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五、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技术的关系 (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七)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九)重视运动技术创新与新技术的发展预见工作
2.技术结构
技术结构包括动作基本结构和技术组合两层含义。 (1)动作基本结构:由动作基本环节和环节之间的顺序构
成。 如何改善动作基本结构?
(2)技术组合:由若干独立的技术动作联接组成的集合。 多类动作的组合-非周期性项目
(三)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
1.运动技术与运动员人体的不可分割性 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3.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1)突出特长技术 (2)全面发展 (3)二者有机结合
(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1.技术风格释义 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
于其它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 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2.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特长技术; 气质类型; 种族特征。
(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1.特长技术
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 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示个人 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或)得分概率相对较 高的技术。
2.确定特长技术应考虑的因素
◆运动员(队)整体打法及场上位置的特定要求; ◆ 运动员完成的最为出色的技术动作或技术类别; ◆ 技术群中带有关键性作用的技术; ◆个人特点及使用的特殊器械。
(一)影响动作技术的因素 1.主体因素
(1)人体结构力学特征 (2)感知觉能力 (3)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 (4)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5)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2.客体因素
(1)竞赛规则:直接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 向和发展速度。
(2)技术环境:周边群体的整体技术水平。 (3)器材设备与场地:
(二)运动技术评价
1.简述运动技术的定义及其构成。 2.简述影响技术训练的因素。 3.在运动技术训练中,如何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
技术的关系? 4.结合所学专项,思考该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要点。
1.运动技术评价的目的任务和基本标准
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 和评定的活动。
(1)目的任务: 旨在帮助运动员尽快掌握动作,提高技术质量,探寻新技术 和论证创新技术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从而达到促进其运动水平提 高的目的。 (2)基本标准:实效性评价和合理性、经济性评价是运动技 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
2.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
(1)生物学与社会学指标: (2)数量与质量指标:
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
3.运动技术评价常用方法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运动学评价与动力学评价相结合 (3)多维测试与综合评价
四、技术训练常用方法
直观法与语言法 完整法与分解法 想象法与表象法 减难法与加难法
(九)运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1.直接提高运动成绩。 2.引进制胜因素或提高制胜因素单个水平及因素间 组合水平。
制胜因素:把对某一专项运动成绩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称之 为制胜因素。
3.有效制约现有运动技术 4.满足战术发展的需要 5.更有效地发挥人体潜能。 6.构成运动项目竞争战略的主要因素。
思考练习题:
第一节 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一、运动技术的定义、构成及其基本特征
(一)运动技术的定义
运动技术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也是决定运 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如何理解运动技术?
(二)运动技术的构成
1.动作要素 身体姿势 动作轨迹 动作时间 动作速度
动作速率 动作力量 动作节奏
关系:互相密切关联,同寓于某一动作之中,某一要素 的改变会能力及其训练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第二节 协调能力是技术能力的重要基础 第三节 技术训练常用方法 第四节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运动项群技术训练要点
教学要求
了解运动员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技术训 练的常用方法、运动项群技术训练要点;
掌握运动技术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影响运 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运动技术评价,运动 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二、运动技术原理
不同项目的运动技术须全部或部分服从以下科学原理 (一)生物学原理:
1.生理学原理:运动技术形成的生理学机制-建立运动条件反射 2.生物力学原理:动力学-机械学 (二)心理学原理:技能形成与心理的关系--认知-反馈 (三)社会学原理:美学原理
肌肉纤维
三、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及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