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方法.ppt
4、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阿克顿(英)(1834— 1902),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家,
5、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莫洛亚 (1885—1967,法国近代文化名人)
6、 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马克 思
7、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障碍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 政的途径
材料意思: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 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 举地办妥了。即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行仁政的前提
9、你们应当学点历史,要懂得历史,知道中国的昨天和 前天。——毛泽东
二、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1、要掌握一些特有的历史时间概念。
2、要巧用记忆方法。
3、重在平时的积累。
4、要培养归纳、分析的能力。
5、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树立整体 知识观。
6多提升语文的阅读尤其是古文阅读能 力
如何记忆才能事半功倍行之有效?
首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例如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背景:
要掌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首先从工业革命的含义去突破。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 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革命性变化的历 史进程。明白工业革命的含义后,我们就可以这样去分析推 理:是谁想要进行这样一场革命,(这也就是工业革命的前 提:必须是资产阶级要掌握政权,)另外,要使用机器生产 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资金、劳动力、技术、市 场等。进行这样的分析后,我们再从18世纪60年代前的英 国去找,哪些事件能为它提供这些条件。
三பைடு நூலகம்状元的话
要想取得历史好成绩,天津文科状元於思雨感觉最重要的 一点就是勤奋,当然,还得再加上一点点的“小聪明”。 在勤奋的基础上把知识的规律抽取出来,可以更加节省时 间达到事半功倍。学习的时候需要注意方法,不能死学, 但是还是需要所谓的“题海”。
四川文科状元王琅:历史是我所有课中最差的一门,所以 我在高三的下学期每天晚上都必须要看历史,没有一天间 断过,每天反复的背。我们老师说,要想学好历史,就要 把章节之间、历史事件之间给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所以我就有意识地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后来我的成 绩就上来了。
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掌权。 条件:资金——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积累大量财富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工匠积累了许多技术 市场——18世纪中英国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大帝 国
其次,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1) 公式记忆法
例如:政党的建立的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 干部基础;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等。(以中国 共产党建立的背景: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共产 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干部基础: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的努力)
(2) 浓缩记忆法。
例如:公(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行(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 长江各口岸通航)贿(赔偿英法巨额白银);记忆《北京条约》的内 容时,我们可浓缩为天(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天增开天津为商埠) 陪(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酒(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 国)。
(3) 想象记忆法
例如:《南京条约》开了五个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我们可以这样记:广州有座大厦浮(福)在波浪上;又如:麦 哲伦在1519年环球航行,(要我要酒)。
(4) 时间轴记忆法。
如何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高考题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康杰中学爱心课堂——历史
一、历史学科之魅力
1、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 子。 ——西塞罗,古罗马自然哲学家
2、读史可以明智。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 作家、哲学家)
3、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赫尔巴特(德,1776-1841, 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