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考试重点总结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考试重点总结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文献检索基础本章要点1.1 文献信息的基本概念1.2 文献的类型和级别1.3 医学文献的分布规律重点印刷型文献出版类型的识别方法电子文献的文件格式和主要类型文献信息的时间、地区和学科分布规律第一节医学文献基础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以及相互关系信息 (Information)信息是人体感官对事物存在或运动状态及其特征的反应。

基本属性:客观性可塑性依附性共享性知识 (Knowledge)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是人类不断接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得出的经验或总结。

情报(Information)是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要的动态知识。

情报是知识的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基本属性:①知识性②传递性③用效性文献(Literature)我国国家标准 GB4898-85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医学文献记录了千千万万医学工作者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同疾病斗争的科学知识。

文献的构成包括四个要素①知识信息内容②信息符号: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③载体材料:甲骨、竹简、纸张、胶卷、磁盘、光盘等④记录的方式及手段:刀刻、书写、印刷、录音、录像等信息、知识和情报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形象地用图来表示。

第二节文献的类型和级别1.2.1 按载体形式区分按文献载体物理类型分: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视听型文献;数字化文献等。

印刷型文献(printed form)各种印刷品,如:正式出版的图书、报刊及杂志等。

缩微型文献(microform)缩微型文献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光学缩微技术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

视听型文献(audio-visual)声像型文献又叫视听资料。

是以磁性、感光材料为载体,直接记录声音、图像而形成的一种文献。

数字化文献(electronic form)以数字的形式存贮在光盘、磁盘和U盘等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阅读和利用。

如:光载体记录手段种类优点缺点印刷型纸张等印刷图书报刊便于阅读密度低耗人物缩微型感光材料缩微拍摄缩微平片体积小成本低不能直接阅读视听型磁性材料机械装置输入录象带闻其声观其形成本稍高感光材料电子型磁性材料键盘及穿孔输电子图书密度高速度快成本高手写型甲骨简策手写甲骨文密度低图书 (Book)图书是指论述或总结某一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出版物,指一定页数的印刷品。

国际标准书号(ISBN)图书在文后参考文献中的著录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1]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Bird R B,Stewart W E,Lightfoot E N. Transport Phenomena[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60.期刊指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连续出版物。

期刊在文后参考文献中的著录格式为:序号责任者. 题名[J]. 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下面是引用期刊论文的实例:[1]张斌.谈谈句子的信息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9(3):7-13[2]Henry R C,Lewis C W,Collins J F. Vehicle-related hydrocarbon sourcecompositions from ambient data:the GRACE/SAFER method[J]. Eniron Sci Technol,1994,28(5): 823~832会议文献 (conference paper)。

指在国际和国内重要的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宣读发表的论文或报告。

科技报告(technical report)科技报告也可叫研究报告。

是指国家政府部门或科研生产单位关于某项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或是研究过程中的阶段进展报告。

专利文献 (Patent)。

是依法公开的出版物,是发明创造的精华,囊括专利技术、法律和经济三大重要信息源。

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是一种可靠的信息源。

专利文献指专利说明书和发明人证书。

如:专利公报、专利文摘、缩微型专利文献和磁带型专利文献。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研究生为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而提交的学术论文。

