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远景区预测

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远景区预测

实习报告——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摘要:本文站在初学者的角度上,以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为例,通过对简要地质资料及附图的研究,学会综合分析构造、岩浆岩、地层等控制因素,并结合矿化信息(找矿标志),圈定成矿远景区,初步掌握内生金属矿床的预测特点和一般工作方法。

关键词:内生金属矿床成矿远景区矿化信息找矿标志1.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地处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西段鄂东成矿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铁铜矿基地之一。

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西部, 大冶复式向斜南翼。

区内地层从寒武系中一上统至第四系均有出露。

中一上寒武统至三叠系下统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

其次是碎屑岩三叠系中、上统至第四系大部为陆相碎屑岩及松散沉积物, 仅局部为火山岩。

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岩浆活动强烈。

1.构造该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段,分布有EW向构造、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新华夏系、姜桥帚状构造及NW向构造5个构造体系,各构造体系活动时间具明显的超覆性。

不同方向和方式的应力作用于同一地块,造成该地段构造的复杂性。

(1)EW向构造,分布在测区南部,表现为近EW向褶皱和伴生的NW向、近EW向压扭性断裂。

(2)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主要由一系列NWW—SEE向褶皱和NWW、NE向压性或压扭性断裂组成。

(3)新华夏系是本区的主要构造体系之一。

它叠置在早期构造之上,NNE向的隆起和凹陷、褶皱和断裂是此构造体系的主要特点。

(4)姜桥帚状构造位于测区中部,由一系列弧形倒转褶皱和压扭性断裂组成。

这些褶皱和断裂围绕姜桥岩体南缘呈向NW撒开、向东收敛的帚状。

(5)NW向构造由一系列走向295。

~340。

的断裂组成,多被岩脉充填。

区内岩体和内生金属矿产的展布规律,反映了新华夏系与早期构造体系复合部位的联合控矿作用。

2.岩浆岩该区分布大小共21个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属浅成、超浅成相。

形成了金山店、灵乡、殷祖、阳新等大岩体和一系列小岩体、岩脉。

为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岩体岩性特征见表I-2。

上述岩体内围岩捕虏体较多,一般剥蚀不深。

岩体侵入地层主要是中、下三叠统,少部分为石炭系、二叠系,仅殷祖岩体及其周围小岩体侵入于志留系地层中。

3.地层该地区志留系—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以志留系和三叠系分布最广。

志留系常组成背斜核部,三叠系常组成向斜轴部。

与内生金属矿床有关的围岩层位,主要是下三叠统大冶群第四段一中三叠统第一段范围内,特别是下三叠统大冶群第七段与中三叠统蒲圻群之界面间。

具体层位与主要岩性如表I一3所列。

2.空矿因素特征分析1.控矿地层特征本区地层从志留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岩体主要侵入在中下三叠统地层,如金山店岩体、灵乡岩体、阳新岩体等,仅殷祖岩体及其周围小岩体侵入于志留系地层,此外,还有少部分岩体侵入于石炭、二叠系。

由于本地区主要发育矽卡岩型铜铁矿床,因此灰岩、白云岩比较发育的地方有利于形成矽卡岩的围岩。

细读表I-3可知,C2、P1m、T11、T12、T13、T14、T15、T16、以及T21均发育灰岩和白云岩,为形成矽卡岩型矿床的有力地层。

总的说来,与内生金属矿床最相关的围岩层位,为下三叠统—中三叠统。

2.控矿构造特征本区的褶皱、断裂及岩体内的节理构造都非常发育,有效地控制了矿体的产出与分布。

其中燕山期构造是主要的成岩成矿构造。

构造应力成为岩浆热液上侵充填的驱动力, 岩浆的多期次侵入矿化的多次叠加,这种脉动作用与构造应力密切相关,也决定了本区内生热液成矿的多阶段性。

发育许多容岩、容矿的构造空间及导矿构造。

背斜的核部、复合向斜中次一级构造的转折端、扬起端或与断裂的交切部位以及断裂产状变化的部位均为内生矿床的有力构造部位。

随着构造变形的有规律的分布,使岩矿体也呈与之相应的有规律的分布。

此外,本区还发育大量的压扭性断裂,压扭性断裂封闭性较好,很容易造成矿化的局部富集。

因此我们在圈定成矿远景区并尽量提高靶区精度时,应当考虑局部构造对成矿的影响。

3.找矿信息标志1.矿化特征(1)围岩蚀变该区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是矽卡岩化,如表I-4所示,金山店岩体、阳新岩体、灵乡岩体、铜山口岩体等均为矽卡岩化蚀变,且矽卡岩化得蚀变矿物均较复杂,本着矽卡岩化蚀变矿物越复杂越成矿的原理,这些岩体都有很大的成矿可能性。

此外,这些岩体也发育少量其他蚀变。

(2)物探异常分布于侵入体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中的地磁异常,磁场强度在1 000nT以上者,可作为铁矿的找矿标志。

附图一为该区物探化探综合成果示意图,磁异常大于1000nT的,均已用红笔勾出。

附图2为该区地质图,也已按比例将附图一上符合条件的磁异常区在附图二上勾出。

(3)地球化学异常铁基本地球化学异常值>3.0%;铜基本地球化学异常值>50ppm。

符合条件的区域也已在附图一、附图二上用蓝色笔勾出。

(4)重砂异常铜山口附近有白钨矿、黑钨矿、泡铋矿、辉钼矿、方铅矿、银、铜矿物的叠加异常。

铜绿山附近有金异常。

殷祖岩体西北缘有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异常。

说明此区很有可能是多金属多期叠加矿床。

矿石品位:TFe 32.81%~48.86%,CuO 54%~2.30%。

围岩蚀变:为矽卡岩化、钾长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

4.靶区圈定A级靶区(具有已知矿床)1.金山店岩体(见附图2)为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

