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145 学年学季:20182
单项选择题
1、对政策执行中的任何问题都要加以重视和解决,避免环境的暗示性和诱惑性造成不良后果。
这种执行策略是()
.
B. 上下台阶 . 修补破窗
. 重视逆反 .
反馈控制
2、治安职能属于()
. A. 文化职能 . 经济职能
. 政治职能
.
社会职能
3、最早使用了“冲突理论”术语的是()
. F. 美国社会学家涂尔干 . 德国学者达伦多夫
.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 .
美国学者科塞
4、孙志刚事件直接导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和《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
政策分解
. 政策废止
. 政策合并
. 政策替代
5、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的政策主体是()
. 行政机关
. 法院
. 大众传媒
. 政党
6、在政策执行中,要分解政策目标,做到行动有计划。
这一过程是()
. 政策宣传
. 政策准备
. 政策细化
. 组织协调
7、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被称为()
. 乐队效应
. 从众效应
. 首因效应
.
近因效应
8、下列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的是()
. 基本法
. 行政措施
. 行政法规
. 司法解释
9、关于群体不良决策的理论模型是()
. C. 团体模型
. 小组意识模型
. 博弈模型
. 精英模型
10、评估某一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和结果。
这种评估标准是()
. 公平性
. 充分性
. 政策效益
. 政策效率
11、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国防
. 酒店
. 电影
.
面包
12、“知其荣,守其辱”反映了()的中国古代政策观
.
D. 儒家 .
E. 道家
. 法家 .
墨家
判断题 13、
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 A.√
.
B.×
14、
标签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取决于社会的解释和认定。
. A.√
.
B.×
15、
美国学者詹尼斯1972年提出了渐进主义政策模型。
. A.√
.
B.×
16、
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作为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 A.√
. B.×
17、
部门规章常以部长令的形式加以发布。
. A.√
. B.×
18、
亚当•斯密是新自由主义的倡导者。
. A.√
. B.×
19、
《孙子兵法》提出了特有的“知变”战术。
. A.√
. B.×
20、
取舍理论源于正统的经济学原理。
. A.√
. B.×
21、
司法解释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却缺乏政策影响力。
. A.√
. B.×
22、美国学者西蒙主张“完全理性说”。
. A.√
. B.×
23、小组决策也会充满风险。
. A.√
. B.×
24、扶贫计划属于再分配性政策。
. A.√
. B.×
25、
扶贫计划属于分配性政策。
. A.√
. B.×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就是典型的程序性政策。
. A.√
. B.×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属于自我管制性政策。
. A.√
. B.×
28、
技术突破是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 A.√
. B.×
29、有限理性模型的特点是决策追求最优解。
. A.√
. B.×
30、
博弈的参与者通常不具备命令与被命令的关系,强调的是非权力环境中人们的战略与战术。
. A.√
. B.×
31、地理环境会影响到公共政策。
. A.√
. B.×
32、思想库都是民间组织。
. A.√
. B.×
33、
社会冲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只有破坏性。
. A.√
. B.×
34、再分配性政策就是指资源从有产者流向无产者。
. A.√
. B.×
35、
团体理论认为,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
. A.√
. B.×
36、社会问题都是政策问题。
. A.√
. B.×
37、象征性问题解决不好同样会给社会带来许多的麻烦。
. A.√
. B.×
38、过失性社会问题具有相对性。
. A.√
. B.×
39、
“贵柔”是儒家的政策主张。
. A.√
. B.×
40、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通过的文件,以及党的主要领导人发表讲话都是公共政策。
. A.√
. B.×
41、在美国,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
. A.√
. B.×
42、象征性政策没有什么价值。
. A.√
. B.×
43、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强调政府干预经济。
. A.√
. B.×
44、在三权分立体制下,司法决策也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之一。
. A.√
. B.×
45、在三权分立体制下,立法倡议属于国会立法的一种形式。
. A.√
. B.×
46、政策主体就是直接参与政策制定的组织或个人。
. A.√
. B.×
47、
政策科学家科林德里奇在1982年提出了实验性政策理论。
. A.√
. B.×
48、政策的合法化就是指政策要合乎法律程序。
. A.√
. B.×
49、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 A.√
. B.×
50、公共政策集中体现了阶级统治的利益需要,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政治性。
. A.√
. B.×
51、公共权力应遵循的原则是“法无授权即禁止”
. A.√
. B.×
主观题
52、
目标群体抗拒政策的起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合法性危机(2)缺乏对政府官员的信任
(3)社会心理负担过大(4)政策自身存在缺陷
53、
政策终结的障碍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心理上的抵触
(2)机构的持续性
(3)机构的动态适应性
(4)反终结的联盟
(5)法律程序上的障碍
(6)高昂的终结成本
54、
目标群体认同政策的理由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3)对公平过程的看法(4)对成本收益的权衡(5)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
55、
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政治原则的偏离
(2)价值体系的排斥
(3)政府体系的封闭
(4)承受能力的超重
(5)表达方式的失当
56、
政策议程的引发机制是什么?
参考答案:
内在的引发机制包括:(1)自然灾害;(2)意外的人为事件;(3)科技方面的重大变革;(4)资源分配中的外在的引发机制包括:(1)战争;(2)武器技术的重大发展;(3)国际冲突;(4)世界性联盟的格局发生变
57、
阐述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参考答案:
(1)政策资源(2)执行主体(3)目标群体(4)执行手段(5)信息沟通
58、
阐述政策执行的策略。
参考答案:
(1)以人为本(2)程序优先(3)法益均衡(4)解读民意(5)重视逆反
(6)反馈控制(7)上下台阶(8)修补破窗(9)欲擒故纵(10)诚信至上
59、
举例说明渐进主义政策分析模型。
参考答案:
美国学者林布隆在批判传统理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渐进模型。
他认为,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选择等),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政策制定只能依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
(1)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
(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渐进模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试验、不断反馈和调整的过程,有利于避免因决策失误所产生的持久性结果。
这一模很大局限,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
60、
政策客体
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客体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
这通常包括二类,一是公共政策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共政策所针对的社会成员,可以称为目标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