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E260拆解联想电脑作为国内同行的老大,在笔记本方面的成绩也绝不含糊。
虽然基本上都是从不同的厂商ODM而来的机器,外观和造型没有多大自己统一的特色,但是部分机型与其衍生机种之间的衔接做的还不错,基本保持了一致的风格。
长期以来,国产笔记本一直以低价营造高配置价格比来取胜,E255一直就是联想主攻中低端迅弛平台的利器。
提供一个性价比较高的迅驰平台。
相对而言,国产笔记本缺乏自身特色,但是经过相当时间的积累,在外观设计,人性化功能和整体表现等方面,都有了一些改进。
作为E255的升级版,E260外观模具与E255相差不大,只是部分其中很小一部分做了改动。
我们拿到的E260仍然是基于迅驰平台的机器,机身上也还贴着迅弛的蝴蝶标,也许上市的时候会取消Intel网卡,用上基于国标WAPI的无线网卡。
前两天从IT168拿到了E260的工程样机,经过这几天的试玩,对E260有了一些感受。
借这个机会我把它Share出来,与您一起分享。
一、整体印象和外观感受第一眼看到E260的时候我以为还是E255,在没有打开LCD的时候,从正面看E260和E255并没有任何区别。
E260仍然采用去年最流行的黑白配色,稳重而不失时尚,精致大气,品质感十足。
顶盖上只有一个lenovo的标识、一个三角的金属片、三个指示灯,再也没有多余的装饰。
我觉得搭扣旁边的这个小小的三角的金属片修饰的到是确到好处,渐渐的我们大家也都熟悉了“lenovo”,虽然联想刚开始换标的听起来有的别扭。
从底部看起来与原来的E255也并无二致。
硬盘、内存和无线网卡的拆卸非常方便,处理器也可以很容易的更换,不需要太烦琐的从键盘这边拆卸,只要拧开底部盖板上的四颗螺丝就可以接触散热器了。
电池部分采用双明搭扣设计,电池固定得还算比较好。
从底面来看,我觉得联想E260并和E255的布局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是同种机型衍生机种的必然。
底部设计了太多的螺丝,明显的螺丝就足足有30颗之多。
在笔者拆解过的几十台机器中,E260底部的螺丝钉数量绝对名列前茅。
底座下面的撑角,比较好。
宽高的底座设计,也许是由发热量比较高的几个部件集中在一起,造成了散热困难不得已而为之。
底部整体设计的并不整洁,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
六个橡胶垫,把机身支撑得还比较稳定。
但是电池模块与机身咬合的不太紧密,容易让人产生E260就是松跨跨的感觉。
专为14寸屏幕设计的机身,边框非常纤细,特别使键盘部位的边框特别的窄,再加上斜边设计更显得纤细。
连同内置光驱和电池在内的整机重量仅2.4KG,是目前外形比较最纤小的经济型迅驰笔记本。
上图是E260与BenQ Joybook 5000的比较,E260要比其窄将近两厘米,宽度与同为窄边设计的华硕M3000N差不多宽。
较厚的机身对E260的移动性能稍微有一点影响,还好现在的笔记本包的肚子都比较大,我的红点包里放上它和BenQJoybook 5000塞得还不是很满,而且两个变压器、鼠标、佳能A70数码相机还放在包里。
二、周边端口的布局情况E260的外形中归中矩,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正前面左边边角这安排有5个指示灯,指示灯下面是1394接口。
1394接口放在正前方比较有创意,虽然不太好看,但是如果用DV 等数码设备比较多的时候,数据交换还是非常方便的,可惜笔者没有DV,只是经常用USB 接口的外设。
耳麦接口也在机身的前侧,这样戴耳机的时候,线不会显得非常凌乱。
让人比较可惜的是E260只提供有两个USB接口,而且位置安排的及其不对。
竟然把他们俩并列在有掌托下面,而且间距比较小,如果两个非标准的USB就有点麻烦。
而且如果外接鼠标的时候,显得特别别扭,要把鼠标拿很远。
对于USB外设越来越多的今天,两个USB接口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E260的背面比较整洁,左边靠近LCD旋转轴地方是一个安全锁孔和一个联想I盘插口,但是这个I盘插口设计的并不好,与E600等定位稍微高一些的笔记本还有一些差距。
齐平的接口四周设计,让用户在拔出i盘的时候不是很方便。
中间部分是电池模块,右边只有一个VGA输出接口。
接口外面设有塑料翻盖,盖起来时既美观又能保护接口。
机身左侧安排有并口、恐怖的散热器出风口、RJ11、RJ45口和PCMCIA插槽。
机身右侧是两个USB口、光驱、S端子和电源接口。
三、机身整体架构和设计E260的厚度另我比较伤心,稍微动一些手术做一些改进,能薄出不少来。
现在它的这个厚度要超过其它很多14.1寸的笔记本。
