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知识

院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知识


环境卫生学检测 注意事项
1
揭盖后不 可将盖内 面朝上
2
开启平皿 时应从室 内由里至 外揭盖
3
回收平皿 时应从室 外由外至 里盖
2019/8/24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6
错误的放置方法
2019/8/24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7
环境卫生学检测
2019/8/24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8
(二)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
• 方法:取试纸条于消毒剂溶液中,片刻取 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 较,直接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浓度值, 时间超过1分钟,着色逐渐消退
使用中的消毒剂和灭菌剂
①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应 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 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 何微生物。 ②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灭菌剂。 ③采样量及方法: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样液,加 入9ml含相应中和剂的稀释液中混匀、送检,采样后 一小时内送检。 ④正常值:消毒剂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 检出致病菌为合格;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为合 格。
2015年我院院感科下发知识汇总 2015年我科院感存在问题汇总
一、环境卫生学检测 二、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一、环境卫生学检测
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 和医护人员手的检测
(一)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1、非洁净区域
(1)采样时间: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 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环境卫生学检测
用 5cm × 5cm的 灭菌标准规格板, 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2019/8/24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0
在规格板内环横境竖卫生学检测
往返均匀涂擦各5 次
2019/8/24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1
(三)医护人员的手采样及检查方法
1、采样时间: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病人或从事医疗 活动前采样。
1、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清 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 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3、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 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 或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 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 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收入装 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 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若采样物体表 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知识
日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年院感学习计划 学习内容
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手卫生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知识 职业暴露及防护
消毒隔离与灭菌管理(各种隔离预防措施) 抗菌素的合理应用及管理 穿脱隔离衣
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 医院感染爆发相关知识 疫情报告相关知识
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
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 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2019/8/24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8
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 新灯管的辐照强度≥90µW/cm2为合格;使 用中紫外线辐照强度≥70µW/cm2为合格
消毒液的监测
3、结果判定: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数应 ≤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数 应≤5cfu/cm2。
环境卫生学检测 涂擦采样
2019/8/24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3
环境卫生学检测
表(3)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 类别
I类
范围
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 术部和其它洁净场所
2、采样方法:将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 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 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 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 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 厘米(cm2)计算。若采样时手上有消毒剂残留,3
符合GB50333要求 ≤4.0(30min) 150
II类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 液病病区、烧伤病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 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4.0(15min) —
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 III类 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处;血液透析中心
(室);其它普通住院病区等
(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 线3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角的布点部位应距墙壁1m处。
(4)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直 径放置各采样点,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 旁,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暴露15min,Ⅲ、Ⅳ类 环境暴露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2019/8/24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4
(四)环境卫生学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后应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 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h;若样品保存于 0℃—4℃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二、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紫外线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 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 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 照射一分钟(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
≤4.0(5min) —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注射、 IV类 换药等)室;感染性疾病科的门诊和病区 ≤4.0(5min) —
物体表面 cfu/cm2 ≤5
≤5
≤10
≤10
注: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母婴同室、早产儿
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