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生活第五课测试卷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0分)(C)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
①③④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正确表述。
②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据此回答2~3题。
(B)2.会议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
这表明: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监督权;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既表明了全国人大的性质,也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职权,即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行使最高监督权。
②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
(C)3.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中央预算。
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A.最高立法权;B.最高任免权;C.最高决定权;D.最高监督权解析:全国人大作为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但题干中全国人大行使的决定国家和社会重大事项的权力,属于最高决定权。
故选C项。
(D)4.2014年6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军事设施保护法的决定。
修改后的军事设施保护法于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
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①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行使国家立法权;③行使最高决定权;④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代行其部分职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在我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代行其闭会期间的部分职权,①错误,应选④;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修改法律的权力,是行使立法权的表现,应选②。
③错误,全国人大具有最高决定权。
(C)5.2013年6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组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启动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首项执法检查。
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A.立法权;B.检察权;C.监督权;D.司法权解析: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而执法检查属于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故C正确;A不符合题意;B是人民检察院的职权;D是检察院和法院的职权。
(C)6.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这一问题,假如你是人大代表。
可以:A.行使立法权,完善有关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律法规;B.行使决定权,统筹规划各级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C.行使质询权,督促各级政府依法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投入;D.行使提案权,联名其他代表制定财政教育经费使用计划。
解析:面对政府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人大代表可行使质询权,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询并要求答复,以督促政府依法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故选C项。
A、B两项是人大的权力,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D项“制定财政教育经费使用计划”说法错误。
(B)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说明: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直接行使权力的机关。
解析: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错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C项错误;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通过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D项错误。
(A)8.右面漫画讽刺的是:某单位没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实行:A.民主与集中相结合;B.民主基础上的集中;C.集中指导下的民主;D.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解析:依据漫画的对话可知,某单位的做法割裂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是离开民主的“集中”。
故选A。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B)9.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这体现了: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④“一府两院”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不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二者不存在隶属关系,④说法错误,应排除。
(A)10. 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探究。
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思考》、《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实践》、《完善监督制度改进监督工作》等。
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可能是:A.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C.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解析:人大代表的选举、科学民主立法、完善监督制度,这些内容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A正确;基层民主和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有关,B与题意不符;CD分别提到了法治,但没涉及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完善监督制度,概括的不够全面。
(C)11.市人大代表李某向市人大提交了“加快城市智慧型停车场建设”议案;对农业局“科技下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联名对市政府财政预算中的部分采购项目提出质询并要求答复。
李某行使了:A.审议权和质询权;B.决定权和提案权;C.提案权和质询权;D.审议权和问责权解析:市人大代表李某向市人大提交了“加快城市智慧型停车场建设”议案,行使的是提案权;并联名对市政府财政预算中的部分采购项目提出质询并要求答复,行使的是质询权,C符合题意;ABD材料意思不符;故答案选C。
(A)1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间谍法》,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①行使国家立法权;②具有最高决定权;③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间谍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表现,表决通过,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因此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表述错误,答案选A。
(B)13.每年上万亿元的中央财政支出花在哪里?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是每个纳税人亟待了解的问题。
2013年9月,全国人大批评指出,财政部在资金分配和管理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问题。
全国人大的做法表明:①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政府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④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最高决定权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国务院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材料中全国人大对财政部工作的批评说明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府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选B。
①表述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④不选,材料涉及的是全国人大的监督权,不是决定权。
(B)14.长期以来,全国人大立法一般只做愿则性规定,具体落实则需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补充”。
而不少配套法规背离甚至篡改法律原意,以实现部门利益法制化。
为杜绝此类弊端,张德江委员长对人大立法工作提出要求:能明确的明确,能具体的具体。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3年审议通过的《特种设备安全法》,一审稿为65条,而通过稿为101条,“多”出来的36条,就是为了一步规定到位,落到实处。
这主要体现了: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B.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C.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D.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但是该题材料强调人大立法的过程,故不符合题意,排除。
选项B全面准确地概括出题目材料的主旨即全国人大通过严格行使立法权,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选项CD虽然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
故排除。
答案选B。
(B)15.在2014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并未通过。
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说明: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域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人大常委会。
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说明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①③符合题意。
②与题意不符;我国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④说法错误。
故选B。
二、问答题(共40分)16.(20分)材料一2014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大会期间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亮点,百姓们普遍关心的,如就业、社保、住房保障、雾霾治理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当年财政预算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
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活动所反映的政治学道理。
16.解析该题以2014年两会的召开为背景材料,考查人大代表及人大的有关知识,难度中等。
根据材料,从人大代表角度联系其权利和义务进行分析,从人大角度联系其职权、原则等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权和表决权。
(4分)材料中,代表们将诸多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提交全国人大,依法行使了提案权,体现了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2分)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分)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最高监督权。
(2分)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说明全国人大产生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最高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这些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