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届恩施硒博会工作总结(定稿)

第二届恩施硒博会工作总结(定稿)

办好硒博会引领硒经济——第二届中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工作总结第二届硒博会组委会办公室2015年1月18日至22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恩施州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暨中国恩施·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经过各方面的积极筹备、精心组织和辛勤努力,圆满落下了帷幕。

这是一届奠定恩施州在全国硒产业发展领先地位的展会,是一届集硒产品营销、硒标准发布、硒产业高峰论坛、州内外交流合作为一体的展会,是一届推动富硒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展,是一届统一指挥、政企联动、协同作战、安全高效、圆满成功的展会。

一、主要成绩第二届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在规模规格、活动层次、展品品质、现场人气、展会成果等方面再创新高,对我州硒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各方评价较好。

(一)吸引力明显增强。

这次盛会吸引了495家企业参展,产品5000多种,参展企业和产品均超过首届硒博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继续作为本届恩施硒博会主办单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质监局、省科技厅等20家单位为支持单位。

来自国家部委、省人大以及省直相关部门的55名领导亲临展会指导。

来自法国、韩国、加纳、秘鲁等外国驻汉领事及嘉- 1 -宾10人亲临展会现场。

来自省内其他市区党政代表团55人、武陵山区党政代表团46人、北京市嘉宾7人参观展会。

来自10个省的富硒地区党政领导和企业代表135人相集恩施。

来自英国、日本以及19个省的采购商和投资商229家324人寻觅商机。

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雷新根教授发来祝贺视频。

各级领导亲临指导、各个层面的嘉宾云集,扩大了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的国际影响力。

(二)活动高端权威。

本届硒博会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把硒博会推向高潮。

国家硒产品检测中心正式揭牌、硒产品标准·标识·标签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州硒资源开发利用再上新台阶,奠定了我州引领全国富硒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

中国富硒地区25位行政领导首次相聚恩施,共同签署《关于推进中国硒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全国富硒地区硒产业合作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恩施州人民政府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理学院富硒功能食品联合开发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州富硒功能食品的研发达到国际合作的新境界。

成功举办了中国(恩施)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著名土壤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吴文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郭秀蓉女士,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赵镭,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郭岩彬等学者的讲座,为硒产业发展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把脉问诊,有着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成功举办了中小企业发展营销战略峰会,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专家李光斗、中国特- 2 -许经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献、云电商基金创始人王钢等专家的讲座,给全国富硒地区的行政领导和企业家来了一场“头脑风暴”,指明了硒产业营销方向。

上好硒博园(宣恩工业园区)开园、评选名优硒产品、开展经贸洽谈签约等活动精彩纷呈,整个硒博会盛况空前。

(三)展品特色鲜明。

本届硒博会布展总面积达13000平方米,设置了全国富硒区展区、硒资源开发利用展区、硒产业链特色展区、全国特色农产品展区4大展区,有精装馆45个(县市馆8个、其他富硒区展馆8个、企业精装馆22个,资源开发利用馆、外贸馆、电商馆、八宝馆、生态文化旅游馆、富硒粮油馆、硒茶馆各1个),标准展位232个,硒美食展位104个。

县市展馆展示了各地新特色,硒资源开发利用馆展示了恩施州硒资源开发的新成果,外贸馆展示了开放型经济新形象,八宝馆展示旅游要素的新卖点,电商馆展示与传统商业、物联网配合发展的新模式。

“天天硒博会”电商平台上线运营,永不落幕的硒博会得以实现。

在本次硒博会送检的303家企业963个产品中,符合参展要求的有227家企业650个产品,其中达到富含有机硒产品要求的有84家企业194个产品,达到富硒要求的有105家企业234个产品,达到含硒要求的有111家企业198个产品,其他硒产品有12家企业24个产品。

展会期间评审出的58个“中国名优硒产品”和50个“中国特色硒产品”,进一步扩大了硒产品的知名度,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3 -(四)现场人气高涨。

展会期间,共接纳10多万市民及周边群众观摩、购物、听讲座,形成了巨大的人流量,展会成为了参展商展示展销的平台、群众购物的“天堂”、专家学者的讲坛、普及硒知识的课堂。

本届硒博会增设美食展区、书法家题字题词及现场抽奖活动,充分调动了市民参与硒博会的热情。

天天硒博会线上浏览及交易量不断翻新,展会期间浏览量达到236807次。

参展家企业联合促销,购物有礼。

组委会印发了50000张优惠券,引导购物人流。

“打年货、逛硒博”,成为老百姓口中热词。

(五)经贸成果丰硕。

本次硒博会有来自英国、日本以及19个省的229家采购商和投资商参会,恩施州富硒产品备受投资商青睐、展销两旺。

在1月20日经贸洽谈会上,共签订18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到45.9亿元;签订62个采购协议,采购金额41.5亿元;州商务局与中国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展销交易网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硒博会现场销售额3411.7万元。

