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会计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特别是货币、资本市场国际化。
02、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性服务的三个层次:1)最高层次是一体化的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2)第二层次是建立在“联盟”基础上的兼具国际和国内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3)第三层次是国内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从事国际业务而进行的临时性协作。
03、20世纪70年代国际会计研究中的三种不同观点:1)乐观主义者的“世界会计”观点,按照这一观点,国际会计被认为是可以为世界上所有国家采纳的全球体系,应该制定一套在世界范围内一致应用的公认会计准则;2)悲观主义者的“国别会计”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各国会计的差异是因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法律、文化、地理等环境而形成的,是不大可能协调一致的;3)实务主义者把国际会计视为跨国公司(母公司)于国外子公司会计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际会计研究的课题几乎无不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要求有关,即使是带有宏观会计性质的各国会计模式的研究,也是跨国经营所要求的。
04、“模式”是指某种事物或过程的已定型的标准形式。
会计模式可简括地表述为会计实践的示范形式,它是对已定型的会计实务的概括和描述,而并不排除属于同一模式的各国(和各地区)会计实务中仍存在某些非基本性的差异。
不同的会计模式则是就其基本特征的差异而相互区别的。
05、会计发展模式:1)宏观经济模式,代表国:瑞典,特点:①各个企业确定正式和非正式的目标,然后,在其经营中坚持使这些目标最大化②国家制定正式和非正式的全国性政策,然后采取管理程序去实施这些政策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④企业最好通过从事密切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活动方式来实现自身的目标⑤如果企业紧随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就是最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2)微观经济模式,代表国:荷兰,特点:①各个企业是经营活动的中心②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存③企业生存的最佳策略是经济优化④作为企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会计从经济分析中派生出其概念与应用⑤如果真实资本基础亏蚀,则企业将不可能生存⑥鉴于企业本身是经营活动的中心,企业的永久性投入资本必须得到重大关注⑦有效地区分资本和收益,对于评价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十分必要;3)独立范畴趋向,代表国:美国、英国,特点:会计被看作是一项服务,它从所服务的经营过程中派生出自己的概念和原理,而不是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派生出自己的概念和原则。
会计成为一门在判断、测算和误差不断累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学科;4)统一会计趋向,代表国:苏联、法国,特点:会计被标准化并用做中央政府管理控制的工具。
计量、披露和列报上的统一性,使得会计信息更易于被政府计划部门、税务当局乃至企业经理人员用来控制各种类型的经营活动。
06、全球会计模式的分类:1)判断性分类;2)实证性判断分类。
07、诺比斯的分类:其借用生物学术语,1)把第一层次称为“纲”,指他所考察的财务报告惯例;2)在第二层次“亚纲”中,他把世界范围内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以微观为基础和以宏观统一为基础的两类;3)在第三层次“族”中,进一步把以微观为基础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侧重商业经济学和注重理论”以及“侧重商业惯例和实用主义”两类,把以宏观统一为基础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根据税制、根据法律”和“根据经济学理论”两类;4)在第四层次“种”中,又把“起源于英国”的侧重商业惯例和实用主义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受“英国影响”和受“美国影响”两类,把根据税制、法律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根据税制”和“根据法律”两类;5)第五层次的“个体”,则列出各国财务报告惯例在这个分类系统中的归属。
该分类系统展示了各国会计实务体系的“亲疏”关系。
08、诺比斯分类的弊端:1)借用生物学术语,隐含着期间具有的“进化”概念,这对描述财务报告实务的发展是不合适的;2)以国家而不是以企业为目标进行分类研究,会引起误解,因为同一国家的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可能使用一种制度,也可能使用几种不同的制度。
09、诺比斯分类的改进:1)在研究中主要关注的不再是不同的国家,而是提供财务报告的公司;2)所划分的层次不在借用生物学术语,而是使用财务报告实务的分类用语,分为“类(class)”、“属(family)”、“体系(system)”、并以举“例(examples)”的方式列示不同国家的不同公司的财务报告所属的类别。
10、阿伦的分类:1)强调公司应按“真实和公允(true and fair)”的观点提供财务报告,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利益的不列颠会计模式(英国会计模式);2)通过“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为了保护证券市场投资人利益的美国会计模式;3)服从税制需要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会计模式;4)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德国)会计模式;5)服务于集中计划经济的苏维埃(苏联)会计模式。
11、美国会计模式:在官方(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支持和干预引导下由民间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会计准则。
12、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国家。
13、《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即《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凸显了“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原则。
除强化SEC的监管权力和作为公司治理机制基石的独立董事制度外,就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对独立审计的监督机制来说,这次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削弱历史形成的AICPA的强势地位。
14、美国的税务会计于财务会计相背离;法国,德国的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吻合。