一次文献出版类型判断Questions and Answers(1)B. Brewington et al., Mobile agents for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M. Klusch (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gents, Berlin:Springer, 1999 (A.图书B.会议C.专利D. 科技报告)(2)F.M. Donini, M. Lenzerini, D. Nardi, W. Nutt, The complexity of concept languages,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134 (1), 314-6, 1997. (A.图书B.会议C.期刊 D.科技报告)(3)T. Finin, R. Fritzson, D. McKay, R. McEntire, KQML as an agent communication language, i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Knowledge Management (CIKM-94), ACM Press, New York, 1994. (A.图书B.会议C.专利 D.报告)(4)Girrell et 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s. Procedyne Corp.. US patent no.4547228, 10 /19851.科技报告2.标准文献3.产品样本4.技术档案5.会议文献6.期刊论文7.图书8.学位论文9.政府出版物10.专利文献(5) Balasubramanian, Vijayashree.The effect of shear and co-adsorbed proteins on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immobilized fibrinogen. Ph.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 2000, 150 pages1.科技报告2.标准文献3.产品样本4.技术档案5.会议文献6.期刊论文7.图书8.学位论文9.政府出版物10.专利文献(6)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Optics and optical instruments -- Microscopes -- Cover glasses -- Part 2: Quality of materials, standards of finish and mode of packaging. ISO 8255-2:19971.科技报告2.标准文献3.产品样本4.技术档案5.会议文献6.期刊论文7.图书8.学位1.2.4 文献的级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数量急剧增长,为了便于搜集、管理和利用文献,需要对文献进行加工整理。

按文献加工深度不同一次文献 (primary literature)凡是以作者本人的工作及科研创作的原始论文均属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

例如:期刊论文、专著、研究报告、文学作品和学位论文。

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将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搜集、提炼、压缩、加工、整理而编辑出版的文献, 称(检索工具)。

二次文献是用来查找一次文献的线索。

例如:书目、索引、题录和文摘。

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过综合、分析、浓缩、提炼撰写而成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作用)。

例如:综述、评论、述评、年鉴和手册。

零次文献(non-printed sources)通过直接交流所获得的信息、知识、情报来源,就是未公开的最原始文献。

包括:书信、手稿、笔记、记录和口头交流,借助于语言、手势、场面景观等取得的直接感受到的信息。

一次文献:为著者本人原始论文,带有创造性.如:期刊论文、专著、研究报告、文学作品和学位论文。

二次文献:指将分散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搜集、提炼、压缩、加工、整理而编辑出版的文献,又称检索工具。

如:书目、索引、题录和文摘。

三次文献:广泛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大量的一次文献,经过系统阅读、分析、研究、整理而编写的文献。

如:综述、评论、述评、年鉴和手册。

第三节医学文献的特点及趋势第四节医学文献的交流渠道和分布规律1.4.1 医学文献的交流渠道影响文献利用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文献信息的交流方式。

文献信息交流有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两种方式。

文献信息直接交流方式是以个人接触为基础的信息交流方式,又称“非正式交流”。

主要方式有交流式(如访问、面谈等)、集会式(如学术会议、年会等)、观摩式(如参观实验室等) 和零次文献交换式(如书信来往等)。

文献信息间接交流是以社会文献信息机构为媒介的信息交流方式,又称“正式交流”。

图书馆是信息正式交流过程中的主要渠道。

是期刊、报告、专利等科研成果的永久性贮藏中心,是索取信息资料有保证的资源。

1.4.2.国内文献信息的系统和地区分布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北京地区数量很大,约占全国总文献量的一半以上。

加上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和沈阳占总文献量的2/3,其余占1/3。

信息系统包括:科技信息系统、科学院文献信息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和公共图书馆系统。

1.4.3.印刷文献的出版时间分布规律各种印刷型文献在出版时间上是有先后的。

某作者完成了一篇手稿,他希望以最快的形式发表,除了学位论文以外,期刊成为多数论文的发表渠道。

目录、题录和文摘,取原始文献的主要内容作客观的第二次报道。

综述、图书和百科全书需要取大量原始文献的精华,作评论或汇编成册,需时间更长(第三次报道)。

从出版形式上文献周期就大致完成。

这种文献周期又称之为文献链。

以信息利用者的观点,针对不同时间,要求的文献信息应该使用不同的文献信息类型。

1.4.4 医学文献的学科分布规律和核心期刊1.文献信息的学科分布规律根据相对利用率的多少,我们把与一个学科有关的文献分成核心文献、相关文献和边缘文献三类。

核心文献通常是指与本学科发展水平、发展动向密切相关的一些文献。

相关文献和边缘文献是指所含内容与学科的关系相对疏远和关系不大的那些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