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

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要: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和各项使用功能,更直接影响到建筑的长期使用寿命。

本文探讨了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已经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工程施工涉及面非常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诸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

而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应该可以说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根本所在,因此,搞好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一、影响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1、建筑材料的采购问题
建筑材料的采购大多是由项目部完成,但是采购人员很多时候没有做好事前的预算,只有一个模糊的采购意识,没有详细计划,材料采购人员直接根据施工招投标文件、合同以及施工图等对整个项目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行情进行大致的估算,从而导致材料的预算成本较大。

甚至有些采购人员勾结材料供应商,材料采购过程暗箱操作,这种现象就难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导致施工过程中用到劣质材料,可能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和人身事故。

2、材料收验员、管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材料进场验收的时候,
建筑企业材料管理人员把关不严,现场收验人员因为各种因素倦怠查验,致使材料数量不够或者质量不符合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材料的合理化管理。

材料管理人员应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素质,专业的系统管理知识,熟悉建材市场,掌握各种材料的综合性能,这样才能灵活的处理材料的进出场任务。

3、企业材料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公司材料管理机制不全,或干脆就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同时也没有具体的物资管理程序和材料管理办法,这样一来在各个环节就没有具体的条框来约束人和物的行为准则。

因此,建筑企业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材料管理制度对规范管理,节约材料成本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1、及时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商
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商,就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货源,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使企业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订货、采购,其质量应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的要求,交货期要满足施工及安装进度计划的要求。

材料订货时,要求供货商提供材料质量保证文件,其内容主要有:供货总说明,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检测与试验者的资质证明,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等。

2、建筑工程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
由于最近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以及价格猛增的趋势,钢材、水泥两大材料尤为严重,因此,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监理部都要会同施工单位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并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

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3、在施工阶段,明确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把好材料进场关
施工单位材料员按设计图纸核算定额所需材料用量或按实际用量预估材料使用量,编制材料采购表,并填写材料采购计划表,监理工程师首先了解施工单位的材料总体计划,并审核其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材料总体计划与施工进度相一致。

在此基础上,每月25 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下月的材料进场计划,包括进货品种、数量、生产厂家等,材料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月进度计划予以审核,使材料进场计划符合工程进度要求。

4、控制建筑材料的见证取样和检验
近年来,随着工程质量管理的深化,对工程建筑材料试验的公正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制度规定对混凝土试块、钢筋、外加剂等建筑工程材料必须实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具体做法是:对部分重要建筑材料试样的取样、送检过程,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到场见证,确认取样符合有关规定后,予以签认,同时将试样封存,直至送达
试验单位。

要认真贯彻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效地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当然,各地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试验环节加以控制管理。

(1)建筑材料的取样方法
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即所采取样品的质量要能代表该批材料的质量,在采取试样时,必须按规定的部位、数量及采样的操作要求进行。

例如,防水卷材(油毡、油纸)取样单位以5 0 0 卷为一批,不足者也按一批;取样数量为2 % 但不少于2 卷检查外观;取样方法为从外观检查合格的1 卷卷材,距端头1 . 0 米以外处截取1 . 5 米长一段作材性试验。

(2)建筑材料的检(试)验项目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目地,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建筑材料数据与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相比较,借以判断建筑材料质量的可靠性,能否使用于工程,并同时掌握建筑材料信息。

对不同的建筑材料,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不同的检验标准,而检验标准则是用于判断建筑材料是否合格的依据。

例如,对直径小于2 5 m m 的冷拉ⅱ级钢筋,在一般检验项目中有拉力和冷弯试验。

抗拉试验标准:屈服点为4 5 0 n / mm2 ,抗拉强度为5 1 0 n /mm 2 ,伸长率为1 0 % ;冷弯试验标准:当弯曲角为90°时,弯曲直径d 为3a(a 为钢筋直径),无断裂、起层。

如果试验结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则说明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不能用于工程施工。

试验项目一般分为“一般试验项目”和“其他试验项目”。

前者指在大
多数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后者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必要时应当进行试验项目。

例如,对水泥而言,一般应进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但是如果进场水泥是小窑水泥,则应增做安定性试验。

5、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认真执行材料验收、发放、退料、回收制度。

建立健全原记录和各种台账,按日组织盘点,抓好业务核算。

首先,坚持材料进场验收,防止损亏数量,认真做好现场材料的计量验收和台账记录;其次,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消耗。

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需要制订详细的材料定额使用量计划,对施工班组下料进行合理使用指导;第三,根据本日材料消耗数,联系本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分析材料消耗水平和节超原因,制订材料节约使用的措施,分别落实给有关人员,并根据尚可使用数,从总量上控制今后的材料消耗,而且要保证有所节约。

第四,做好余料的回收和利用,为考核材料的实际消耗水平,提供正确的数据。

现场平面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堆料场所应当尽可能靠近使用地点及施工机械停放的位置,避免二次搬运,造成人工和机械的重复投入。

在工程施工中,还必须搞好材料的收、发、存等工作,以降低工程成本。

建筑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建筑工程所用材料又受到业主的克观影响,因此,建筑施工材料控制比较麻烦。

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将业主同意的材料样品一式两份封样保存,一份留项目,一份留业主,在材料进场后,依样品及相关检测
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永波.玻璃幕墙工程的质量控制[j]. 科技资讯.
2012(06)
[2] 覃振宇,王如勇.监理对建筑材料进场的验收与控制程序[j]. 建设监理. 2010(07)
[3] 胡晓斌.建筑企业材料管理浅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