岩体:石英闪长岩岩体侵入到中三叠纪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上。

围岩:围岩富含镁和膏盐成分,常被石英闪长岩交代成透辉石、金云母矽卡岩。

构造特征:交替发育NW向的向斜褶皱和背斜褶皱,NW向的压扭性复合断裂以及NE 向的压扭性断裂,推测矿体可能位于断裂叠加接触带上。

磁异常:磁异常近东西向分布于金山店岩体南缘接触带上。

分为两级:一级是1000nT 的磁异常,第二级是3000nT的高磁异常,推测高磁异常圈内很可能有磁铁矿。

地球化学异常:在金山店岩体的西侧有5.0%的铁地球化学异常;铜的地球化学异常值低。

说明金山店岩体发育的矿物应为含铁矿物。

资源潜力预测:矿床规模较大,推测多位于金山店岩体南部,主要矿石为磁铁矿,次要矿石为赤铁矿、黄铁矿,可能伴生有其他金属矿产如钴、镍等。

根据控矿构造的特征,推测深部可能也有矿。

2.灵乡岩体(见附图2)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

岩体:燕山早期的石英闪长岩侵入早三叠世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燕山晚期有少量花岗闪长斑岩侵入岩体,零星出露。

上覆不整合白垩纪地层。

岩体NE向长条状,规模较大。

构造特征:矿区构造主要为印支期- 燕山期褶皱断裂构造。

印支期近东西向褶皱自南向北近等距分布。

燕山期NE向断裂自西向东近等距分布,也是该矿区的主要成矿构造。

此外,还发育有少量NW向、EW向断裂。

磁异常:北东向分布于灵乡岩体岩体内部。

分为两级:一级是1000nT的磁异常,第二级是1200nT的高磁异常。

地球化学异常:在磁异常区还有两处铁异常,异常值为3.5%和4.0%。

此外,岩体内还发现有铜异常,异常值为100x10-6。

资源潜力预测:推测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次要为赤铁矿等。

由于接触带范围广而且构造也很复杂,受褶皱和断层的影响很深,因此构造控矿的意义大,背斜深部可能有隐伏的矿体。

3.阳新岩体:(见附图2)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

岩体:为燕山早期角闪石英闪长岩,侵入到下三叠统大冶群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中。

其中,岩体的主体为细中粒角闪石石英闪长岩,SiO2含量为66.67%,边缘为细粒角闪石英闪长岩,SiO2含量为64.51%,相比金山店岩体和灵乡岩体都更加地偏酸性,有利于铜矿石的形成。

构造特征:控制矿体的构造主要有断裂、破碎带、岩层界面等。

发育NE向复合断裂和NW 向压扭性断裂,NS向褶皱。

接触复合构造带是矿体赋存有利空间。

磁异常:岩体西北侧有规模较大的1000nT磁异常。

地球化学异常:磁异常区同时有3.0%的铁异常和200x10-6的铜异常,同时岩体的西部有二级铜异常:第一级为100 x10-6,第二级为500 x10-6的高铜异常。

说明阳新岩体可能发育铜铁矿床。

资源潜力预测:推测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由于磁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分布于岩体内部,因此除围岩接触带可能产生矿床外,岩体内部断裂区可能也会是内生热液成矿富集区。

4.殷祖岩体西北侧:(见附图2)岩体:燕山早期石英闪长岩,围岩大部分为志留系粉砂岩、页岩,部分为下二叠统大理岩,矿体位于岩体与下二叠统大理岩接触带上。

构造特征:主要构造为NE向扭性断裂。

EW向褶皱发育。

磁异常、地球化学异常:无磁异常,西北缘有白钨矿、黑钨矿和辉钼矿异常。

资源潜力预测:主要矿体为白钨矿、辉钼矿,赋存与殷祖岩体西北侧。

B级靶区(具有矿化点)铜山口岩体(附图2)岩体:岩体呈岩株形态产出,规模较小,地质图(附图2)上可见4块岩体。

为燕山晚期的花岗闪长斑岩。

围岩为下三叠统大理岩。

构造特征:发育NE向、EW向、NW向断裂,以及NW向的背斜。

复杂的断裂引发了富铜岩浆上侵。

地球化学异常:有很高的铜异常值(500 x10-6),此外,在铜山口附近还有白钨矿、黑钨矿、泡铋矿、辉钼矿、方铅矿、银、铜矿物的叠加异常。

但是无磁异常和铁异常。

说明该区主要发育铜矿及亲铜元素的矿。

资源潜力预测:主要矿体为黄铜矿,辉钼矿。

可能伴生有钨、铋、银的等有益组分。

是规模不大但是极为典型的斑岩铜矿床。

C级靶区(只有物化探异常)殷祖岩体东侧岩体:燕山早期石英闪长岩,东侧围岩为志留系粉砂岩、页岩。

构造特征:主要构造为NE向扭性断裂。

EW向褶皱发育。

物化探异常:岩体的东侧有铁异常(4.5%)和铜异常(50 x10-6)。

资源潜力预测:缺乏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仅存在物化探异常,成矿潜力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