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信息失真开题报告定稿

会计信息失真开题报告定稿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背景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核算目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谨慎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其最根本的要求。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条的规定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可知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核算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或实际情况不符。

在这一方面,中外的定义是有差异的。

在国外,会计信息失真就是财务报告舞弊---通过重大误导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或贷款人)并可能损害投资者的一种故意的管理舞弊。

他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从属于舞弊,因此他们用舞弊理论来分析会计信息的动机和原因,侧重于从管理当局方面分析。

而我国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工作各个环节中出现的作假、疏漏行为,侧重于从各个会计工作环节分析。

近年来,由于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各方面原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趋严重。

它已经成为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民的一大毒瘤,已到了非治不可之时。

据国家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全国80%以上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已严重影响会计工作秩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决策产生了误导,同时也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甚至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此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因此,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当务之急!
由此可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课题,同样也是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正是本篇论文要研究的中心。

本文以会计信息失真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解释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内外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探索出我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措施。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与预期效益
本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预期能探索出关于加强我国企业会计的信息处理工作,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培养方法。

即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健全会
计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改革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法制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一系列强化措施,尽量杜绝虚假会计信息,提高会计行业的诚信度。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现状的分析调查,在总结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会计行业的状况,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加强内部控制、健全会计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改革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法制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一系列强化措施。

主要内容: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二)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二、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三、分析国外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四、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二)会计制度本身有局限性
(三)社会监督不健全
(四)我国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够完善
(五)企业的绩效考核和利益驱动
(六)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五、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关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
(二)健全会计制度
(三)完善社会监督
(四)改革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五)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六)完善法制建设
(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本论文研究拟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实际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对问题及建议措施部分进行解释。

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手段来分析资料,通过对背景和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形成本篇论文。

五、主要特色
本论文在理论探讨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的实际情况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分析,对我国企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和原因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解决途径即加强内部控制、健全会计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改革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法制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一系列强化措施。

六、完成本篇论文研究的有利条件
1、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保证。

2、国内外对会计信息失真研究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

3、目前已掌握本论文研究的大量资料和有关文献,还将进一步通过调查、文献搜集等途径获取更多最新国内外资料。

七、论文研究实施的步骤、时间
1、2012年9月3日—9月11日,收集资料,阅读国内外刊物,确定选题后完成任务书。

2、2012年9月12日—10月29日,运用所搜集的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3、2012年10月30日—12月31日,完善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4、2013年1月1日—3月15日,对论文进行多次修改,进一步分析完善。

5、2013年3月16日至3月26日,对照要求认真检查,完成论文定稿,并写出论文写作总结,提交所有材料申请论文答辩。

6、按学院规定时间参加论文答辩。

八、论文研究范围、成果形式
1、范围
选取我国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以及国内外相关刊物资料为参考。

2、成果形式
(1)阶段性成果:论文调查报告。

(2)最终成果:论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九、参考文献
[1] 孙庆伟.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的研究[J].财会探析,2012(04)
[2]董梅青.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与对策[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9(06)
[3] 刘碧珍.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大原因[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05)
[4] 邱颖山.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11(01)
[5] 龚莉. 论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原因和治理措施[J]. 中国城市经济, 2009(10)
[6]王世海.浅析“五粮液事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责任[J]. Commercial Accounting , 2010(06)
[7] 徐林松.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J]. 财务会计, 2012(07)
[8] 李晶,张天楠.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会计信息失真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