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教案
(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正确对待矛盾。
关于正确对待矛盾,教材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的。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特殊性原理。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课堂探究:(1)每一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你能举出实例吗?
(2)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矛盾?
社会运动中更充满着复杂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剥削阶级内部乃至被剥削阶级的不同阶层之间,都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也都存在着矛盾。例如,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建设,就存在着速度和效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等种种矛盾。在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矛盾。
教材中“专家点评’说明了哲学上的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的关系。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矛盾,而构成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点。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本部分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二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读比较法、谈话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直接导入
讲授新课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课堂练习:
1.矛盾着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A)
A.有条件的B.无条件的
C.多数情况下是有条件的D.多数情况下是无条件的
2.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D)
A.量体裁衣B因材施教c.积劳成疾D_居安思危
(3)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就是说,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其发展总要经历若干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之间,都存在着差别。各自都包含着特殊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在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具有显著的特殊性。
过程与方法
问题创设----讨论----总结归纳------内容深化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矛盾普遍性的学习,提高用矛盾方法分析自身生活、学习的自觉性;通过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学习,增强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认同。
教学重点
矛盾的含义
教学难点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教学重点
教学反思
这两节课内容相对比较难,要特别注意用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要突出说明他们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从而说明矛盾的定义。而且要学生注意区别哲学讲的矛盾与日常生活讲的矛盾的区别。
第二节
阳山县南阳中学政治科课时计划
教师
陈洁贞
时间
2007年5月3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
课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提示:矛盾双方依存的关系在教材漫画中体现出来,分析见前述(略)
课时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理解目标:(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过程与方法
问题创设----讨论----总结归纳------内容深化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2)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3)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2)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P45
第一节
阳山县南阳中学政治科课时计划
教师
陈洁贞
时间
2007年5月25日第十三周星期五
课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课时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目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2)矛盾普遍性原理
(3)矛盾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2)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存在许许多多的矛盾,学生各举身边事例说明存在的矛盾。(略)
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原理)。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就是说,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具体地说:矛盾贯穿于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在这一过程中只存在矛盾的差别问题,不存在矛盾的有无问题。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