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_改革开放_教案
【课堂小结】
改革开放就是好,家庭联产搞承包,安徽凤阳小岗村,创出致富路一条。80年代的初期,改革开放建“特区”,吸收外资搞建设,引进技术和管理。加大力度抓机遇,沿海发展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国企改革大手笔,公有经济为主体,实行多种所有制,政企分开放权力,按劳分配唱主角,多种方式并一体。“市场经济”建体制,优化组合新机制,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多形式。
加快企业的改革。
5.作用: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__,增强了企业______。
1.时间:_______年。
2.对外开放的目的:吸收_____、_____,引进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现代化建设。
(1)我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3.措施(2)1984年,我国又开放_____、______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_____经济特区,
指导性学习方法
识读图片,提取信息;联系比较,加深认识;利用歌诀,快速记忆
学习过程
【温故互查】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时间、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时间:十一届三先从______开始,
农村(2)目的:调动____,促进________发展。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其中对农业的改造措施是什么?
(3)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十年间,党中央发动了哪两大运动?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4)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那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该政策有什么作用?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反思】
4.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巩固检测】
1.1980年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上海③广州④汕头⑤珠海⑥厦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⑤⑥D.②③④
2.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珠海B.汕头C.深圳D.厦门
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企业管理经验④思想意识形态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
A. B. C. D.
第9课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利用地图使学生掌握开放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知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教学重难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经济共同发展;
城市3.主要内容(2)经营权:国有企业实行__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方式:实行__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_____体制,大中型企业开始推行_____、
______制,向建立现代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对小型企业采取____、_____等多种形式,
设立________开发区。
(3)_______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4.开放格局: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_____”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合作探究】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5.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
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
6.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
它就是( ) A.厦门B.上海C.广州D.福州
中考链接:
1.(2008·广东省)下表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A.乡镇企业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3.措施:1978年,________村的18户农民首先实行分田____自负盈亏。
农村逐步实行以_____为主的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
4.作用:调动了_____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改革1.时间:从_____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
2.重点是____________的改革。
(1)所有制: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__________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