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7章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表现技法分解
第7章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表现技法分解
2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⑥连接A2F、D2F、D1F,即得立方体宽度方向的透 视。 ⑦连接Sb、Sc,与P.P.线相交于b1和c1,自b1和c1点 向下作垂线,与A2F、D2F、D1F分别相交得B2、C2、C1 点。 ⑧连接B2C2、C2C1,并加深各棱边,即得立方体 的透视图。
22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19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0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③确定视点 S的位置。一点透视的视角可稍大些, 一般取 40°~ 45°,视点位置不一定在中央,可偏于 一侧,使图形不致太呆板。 ④根据作图需要画出视平线 H.L.和基线 G.L.,然 后求立方体宽度方向灭点 F,由于宽度方向垂直于画面, 因此,只要过视点 S作垂线与视平线 H.L.相交,该交 点即为灭点 F。 ⑤由于立方体的一个面与画面接触,且平行于画 面,因此,可从ab及cd线向下作垂线,与基线相交得 A1、D1,过A1、D1点作一边长为A1D1的正方形,即 A1A2D2D1。
32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在基面平行线上分割成一定比例的线段 如图 7.19所示为基面平行线 AB 的透视 A′B′,要求 将 A′B′分成 3 段,3 段实长之比为3 ∶1 ∶2。
33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理工分社来自2)在基面平行线上连续截取等长线段 如图 7.20所示为在基面平行线 AF 的透视 A′F 上, 按 A′B′的透视长度连续截取若干等长线段的透视分割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第7章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表现技法
7.1 概 述
7.1.1 设计与设计表现 人类的设计活动是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 ,它体现了人们对改善和提高自身生活品质与生存条 件的一贯追求。工业设计是 20世纪现代文明与科技发 展的结晶,是现代制造条件下的人类创造性的造物活 动,它的产生不仅是来自于消费者对产品的物质消费 与文化消费的需求增加,也反映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 下日益剧烈的需求变化。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两点透视法绘制长方体 两点透视法绘制长方体的具体作图步骤如图 7.11 所示。
23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①画基线G.L.和视平线H.L.(两者的距离按需要而 定)。 ②在视平线上方适当位置画出长方体的水平投影 abcd和画面线P.P.,为了画图方便,使长方体的水平投 影abcd的一条棱与画面接触,并使主面与画面成30° 或60°左右的夹角。 ③确定视点S的位置,使其视角为28°~ 30°为 宜。 ④过站点s作线平行ab和ad与画面线相交于f1和f2 ,即灭点的水平投影。过f1和f2作铅垂线交视平线于Fl 和F2,此即为两灭点。 ⑤过a点作铅垂线交基线于A1点,此点即a点的透 视点,连接A1F1和A1F2。
28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9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画面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画面与物体正立面的偏角发生改变时,其透视形 象也随之改变。如图 7.16所示,物体的某一立面与画 面的偏角越小,则该立面上水平线的灭点越远,透视 收敛则越平缓,该立面的透视就越宽阔;如偏角适当 ,则立面的透视非常接近立面高、宽的实际比例;相 反,偏角越大,则该立面上水平线的灭点越近,透视 收敛则越急剧,于是该立面的透视越狭窄。
出版社
理工分社
7.1.3 设计表现的阶段与形式 一般来说,可将设计过程归纳为 4个发展阶段, 即准备阶段、展开阶段、定案阶段及完成阶段。在这 4个阶段中,设计师通常要采用多种媒介来对其创造 意图和构想进行说明、陈述和演绎。这就要求设计师 必须掌握从简要明了的设计报告书的写作到草图、效 果图、工程图的绘制,以及模型的制作等一系列的表 现手法和技巧,来应对在不同设计阶段,设计表现的 不同传达功能和目的。
3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4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设计的平面表现———产品设计表现图 产品设计表现图是将设计者脑海中所构思的空间 形象,通过二维的平面表现出来,以得到产品的具体 形象和印象,如产品的形态、尺度、材质、色彩等造 型特征。 其表现形式特点如下: ①灵活运用多种设计表现媒介,快捷、便利。 ②以透视学原理作为画面表现的基础。 ③强调对设计物的结构、材质、构型关系的真实 表现。根据设计表现图的不同类型,可分为构思草图 、效果图、工程图等。
出版社
理工分社
7.2 透 视
7.2.1 透视图的基本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外界景物时,如马路旁的 树、行人、汽车等,会发现一种明显的现象:相同大 小的物体处于近处者大、远处者小,间距相等的也是 近者宽、远者窄,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1)透视图的形成 透视图和轴测图一样,都属于单面投影。不同之 处在于轴测图是用平行投影法画出的,而透视图是用 中心投影法画出的。
24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⑥在aA1上量取长方体的棱边实长得A2点,连接 A2F1和A2F2。 ⑦连接sb、sd与画面线相交得b1和d1两点,自b1和 d1点向下作垂线,与A2F1和A2F2分别相交于B2和D2两点, 与A1F2和A1F1分别相交于D1和B1两点。 ⑧连接B2F2和D2F1相交得C2点,加深各棱边,即得 所求长方体的透视图。
