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讲课教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讲课教案


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
2.线索类型:线、见闻线。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3.常见的叙述顺序 : 顺叙、倒叙、插叙
4.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5.文章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知识要点
4 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 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 用
中考要求
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 疑。
学 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 习 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 目 标 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 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 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
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表现手法: 对比、拟人、夸张、衬托、渲染、烘托、 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伏笔、铺垫、留白、 泛叙、渲染、铺排、突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借景抒情、卒章显志
语言风格: 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 峻辛辣等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1、联系 具体语言环境,借 助上下文推测,判断词语的 特殊意义。
海燕在高傲的飞翔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 物,也许有深意的
2、联系 具体语言环境,借 助上下文推测,判断词语的 言外之意。
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 跟……
3、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分析 巨资的深层含义。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 再遇见他.
为什么说“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因为
一是若按纸条上所说的去做而仍然吸不 出水,则白白浪费了这救命的水; 二是若把这壶水喝下去,虽可保住自己 的生命,但这种自私的做法,将受到良 心的谴责。
1、 根据位置 2、 运用修辞
内容 结构
3、 赏析句子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 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 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 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 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塞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 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 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 有一壶水。
5 分析文章表达方式 6 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7 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8 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
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
1、点明题旨的句子 2、抒情、议论、描写的句子 3、总结全文的句子 4、引用的句子 5、起承转合的句子
(一)重点语句和关键词 语的含义
(二)重点语句和关键词 语的作用
第三,结合段意理解句 子,准确性更高。
总之,要注意句子所处 的具体语言环境。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1、记叙 2、议论 3、抒情 4、描写 5、说明
开头:开篇点题,引起读者思 考,引出对下文的注意。
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 作用。
结尾:点明中心或 提示人物性格深化 主题
描写的内容
描写的方法 环境描写
语言 动作 心里 外貌 神态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2、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3、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 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首先要从本句入手,注 意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要看句子所在的语 段,注意与这相邻的上下 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
正面 侧面 细节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描写指对人
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 情、社会背景、
历史背景的描写。
作用
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 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 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 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 代背景综合考虑。
自然环境 描写指对日、
月、星辰、天气、自然 风光等的描来自。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
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作用
1、能烘托气氛 2、表现人物的心情 3、表现人物的品质
4、突出人物身份地位
5、推动情节的发展起 衬 托中心意思的作用。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交待要素(暗示时间、地点。。。。。。)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 5、帮助塑造人物性格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
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 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一 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 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儿,他把水壶装 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 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 乐等) 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 感情; 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 (程度); 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
如何赏析诗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