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就是关于神界的故事。
统观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中的神界故事系列,大体都有以下一些主题:创世(叙说宇宙的诞生与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诞生,灾难(希腊与中国神话中的洪水故事);救世(某个英雄或半神拯救人类);以发明创造为特征的文化超人的出现(如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发明用火的燧人氏)……。
我们看到,尽管两个民族的神界故事不乏相近之处,但是,他们的具体形态——如完整、丰富程度、叙事风格等方面还是有明显的差异,贯穿其中的主导精神更是完全不同。
一、人性和神性
希腊诸神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和人本色彩。
希腊神话中的诸神 , 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神性成为人性的精妙表现。
希腊众神和英雄都是神人同形同性的, 像人一样, 具有人的形象, 也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甚至奸淫、偷盗和彼此欺诈。
许多希腊神话故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大的感染力。
如著名的故事:“金苹果”,传说珀琉斯国王同海洋女神结婚,邀请了所有的神参加婚礼,惟独没请纠纷女神厄里斯。
于是,厄里斯决意报复,暗中把一只金苹果扔在欢快的客人们中间,上面写到:“送给最美丽的女人。
”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都觉得自己是最美丽的,应该得到这个金苹果,于是争吵起来。
三位女神从圣山一直争吵到山下,遇见了牧羊人装束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于是请他裁决。
为了得到这个金苹果,她们分别以财富、荣誉和美女相许,帕里斯想要得到世上最美的女人,就将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
世上最美的女人是斯巴达王后海伦,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帕里斯诱走海伦。
由此引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只因女人的妒忌心所至,竟然怂恿出一场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
与希腊诸神不同的是, 中国的神大都是堂堂正正的君子, 形象庄严肃穆、清心寡欲, 心中无我, 是道德的楷模。
女娲的传说就是如此,女娲(拼音:nǚ wā),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
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炼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淮南子》云: “女娲宓穆休于太视之下。
然而不彰其功, 不扬其声, 隐真人之道, 以从天地之固然。
”这里显然是对女娲的称赞。
女娲有造人和补天之功, 其功莫大焉。
然而, 她并不宣扬, 之所以不宣扬, 就是没有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再如尧舜地位的禅让,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夸父为人类追日而死等等, 都是无我、大公的表现。
二、世俗与高远
由于希腊神形象与文化内涵上与中国神的不同, 使得人们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也极为不同。
希腊是泛神论者, 信奉多神教。
他们在神话中描绘的神灵往往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 拥有男人和女人具体形象的, 并且可以与之平等交往的神, 与人类没有距离感, 有的也与人类通婚。
比如天神宙斯就曾娶了腓尼西亚美丽的公主欧罗巴, 并且还生下了米诺斯和拉达曼提斯两个儿子。
还有斯巴达
王后勒达,生英雄波吕杜提斯、卡斯托尔与绝色美女海伦。
在希腊神话中诸神被丑化、取笑甚至争执的现象随处可见。
而中国神话中的神是万能的、神秘的和高远的, 他们使人产生恐惧感、赎罪感。
神被人们创造出来以后, 由于它圆满地解释了存在于初民大脑中的一系列疑问, 因此为几乎所有人迷信, 人们对神的存在坚信不疑。
神的地位超然,与凡人区别对待,等级森严。
如,牛郎织女的故事,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在天上织云彩。
牛郎是人间的一个看牛郎,受兄嫂虐待。
有一天,牛告诉他,织女要和别的仙女到银河去洗澡,叫牛取一件仙衣,织女找衣服的时候,再还给她,并要求和她结婚,她一定会答应。
牛郎就照样做了。
织女和牛郎结婚后,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织女捉回去。
牛又告诉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
等牛郎挑了两个小孩,追到天上去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发簪,在织女后面一划,形成一道天河,把这一对恩爱夫妻隔开了。
他们天天隔河想望啼泣,感动了王母娘娘,于是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相会时,由喜鹊为他们架桥。
对违背这种关系的两人做出了惩罚。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存在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希神话存在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地理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形态的不同。
希腊地处爱琴海, 以海洋为生活根基, 是典型的海洋型文化。
崇尚自我, 追求独立, 对大海充满着无尽的依恋。
因此希腊文化形成了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 这表现在神话传说中就是希腊诸神身上有着强烈的对美的理想和向往, 充满了浪漫主义和宗教情怀, 感情的浪漫主义构成神话的基调, 并且保持了相对独立的色彩。
而中国地处内陆地区, 农业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自始就形成了封闭、内向的文化氛围, 所以具有重实际、轻玄想的思想, 这就使得中国神话带有理性和道德的成分。
因此中国神话往往是悲剧, 显得庄严肃穆、用词严谨, 神的谱系具有森严的封建等级制, 神话传说大多专注与现实及人际协调作用。
再加上中国神话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被过早地历史化, 这也使得中国神话具有一种浓厚的历史性、伦理性的倾向和道德教化功能。
基于此, 中国的神话传说成为扬善抑恶的教科书, 成为当时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