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语文课
从小就喜欢文学,从古代诗词到当代小说,陪伴我度过了整个读书学生时代,所以师范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教语文。
可是当我第一天走上语文课堂,语文却变成了“雾中花”、“水中月”,我渐渐不知道怎样教语文了。
开始我认为好的语文课就是让学生高兴的语文课;后来觉得好的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考试能得高分;再过了两年,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学会了两个名词——“工具性”和“人文性”……可是什么是语文?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怎样的?还是一知半解。
科技时代,求助网络,我在“百度”中输入“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沉重地敲了回车键,仅仅用时0.001秒就搜索出了12300个结果,看来受这个问题困扰不仅仅是我,还有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
我阅读了一些文章,其中有一份调查吸引了我,这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做的学生问卷调查,讨论的主题就是“我心目中的语文课”,不妨将学生的言论(不具体署名,只标注“男生”或“女生”)摘给下来,也许会对语文教学有些启发和帮助:
女生:语文课是文学自由飞翔的地方,而不是照本宣科,把文学囚禁在一本小小的语文书中。
这个时代的少年的心是复杂的,越来越多的另类文字体现了心底的呐喊,我喜欢那种文字。
文字缺少了感情就像缺少了绿叶的枯树,我喜欢能和我共鸣的有感情的文字。
男生: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语文教学,将它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
而我们的语文教材从初一到高三侧重死记硬背,我们的语文教育太注重语言学和修辞学的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中没有那么多的听写、背诵……如果遇上好天气,老师可以带我们到校园里走走,看看河对面的田野,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整天关在书房里的人,长大之后是成不了才的。
此外,老师还可以带我们去一些名胜古迹游览,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
这比在教室里面讲课效果要好得多。
男生:学习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可我们需要阳光,需要用亮色来照耀我们全身,用油画棒点染我们的应试大门里的生活。
语文课上,我们就需要一些“五彩的云”(每堂课该有不同的安排)。
女生:语文课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借阅彼此的好书。
女生:如果语文不能推陈出新,就会显得枯燥乏味。
男生: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像美术写生一样。
女生:语文老师视文学为高尚的东西,学生则视高尚的东西均是文学,尽管许多人文精神和艺术技巧都渗透在语文里,但其实语文不等于文学。
学语文毕竟不是搞文学,文学要靠文学爱好者去发扬它的魅力,作为学生主要是加强对中
外文学作品的阅读。
而学生与语文老师之间,彼此是接受与被接受关系。
一些时候学生不买账,要达到两全,也就是双赢,需要配合和互动。
女生:文学有大部分经典是有如陈年老酒一样,越陈越香;可《语文》课本所选的一些文章,通常有过时之感。
就拿科学小品文来讲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册里有一篇介绍电子计算机的,看完后,我真是心碎到了极点了。
如今电脑都发展到奔腾4了,windowsXP也地毯式取代了windows98操作系统,可是,课文却很好心地向我们介绍这些过时的常识。
我估计出书的时候是386时代,windows3.1是当时最好的操作系统。
我不明白已经更新换代了那么久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被当作最新尖端科技产品介绍?
女生: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有数学、物理的严密、逻辑;有社会、政治的故事纷呈,纵横古今,时论天下;有美术的细腻性情;有体育的热情奔放、进取精神;还有,语文的浓浓的人文书卷与生活气息。
最重要的是感情的触动与心灵的共鸣。
不要让我们总从冰冷僵硬的纸上“学习”文字、语言;要让我们的每一个脑细胞(甚至身体的每一根纤维)都感受和接纳我们民族的文字、语言。
男生:可以没有课本……它教我们的不是语法而是启迪灵感,它教我们怎样去搜索那流星般的灵感。
让我们学习的不是别人写的,而是自己去创造文章。
而这些却只能永远游离在我们的幻想中。
男生:做学生难,做老师难,做语文教师肯定更难!
而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一篇题为《我心目中的语文课》中这样写道:
我酷爱语文。
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大部分都是死气沉沉的。
当然,少数例外,并且这话也不是我说的。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应该是生动的,活跃的。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有趣的。
同学们已经厌倦了死气沉沉,课堂应该活跃起来。
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这样,同学们就会学得快,学得好,也学得轻松。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也应该更加贴近现实。
例如,在上《一夜的工作》时,老师让我扮演正在批阅文件的周总理。
虽然,我承认我演技一般。
但是,就是这样,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课文。
当然,也不一定所有同学都能学会。
然而,这种方法也是我心目中的语文课的一部分。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有的课也应该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让同学们在外面的世界里获取更多书本上获取不到的知识。
另外,老师也应该鼓励同学们多从电视上、网上、报纸上获取更多信息与知识,不过,也要节制一下。
21世纪的建设者,总不能都是近视眼吧!
当然,我心目中的语文课,也要有秩序、有纪律,毕竟,如果课堂太“活”的话,老师无法讲课,结果会适得其反。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语文课。
读了这些无拘束的文字,我为自己教了十年的语文而汗颜。
这些学生真的很不错,他们有的见解还是富有启发性的,即便一些见解还需要仔细推敲,但可喜的是里面显现着探索的火花。
有这样好的学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上好语文课呢?语文应该是与生命共舞的活动,是充满色彩和活力的,它可以通古言今,连贯中外,足涉天文地理,放眼微宏两观。
语文之为语文,它的使命是进行母语教育,是要教会学生会用祖国语言,用好祖国语言,激活创新思维,学会思维方法,提升文化品位,提高人格素养。
所以——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应该是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开心的:他们共同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谱写的一曲生命欢歌、碰出的一串串灵感的火花,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老师则笑嘴常开、拇指常竖,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享受学习语文的点滴时光,共同展示生命的光彩;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应该是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就谈不上培养语感和形成技能,更不用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棵树的话,语言应该是树根,只有根系发达,根深本固,才能保证大树在任何环境任何气候中仍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语文课堂上不仅要听到学生热烈的讨论声,还要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每更要让学生有一些看得见的收获,哪怕是认几个字、写几个词、背几个句子;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再兴趣盎然地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未来,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中学习一种态度、掌握一种方法、学会一种知识、领会一种精神,然后再让他们观察世界、拥抱世界;
…………
用最简单的话说,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就是像崔峦老师说的那样:“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为了这个目标,我“衣带渐宽终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