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形的面积》导学案

《三角形的面积》导学案

《三角形的面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交流,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能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

难点: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卡
1.知识回顾
(1)平行四边形有()条高。

(2)要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它的一条()的长度与它所对应的一条()的长度。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用字母公式表示是()。

2.教材助读
阅读课本第25页,思考“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呢?”并试着做一做。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以下题。

(1)三角形可以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它也能通过()法转化成()形。

(2)通过阅读联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

(3)用字母表示:面积用字母()表示,a表示三角形的(),h表示三角形的(),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3.预习自测
4cm
课内探究
一、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发现。

探究点一: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1、理解题意。

2、用学过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cm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结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的()。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

用字母表示是()。

探究点二:求三角形的面积:
1、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课本第24页的试一试。

2、求右面三角形的面积:
(1)有两个底,该用哪一个?为什么?
(2)面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只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它所对应的高,就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二、当堂检测。

完成练一练第1~4题。

【训练案】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菜地底是24米,高是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6.9dm,底是9dm,高是()dm。

3、一个三角形底扩大2倍,高扩大3倍,面积()。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面积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2.8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米。

5、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高是1.6cm,它的面积是()。

二、判断。

1、任意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3、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
5、
()三、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四、想好了再填空。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2、在一个平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

3、下面三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则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关系是( )。


五、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cm ) 1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学会了(20分)
⑴ 三角形的面积=( ),字母表示为(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字母表示为( )
⑵ 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cm 和8cm ,它的面积是( )cm2。

⑶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0.4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⑷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1分米,高是底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⑸ 一个等腰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高是4米,下底是3米,上底是( )米。

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 )平方
厘米。

⑹ 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60平方厘米,底10厘米,高( )厘米。

2、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14分)
⑴ 48平方厘米,底是8)厘米。

A 、6
B 、3
C 、12
D 、24 ⑵ 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扩大5倍,它的面积( )。

教学内容:课本第27页-2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 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
因数。

教学难点:有序思考,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准备:12个正方形卡片
课前预习
1.请你根据算式,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
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8×3=54
72÷8=9
2. 教材助读(看课本第8页内容)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
课内探究
因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这
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材助读 阅读教材第4-5页内容
预习自测。

写出乘积是12的算式;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2、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写出乘法算式,再与其他同学交流。

12=()×()
12=()×()
12=()×()
我的发现:


探究点二
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我的发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

当堂检测
◆基本练习
填一填。

⑴写出18的所有因数。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
一对一地写:()。

⑵15的因数有:()。

⑶24的因数有()个,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⑷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综合练习
填上合适的数。

30的因数50以内6的倍数72的因数
◆拓展练习
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60,这






( )。

2、在相应的位置上填上合适的数。

36的因数 48的因数
36和48共有的的因数
课后作业
教材第9页“练一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