15、财务报告的其他重要特征:1)重视短期偿债能力分析;2)强调充分披露(full disclosure)原则;3)不赞同利润平稳化(income smoothing)。
16、英国通过《公司法》管理公司事务,包括对公司财务会计和报告的要求;美国通过公认会计原则(GAAP)管理。
17、“真实和公允”观点,是英国《公司法》提出的对公司财务会计和报告要求的指导思想,是英国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
18、英国、荷兰在会计计量中支持现行成本会计。
19、公司报告的目标,不限于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且明确地提出“社会经管责任(public accountability)”。
在西欧各国特别是英国流行的增值表,所反映的增值额应“在出资者(股东和债权人)以及雇员、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并将一部分重新投入企业”的思想,正是报告公司的社会经管责任的体现。
20、法国的会计实务体系是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比利时(不沿地中海)、土耳其(跨欧亚)等国的会计实务体系的代表,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的非洲和南美洲前殖民地国家中仍具有深刻影响,它实行的统一会计方案在西方国家中独树一帜。
21、法国会计模式:以税务为导向的会计;由政府制定颁布全国统一的《会计方案》,类似于中国的《会计制度》。
22、法国国内企业编报各自的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是《会计方案》、《商法典》和《所得税法》。
23、法国会计惯例特色:极度稳健和形式胜于实质。
24、法国在跨国合并报表开突破税务导向的先河。
25、德国的会计实务体系是北欧各国如荷兰、丹麦、瑞士、瑞典、挪威、芬兰等国的会计实务体系的代表,加上德国成文法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因此,人们普遍地把该会计实务体系称为德国会计模式。
26、德国会计模式:会计服从于法律(税法、商法和公司法)要求;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要求公司对外充分披露会计信息;按总费用法编制的损益表;一些独特的会计惯例,在合并报表中全面合并的只包括国内子公司而把国外子公司排除在外,国内公司划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惯用期限不是1年而是4年。
27、日本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明治维新时,受欧洲大陆国家(法、德)影响;二战以后,受美国影响。
会计实务基本上服从法律(税法、商法和证券交易法)要求;其他重要特征,1)“形式胜于实质”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观念相掺杂;2)高度举债的经营方式;3)在利润分配中先提留法定公积和任意公积。
28、荷兰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阿伦分类中,归于德国会计实务体系为代表的北欧会计模式;诺比斯分类中,列为以微观为基础、侧重商业经济学、注重理论的典型代表。
会计准则和实务以法律规定为基础,但财务会计有别于税务会计;在北欧会计模式中最富有与美国会计模式相协调的色彩;现行重置成本计量是荷兰会计实务体系注重理论指导的例证。
29、瑞典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阿伦分类中,归于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会计模式;诺比斯分类中,列为以宏观统一为基础、根据经济学理论的典型代表。
税法和国家的特定经济政策(西方国家很少说“政策”)支配瑞典公司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惯例;《理解瑞典财务报表入门》,其他国家无此惯例。
30、发达国家会计实务体系(模式)综述:美英会计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并立,1)环境因素的主要差异:①美国和英国同属不成文法系国家,而欧洲大陆国家则属成文法系国家②美国和英国的资本市场最为发达,企业面向社会公众筹资(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故其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是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要求“公允表述”(美)和“真实公允”(英),且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要高,要求充分披露。
而欧洲大陆国家,主要依靠大银行筹集资金(德),或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政府投资(法),其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是以公司利益和主要债权人利益为导向,且“准备”会计和财务报告一般不要求充分披露(只对股份公开发行的公司才有较为充分的披露要求)③美国和英国的跨国经营活动和跨国公司最为发达,相对来说,欧洲大陆国家的跨国公司和经营规模较小;2)会计实务中的主要差异:①公允表述与遵循法律之间的矛盾②“适度”稳健与“极度”稳健的原则③充分披露与不要求充分披露④在利润分配中是否提留公积。
31、欧盟在两大会计模式趋同化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32、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一般特征:1)会计实务体系处在不断地变革之中,许多国家称之为会计改革,它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2)各国的会计实务体系,一方面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特别是独立后的前殖民地国家受其原先的殖民统治者的会计实务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要投资来源国的会计影响,在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国家,欢迎国际会计趋同化,以利于吸引外资,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和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3)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不同程度上涌现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其中不少是外商投资企业,这与广大的、在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上陈旧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形成很大反差,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对它们的会计实务作出不同的要求;4)鉴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多数倾向于集权制,会计规范大都采取政府法规和准法规的形式,同时,由于会计职业界力量相对薄弱,除少数国家(墨西哥)外,难以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许多发展中国家基于改革开放的要求,援用国际会计准则,或是在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