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依据
1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2 、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3 、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4、《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B/T1346-2011
6、《福州市XXXX大桥及接线工程(第X合同段)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要求
1 、一级公路路面基层
2、水泥剂量5%
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
1 、水泥:芜湖海螺复合硅酸盐水泥
2、碎石:长柄碎石料场;经筛分确定按: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
3、水:自来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
1 、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
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
表)
5%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
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1 )计算各材料的用量
按规定制做150m M 150mm试件13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
m o=p max V(1+ 3 opt)K= xx (1+%) x 98%= g
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
m o'=m o x (1+1%)=x (1+1%)= g
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
m 1=m'/(1+ 3 opt)=(1+%)= g
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
m 2二m xa =x 5%= g
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
m 3=m-m2= g
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
m w= (m2+m3x 3。
戌=+x %=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
水泥:m2= g
水: m w= g
:G大=x 40%= g
:G小=x 30%= g
:G屑=x 30% = g
2)制备试件
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85-1994)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
拟用于一级公路路面基层,故Za取5%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五,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
按5%水泥剂量配合比进行延迟试验。
从加水泥拌合到试验的时间
分别控制在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其结
如下图(详细见后附表)
由上图可以看出延迟时间在小时以内 5%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 强度为,达到设计要求,延迟时间在小时以后无侧限抗压强度达不到 设计要求。
因此确定 5%水泥稳定碎石的延迟时间为小时,以后施工 中必须严格控制在小时之内完成。
五,EDTA 滴定法确定标准曲线
1))配备试剂
根据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要求, 按试验需要精确配制适量的标准试剂。
2 )、滴定确定标准曲线
准备5种水泥稳定混合料试样,每种 2个样品,其中水泥剂量分别 为
0% 2% 4% 6% 8%根据试验规程试验步骤,分别对不同水泥 剂量的混合料
样品进行 EDTA 标准滴定试验,记录各自水泥剂量下 EDTAX 钠消耗量,以水泥剂量
(%为横坐标,以对应的该种水泥
剂量的混合料EDTA 二钠消耗量(ml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成果 图,详见附表
六,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经试验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故按上述击实结果计算
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延迟时间关系图
1 2
3
4 延迟时间
T
5 6 7
8 7 6 5 4 3 O
2 10
aM
度强压抗限侧无
每立方米各材料用量。
由击实得最大干密度为2296kg/m3,每立方米
材料的干料质量为2296kg,
故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为2296 x 5%=115kg
每立方米干土质量为2296-115=2181kg
每立方米()质量为2181 x 40%=872kg
每立方米()质量为2181 x 30%=654kg
每立方米(0-5mm 质量为2181 x 30%=654kg
每立方米水质量为2296 x %=145kg
故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0-5mm):水=115: 872:654 : 654 : 145
七,确定生产配合比:
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TJ034-200(要求,视施工现场情况, 对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对集中厂拌法施工,水泥剂量要增加%,对粗粒土拌和,含水量要较最佳含水量增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