30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3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7.2.4 在透视图上作叠加和分割 在造型设计中,对一些物体的构形,不外乎是采 用把若干个立方体(或长方体)叠加或分割的方法进 行设计。因此,在画物体的透视图时,有时需要把立 方体(或长方体)进行分割,有时进行叠加。在立方 体(或长方体)上进行叠加和分割的方法很多,现介 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直线的分割 把一条透视直线分割成等长或不等长的线段,但 各线段成一定比例,可利用平面几何的理论,即一组 平行线可将任两直线分成比例相等的线段,如图7.18所 示,ab∶bc∶cd=a1b1∶b1c1∶c1d1。
12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3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3)透视投影的规律 由上述透视现象可得以下透视规律: ①等高直线。距视点近则高,反之则低,即近高 远低。 ②等距直线。距视点近的间距宽,反之则窄,即 近宽远窄。 ③等体量的几何体。距视点近的体量大,反之则 小,即近大远小。 ④不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组的透视必交于一点 (即灭点)。
25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7.2.3 视点、画面和物体间相对位置 在绘制透视图之前,必须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和透 视图的表现要求,首先选择透视图的类型,是画一点 透视、两点透视还是三点透视,然后再确定好视点、 画面与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因为这三者相对位置的变 化,将直接影响所绘透视图的形象,如处理不当,透 视图将变得畸形失真。欲获得良好的透视效果,必须 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1)视点的确定要满足的要求 1)保证视角大小适宜 根据实验可知,人眼的视域接近于椭圆形,称为 视锥,如图 7.12所示。其水平视角 α 可达120°~ 148°,而垂直视角 S可达 110°,但清晰可见的,只 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26
34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矩形的分割 1)利用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矩形 如图 7.21(a)、(b)所示为矩形的透视图,要 求将它们分割成两个全等的矩形。
35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利用一条对角线和一组平行线,将矩形分割成 若干全等的矩形,或按比例分割成几个小的矩形
①画面。透视图所在的假想透明平面。 ②基面。物体所在的水平面。 ③视点(S)。人眼所在的点(又称观察点)。 ④站点(s)。视点在基面上的投影。 ⑤基线(G.L.)。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⑥视平面。通过视点所作的水平面。 ⑦视平线(H.L.)。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⑧视距。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 ⑨视高(H)。视点到基面的垂直距离。 ⑩心点(O)。过视点向画面作垂线,该垂线与 画面的交点。
8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9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0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透视作图中的常用术语 在绘制透视图时,常用到一些专门的术语,了解 它们的确切含义,有助于掌握透视的形成规律和透视 画法。现结合图 7.5介绍透视图中的常用术语。
1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36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4)透视图的相似放大法 当物体较大、画透视图受图幅所限时,可按比例 缩小,用灭点法作出透视图,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放 大,这样可节省时间,虽然作图的精确度会受到影响, 但能满足透视效果。 相似放大是利用图形相似原理,即图形各对应边 平行。其作图步骤如图 7.26所示。
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7.1.2 设计师的基本技能 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提出设计的起因可能是多方 面的,可以是“需求(当前的和预见的)驱动”“竞 争驱动”或是“技术驱动”,不同类型的产品开发都 有着各自的规律和设计工作的次序。技术驱动型产品 往往从系统设计阶段入手,较少涉及概念设计。
2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14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出版社
理工分社
(4)透视种类 由于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不同,物体的长、宽、 高 3组相互垂直方向的轮廓线,有的与画面平行,有的 与画面不平行。与画面不平行的轮廓线,其透视必交 于灭点(又称主向灭点),而与画面平行的轮廓线, 其透视无灭点。 1)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 当物体的主要面或主要轮廓线平行于画面时,只 有与画面垂直的那一组平行线的透视有灭点(其灭点 就是心点),灭点的位置必落在视平线上,可在物体 正中或某一侧,这种透视图称为一点透视,如图 7.6所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