作组,开始组织准备与公约准备有关的能力加强项目。

2001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在北京联合组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研讨会”,国内相关部门、大专院所和国际多边、双边组织参加研讨会。

2001年5月21~23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外交全权代表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举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受国务院委托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公约,我国是公约首批签字国。

2001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签署中国削减和淘汰杀虫剂类POPs战略和规划项目,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制订中国杀虫剂POPs的削减和淘汰战略。

该项目是公约前期准备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

2001年10月19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T77-2001)行业标准,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2001年12月20日,全球环境基金(GEF)批准国家环保总局申请的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能力建设和国家实施方案编制前期准备项目(PDF-B),GEF资助项目准备资金为349500美元。

2002年4月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能力建设和国家实施方案编制前期准备项目(PDF-B)正式启动,项目执行期为13个月,于2003年5月结束。

2002年8~9月在加拿大政府支持下,国家环保总局同世界银行合作组织POPs系列国际研讨会,会后形成“我国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斯德哥尔摩公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报告,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报送国务院。

2002年10月时任国家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对上述报告作出重要批示:“这件事不仅关系到履约,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要求环保总局:“主动联系有关部门……要早谋对策。

2003年4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汪纪戎副局长主持会议并宣布国家环保总局POPs履约筹备办成立。

2003年4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废气中二恶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T124-2003)行业标准,自2003年5月1日起实施。

2003年5月16日,全球环境基金(GEF)第21次理事会正式批准了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能力建设和国家实施方案编制项目。

这是GEF批准的第一个POPs国家实施方案编制全额项目。

2003年5月23日,为了纪念公约签署两周年,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中国环境报发表署名文章《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2003年8月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正式签署中意合作中国PCBs削减和处置项目实施协议。

协议金额为150万欧元。

2003年9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主持召开了中国POPs履约国家实施方案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国家发改委、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海关总署、电监会主管司级和处级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同时宣布成立由各部门处级人员组成的联络员小组。

2003年9月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关于中加合作氯丹和灭蚁灵替代案例研究、健康影响评估和PCBs管理能力加强项目的实施协议正式签署,协议金额为80万美元。

2003年9月29~30日,NIP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联络员会议召开,讨论了公约国际谈判形势、履约筹备前期工作进展、NIP总体实施计划和公约的临时资金机制,提出了近期履约工作特别是NIP编制过程中的一些关注点。

2003年10月14日,中意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副产品减排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BA T/BEP)示范活动,共计100万欧元的赠款协议。

2003年11月18~22日,全球环境基金(GEF)第22次理事会正式批准了中国政府提交的两个POPs领域的示范项目———多氯联苯管理处置示范项目和氯丹灭蚁灵替代投资示范的前期准备项目。

2003年12月19日,国务院批复《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将在全国分区配套建设七个二恶英监测中心。

2003年12月2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专门规定了控制二恶英排放的技术措施和控制要求。

2004年3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文正式确认POPs履约筹备办公室为国家环保总局POPs履约办公室。

2004年5月17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生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发表题为“削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造福人类,造福民族”的署名文章。

~~~~~~~~~~~~~~~~~~~~~~~~~~~~~~~~~~~~~~~~~~~~~~~~~~~~~~~~~~~~~~~~~~~~~~~~ 中国POPs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与处置工作启动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数:47 |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21日根据《国家实施计划》,我部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合作的“中国POPs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与处置项目”前期准备项目于2008年3月获全球环境基金(GEF)的正式批准。

至此,我履约工作在杀虫剂、多氯联苯、二恶英和POPs废物等四个领域的示范已全部展开。

“中国POPs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与处置项目”旨在建立健全我国POPs废物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环境无害化管理和处置我国现存的POPs废弃杀虫剂和部分含高二恶英浓度飞灰,提高我国POPs废物的环境管理水平,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

中国POPs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与处置的全额项目计划于2008年6月通过UNIDO正式报送GEF秘书处。

我国新POPs淘汰、削减和控制工作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数:51 |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21日2009年5月,《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决定将林丹、商用五溴二苯醚、商用八溴二苯醚、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五氯苯等9种化学品列入公约受控范围,相应的修正案将于2010年8月26日生效。

为提高我国利益相关方对上述9种新POPs以及公约资金机制的了解,并推动后续履约工作的顺利开展,2010年7月1-2日,环境保护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在京举办了新增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国际研讨会。

会议介绍了新POPs危害及其国内外生产、使用和替代现状,梳理了新POPs修正案对各缔约方的履约义务要求;探讨了我国未来开展新POPs淘汰、削减和控制工作的资金和技术需求;并介绍了全球环境基金(GEF)资金援助政策。

通过召开本次研讨会,使得我国新POPs淘汰、削减和控制工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且与会代表认为充分利用全球环境基金和双边资金来源,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国际合作对促进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解决新POPs问题至关重要。

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部分省级环保厅(局)、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专家委员会、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全球环境基金的有关代表及外方专家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环境保护部污防司李新民巡视员、国际司张磊副司长、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余立风副主任、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唐纳德?库珀先生、全球环境基金POPs领域项目经理易卜拉希马?索先生出席会议。

三氯杀螨醇全额示范项目2010年上半年进展顺利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数:7 |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21日2010年8月19-20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对外合作中心)在京组织召开了“中国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生产控制和综合虫害管理(IPM)技术全额示范项目2010年半年总结会”。

会议系统总结了项目2010年上半年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讨了强化对策,议定了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滴滴涕作为中间体生产三氯杀螨醇,广泛用于柑橘、苹果和棉花的螨害防治,并伴随着残留排放到环境中。

本项目旨在通过IPM技术示范,淘汰三氯杀螨醇的使用。

2010年上半年,示范县通过应用生物、物理等综合技术手段,加强行政管理措施,加大农民用户的宣传力度,在9万亩农田进行IPM示范,成功削减约0.34吨滴滴涕的环境排放。

会议认为,上半年在IPM示范、宣传培训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为全面淘汰三氯杀螨醇的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植保总站、陕西省植保总站、山东省植保总站、宜都市项目办、洛川县项目办和沾化县项目办的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

浙江省多氯联苯污染物封存点清运与场地修复培训会圆满结束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数:21 |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21日2010年7月7—9日,我办与浙江省多氯联苯清查处置与管理国家示范项目办公室联合在浙江杭州举办了多氯联苯(PCBs)污染物封存点清运与场地修复培训会,参加培训会的学员主要为杭州大地环保有限公司职员。

会议详细介绍了PCBs物理化学特性及在我国的主要用途,介绍了PCBs对环境的危害与风险,特别是在PCBs清运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与风险,介绍了PCBs场地清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培训会还安排了培训专家与学员一同对浙江省两个PCBs封存点进行了现场考察,并根据现场考察情况,就两个封存点清运方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此次培训,杭州大地环保公司的清运工作人员更多地掌握了PCBs封存点清运过程中的关键点,为接下来的PCBs清运实施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中国用于防污漆生产的DDT替代项目”挂板和实船试验结果顺利验收来源:本站原创 | 点击数:45 |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21日2010年9月3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在宁波组织召开了“中国用于防污漆生产的DDT 替代”项目替代品浅海挂板试验以及实船实验结果的验收会。

来自海军装备技术研究所、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海洋化工研究院、上海开林造漆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因维索孚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对项目实船、挂板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验收,专家认为项目替代品筛选程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承担单位在试验过程中组织有力、检测记录完整可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