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提问的秘密 心得体会

课堂提问的秘密 心得体会

课堂提问的秘密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

巧妙的课堂问答是诱发学生思维的不竭动力,能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

所以新课改大力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但是,很多考生实际操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多生硬的理解为教师在一堂课中讲得越少越好,应该让学生多讲,教师讲多了又成了传统的教学式。

实质上则成了为了“对话”,而用“提问”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借学生之口说出自己想要说的答案,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成“问答式教学”,表面上貌似贯彻了新课改理念,然师生之间并没有实质上的交流和互动。

“对话”也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而已。

要想能够将一堂“假”的试讲课讲灵、讲活,就须首先把它讲“真”。

我们要从实际的教学出发,还原真正的课堂。

一、找准时机,适度把握
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设计适量的课堂提问。

太少,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唾沫横飞,学生听的两眼发直,课堂死气沉沉;太多,则然会降低问题的质量,“一大波问题在靠近”学生晕晕乎乎的回答,毫无重点,一团浆糊。

问题的设置要突出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巧克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抓大放小,目标明确
有些老师由于害怕问题太琐碎,于是干脆提一些大而化之的问题:“你们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结果学生就直观的说“看到了兔子在跑
步”“乌龟在赛跑”“小鸟在唱歌”“开运动会”……。

就是提不出一个数学问题来。

就是教师的问题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的思维直接将课堂进程带跑偏了。

虽然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但是须是教师主导的。

所以,提问既要开放,又要有针对性,可以引导学生朝向我们的既定教学目标前进。

三、注意倾听,及时指导
问题设置也应该符合所教学生的目前知识储备、认知状态,若过难,学生无处下手,长此下去,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在学生回答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

但也不能提出问题后就急着给予解释与引导,教师应学会等待,让学生自行深入思考,适当的留白也是保持课堂节奏的重要一项。

四、多元评价,积极鼓励
学生回答完了,正是急于得到老师的认可,切不可置之不理直接跳入到下一个环境。

评价以积极鼓励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很多老师的评价过于单一“好”“很好”“非常好”,太过于敷衍。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针对问题设
置一些针对性的评价,更显用心,特别是在重点环节,设置错误回答及评价纠错,更是加分的神来之笔。

考生在试讲的时候,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太假、太浮夸、太不走心就是因为不能够想象真的有学生存在的场景,不能真的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思考课堂。

所以上述所讲的提问、倾听、预设学生答案都应该建立在真的在思考如何能教会学生,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的基础上研究。

我们在准备试讲的时候应该预设有学生存在的课堂场景,把一堂演示课演真,演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