采购商和供应商会下签约采购合同11.3亿元。

上好硒博园开园暨采购商走进企业产销对接活动签订项目5个,采购金额6000万元。

19家综合电商平台入驻硒博会电商馆,会展期间点击人数达258531人次,网上交易产品756万元。

二、成功经验本届恩施硒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继续举办国家级的展会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领导重视,科学决策是根本。

本届恩施硒博会的各项- 4 -筹备工作,在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做到圆满成功,是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真抓实干、靠前指挥、身体力行分不开的。

州委书记多次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州长亲自挂帅担任组委会主任;主抓的分管州领导靠前指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督办落实,先后3次深入展会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组委会其他州领导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筹备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各县市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同志亲自抓、主动抓、具体抓;各工作组及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挂帅、全员参与,各项工作做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传承创新,通力协作是基础。

举办硒博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充分吸取各地举办大型展会经验的基础上,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工作合力,才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首届恩施硒博会取得圆满成功,为第二届恩施硒博会的举办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传承上届筹备会成功做法的同时,组委会创新机制,相互配合,强化督办,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活动任务。

各工作组、各责任单位以及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心,坚持“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状态,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了硒博会各项组织筹备工作一步一个脚印,顺利完成。

- 5 -(三)完善方案,精心组织是保障。

组委会办公室遴选了《第二届中国(恩施)硒博会总体策划方案》,制定了详细的《第二届中国(恩施)硒博会活动方案》、《第二届中国(恩施)硒博会活动指南》、州直部门与嘉宾“一对一”接待工作方案、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消费者投诉调处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将领导和贵宾的日程安排责任明确到人,任务具体到时间段、交通工具和行程路线。

组委会高度重视安全、交通、消防、维稳、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展会期间,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件,实现了会场秩序井然,嘉宾住地安全,交通流畅,社会安定,保证了各级领导和嘉宾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组委会还热情为参展企业提供了物流、餐饮、气象等方面的周到服务。

恩施职院的80名志愿者现场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这些举措,保障了活动的成功举办。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是关键。

为了最大限度扩大硒博会的影响力,组委会提早谋划,大力宣传,赢得了良好的效果。

邀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楚天都市报等27家主流媒体46名记者全程参与采访报道活动盛况,共推出91篇重点报道,在全国放大了硒博会的宣传效应。

升级改版硒博会官网,并将官网放置在百度搜索引擎的首位,方便企业和群众了解参与。

在州城所有的主干道两侧,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重要通道口悬挂宣传旗帜总计万余面,征用大型户外广告牌50多块,在城市重点路段、临街商铺、公共营运车辆LED显示屏上增加硒博会的宣传内容,- 6 -印制10万余份活动宣传广告单及优惠券,提早邮发到各县市,在恩施州内实现了宣传全覆盖。

(五)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是方向。

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富硒地区合作发展是大势所趋。

虽然国内富硒产业发展已经起步,但存在产业规模小、市场主体弱、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合作机制未形成等问题,制约了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届展会突出“绿色富硒·合作发展”的主题,州外富硒地区参展企业展位、展品检测和参加名优产品评选由州政府买单,组织州直部门和省硒促会专班上门邀请了全国富硒地区行政领导首次相聚恩施,在事前充分酝酿协商的前提下共同签订了《关于推进中国硒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了全国富硒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束了全国富硒地区各自为阵、无序发展的历史,为促进富硒地区的科学发展谱写了崭新篇章。

(六)严控支出,节俭办展是原则。

本届展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自始至终坚持厉行勤俭节约的办会原则,采取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资金筹措机制。

适应“新常态”要求,严格做到领导不陪会,严格控制相关活动规模,开幕式未设计空飘气球,整个展会未出现一束鲜花,展馆设施力求做到可循环利用。

在5天的展会期会,除县市外仅组委会接待州外嘉宾总人数就达到723人,总费用控制在预算计划内,实现了隆重、简朴、安全、高效的办会目标。

- 7 -三、存在不足(一)参展企业层级还有待提高。

本届硒博会参展企业依然以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企业规模相对偏小,经营品种相对单一,国内外大型企业较少。

对参展商的筛选不够,少数展品与硒博会主题不符。

(二)展会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

组委会虽然为参会参展企业提供了物流、餐饮、气象等较为全面的服务,但离国家级展会的服务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在具体操作上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不够。

(三)对硒产业发展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群众对我州硒资源的分布情况还不清楚,对如何科学补硒还不明白。

一些消费者对硒标准、硒标识、硒标签不了解,对什么是富硒食品还不能辨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