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知识要点
该规则要求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由所有参与者中超过半数或半数以 上的赞成才能通过。 多数规则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集体决策的结果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无形中助长了不重视投票的行为。 第三,相对于一致同意规则,多数规则的决策成本较低,但却易于造成 投票悖论。 第四,难以避免集体决策中参与者之间的策略行为。 多数规则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只有一项议案需要决定取舍。 第二,在两项不同的议案中选择其一。 第三,在三个或以上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 14.公共支出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支出 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公共支出主要包括: (1)公共部门的消费性支出 (2)公共部门投资 (3)企业补贴 (4)对个人的经常拨款 (5)资本转移支出 (6)债务利息支出 (7)对私人部门和海外的净借出 15.政府采购的特征 (1)采购资金的公共性。 (2)采购对象的广泛性。 (3)政府采购的非营利性。 (4)政府采购的公开性。 (5)政府采购的政策性。 (6)政府采购规模庞大。 16.公共收入是公共部门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公共权力为依托, 向私人部门和个人筹集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而形成的一种收入。
二是着眼于调整私人边际成本的津贴。 3).收费或罚款 其一,税收是对正常经济行为而言的,国家保护纳税人征税后的收益, 并确认其行为的合法性;收费(特别是罚款)则不受此限制。 其二,征税一般针对的是特定行业;收费和罚款针对个别企业。 4).政府管制 政府管制的三种方式: 一是对外部效应水平进行管制。 二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管制。 三是对公共资源使用进行管制。 5).法律手段 1.组织一体化 2.社会制裁 3.界定产权 (二)矫正外部性的市场机制 1.组织一体化 2.社会制裁 3.界定产权 22. 税收的分类 (1)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财产课税 (2)按照计税的依据分类 从价税 从量税 (3)按照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类 价内税 价外税 (4)按照税负是否转嫁分类 直接税 间接税 中央税 地方税 共享税 23.科斯定理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
(1)一致同意规则又称“全体一致规则”、“一票否决制”,即在每人一 票的前提下,任何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没 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决策的结果。
一致同意规则的优点是: 第一,由该规则得出的集体行动方案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即每个投 票者的偏好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同时不会有任何人受到损害。 第二,所有参与者的权利都能平等地得到保障。 第三,可以有效地避免“搭便车”行为。 一致同意规则的缺点是: 第一,该规则成本高昂。 第二,很容易引起冲突、威胁与恐吓。 第三,无法避免策略行为。 (2).多数规则
17.市场失灵的原因,具体表现 .原因 广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机制作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引起的。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的外在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或不充分 性造成的,即市场机制发挥最佳功能所要求的若干市场条件在现实的经 济活动中往往不具备或不完全、不充分,由此引起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认为,导致市场无法取得有效结果的愿意主要是 ①公共物品和外在性产品的存在;②不完全竞争性; ③不完全的信息;④不确定性 .表现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公共产品问题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简单地讲,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 员共同享用的集体消费品。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①公共产品具有不可分割性。 ②非竞争性。 ③非排他性。 (2)外部效应问题 (3)市场垄断问题 市场垄断是指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供应商或独家供应商提供全部市场 供给的市场结构。 (4)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逆向选择。即质量差的产品获得优先交易的机会,导致劣质产品驱逐 优质产品的不正常现象。 ②道德风险。是指市场交易双方达成一项协议后,其中一方出于单纯追 求自身利益,可能做出对另一方不利的行动。 (5)分配不公问题。 (6)宏观经济问题。 (7)公共秩序问题。 18.政府失灵的原因 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不充分 (2)公共决策低效率 (3)利益冲突
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则制度安排与选择是最 重要的。 民主社会的公共选择必须满足的五项伦理准则:(科斯定理的五个假设 条件) (1)理性假定。 (2)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假定。 (3)帕累托效率状态。 (4)定义域的非限制性假定。 (5)非个人独裁假定。
24. 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的基本手段之一。
公共资源:是一种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无法有效地做到排他的产
品。准公共产品
(二)根据公共产品覆盖的范围或空间范围 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
公共产品
(三)根据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不同 国有公共产品和私有公共产品
20.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分散,微观经济
经济决策结构
决策权归属于微观经 高度集中,都属于政 济单位,宏观经济决 府
正外部效应是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积极影响,使其他经济单位 减少成本或增加收益,也称外部经济。
负外部效应是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其他经济单 位成本增加或收益减少,也称外部不经济。 12.政府采购就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公共资金采购 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 服务的行为。 13.一致同意规则与多数通过规则的优缺点
1.政府经济学是以政府以及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的 2.政府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以及政府行为方面的问题 的。(研究方法) 3.政府的三项职能:保卫本国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建设和维持公共工 程和公共事业。 4.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的经济运行 模式。 5.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 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自由市场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 优配置。 6.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干预导致资源配置低效。 7公共产品是那些满足社会共同需要,通过非市场机制向社会提供,且 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8.俱乐部产品:是一种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可以轻易地做到排 他的产品。 公共资源:是一种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无法有效地做到排他的产 品。 9.负外部性,也称外部负效应、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成本或“公害物 品”,是指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能在价格中得到反映的成 本。或者说,是指某一产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的现象。 其实质是价格不能反映社会边际成本。 10.正外部性,也称外部正效应、外部经济、收益外部化或“公益物品”, 是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到反映的收益,或 者说,是指某些产品的社会收益大于其使用价值的现象。正外部性的实 质是,价格不能反映社会边际收益。 11.外部效应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偏好:就是个体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主观感觉, 个人偏好表现为一定的顺序性。 投票悖论:如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就会出现不断的循环现象, 这种现象叫做投票悖论 单峰偏好:是指某一投票者最偏好的某一方案,若离开该方案向其他方 案变化时,偏好程度都会下降。
(4)官员素质
(5)政府能力有限
政府失灵的表现
(1)政府部门扩张
(2)公共决策失误
(3)政策执行低效率
(4)行政成本高
(5)再分配不公
(6)政府设租
19.公共产品的分类
(一)根据公共产品的技术特征可将其划分
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俱乐部产品:是一种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可以轻易地做到排他
的产品。准公共产品
策权归属于政府
市场协调:市场供求 计划协调:社会供需
经济协调方式
→价格信号→资源流 →计划指令→资源流
动
动
经济刺激方式
经济利益刺激
非经济利益刺激,精 神动员和行政强制
信息传输方式
横向
纵向:自上而下,自 下而上
21.外部性的矫正
(一)矫正外部性的公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
1).征税
2).补贴
一是着眼于调整私人边际收益的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