翻开LCD,第一眼的看到的感觉是还不错,比一般的国产品牌的机器要好一些,风格接近惠普的某些机种。
E260没有设计硬快捷键,键盘的上方只有一个电源按钮,但是搭配Fn 的功能键却一个也不少。
两个小喇叭分别布置在键盘上方的左右两侧,声音效果也还算可以,中间的电池模块上印制的lenovo特别明显。
它的键帽偏软,键盘的键程和键距基本上都是属于标准尺寸的。
整体手感还不错,更适合喜欢偏软键盘的人用。
两键的触摸板不是很方便,但是对一般用户已经够用,很多朋友更是随身带着可爱的小鼠标。
右掌托这的蝴蝶标还在,离强制使用国标的期限不长了,也许上市的时候联想会把它换成自己的支持WAPI的无线网卡。
键盘下面的金属片,增加了机身的硬度,改善了键盘的手感,但是较厚的金属片也增加了不少整机的重量。
由于键盘底座和它结合的不少很紧密,有时敲击甚至能听到底座与它撞击的声音。
我们发现左右掌托、触摸板和出风口这几个地方的温度特别高,局部过热的情况,让喜欢把手搭在掌托上我感觉不是很舒服。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四、解剖揭开局部过热之谜我所拿到的机器是主要配置为pentium 1.6G处理器,60G的硬盘,512M内存,UJDA Combo 光驱。
电源管理模式设置为“便携/袖珍式”,处理文档的一般负荷下,开机运行一个半小时。
我们测的触摸板的最高温度达到39℃,出风口的温度达到49℃,与一般的迅驰机器相比,这个温度已经相当高了。
它高烧得厉害,我们来一起查查它的病根究竟在哪里。
探秘最好的方法就是肢解了,这台E260肯定是没法逃脱我的魔掌的。
找来了工具包,准备向E260发起总攻,也许把它大卸八块就没有必要了。
剥掉了发热量比较大的几个地方的外衣,虽然螺丝挺多的,但是拆卸还是比较简单的。
如此巨大的散热器,迅驰平台的笔记本上到是很少见。
右掌托下面是硬盘,温度高一些也就不足为奇了。
拧掉它上面的四颗弹簧螺丝,处理器和北桥芯片显露了出来。
处理器、北桥、内存甚至硬盘,都要靠他来导热,难怪要选用这么大的散热器。
而且出风口只有散热器上面这个,看来散热系统设计的不是很好。
为了让更好的进风,散热器处的外壳空出了一块,用丝网布置在其上面。
需要导出的热量太大,出风口吹出如此温度的风也就不足为奇了。
剩下来的就是找出触摸板温度比较高的原因了,慢慢的卸掉了上盖。
触摸板下方是南桥芯片,边上还有主板上集成的256M内存,它们俩的发热量不可小试,没有给它们配上合适的导热措施。
右侧的两个USB口就靠这么一根白色的连接线连到主板上,既要负责电源又要负责数据,如果是通过USB口充电或者是电耗比较大的移动硬盘什么的还得小心用,最好不要同时连接两个功耗比较大的设备。
E260对硬盘做的防震措施就是盖板上的那块小小的黑色海绵条。
五、随机软硬件的体验E260的变压器采用常见的小口设计,可以与很多机器通用,只是体积也不小,比Joybook 5000的电源要大出一截。
联想笔记本现在附带的软件也越来越有特色了。
移动之窗和关联任意通对商业用户来说,还是有点用处的,特别是批量采购联想的笔记本单位。
通过联想慧翼,可以建立通讯录、收发手机短信和建立工作日记计划,虽然这个小软件功能很简单,真正用的人也不会太多,但是给人的感觉还不错。
小小的移动之窗软件上,链接了一些常用的工具软件,不需要使用时可以缩小成“昭阳”的小图片,列在屏幕的最右侧。
通过关联任意通可以方便的配置无线。
附带的拯救者文件备份软件,用起来很简单容易上手,不懂电脑的初级用户同样能用起来。
随机的联想用户手册电子档也不错,查阅非常方便,对于新手来说使用的常识和常见的问题,都有一些详细的说明。
总的来说,E260的性能还不错,随机赠送的软件用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它厚度和局部过热制约了使用的舒适性。
而且只有两个USB接口还显得太少了一些。
当我们拿到联想天逸S180笔记本的时候,立即被其华丽的外观和精美的做工所震撼。
虽然我们先前也见过东芝等其他品牌的类似产品,但是对于国内厂商来说,能够做出这么精致的东东,联想的确是先人一步。
联想天逸S180有着洁白无暇的外壳,相当具有质感,眼球效应明显;由于采用了钢琴漆面,因此外壳的手感较好,光滑而不腻。
联想天逸S180采用的是12.1英寸的屏幕,在闭合状态下,显得娇小玲珑,让人不禁想悉心呵护。
产品配置表:联想天逸S180在打开之后,可以看到,为了保持色调上的一致,键盘采用了白色的键帽。
手托部分是银色的,在右侧贴着迅驰和WindowsXP的标志,表明这是一款采用WindowsXP 操作系统的迅驰笔记本电脑。
机身右侧内置了超薄设计的DVD-ROM。
机身左侧则为用户提供了PC卡插槽和电源接口等。
机身尾部提供了相当多的接口,比如3个USB2.0、VGA输出、网卡接口等,而且机身散热孔也设计在这里,从散热槽还可以看到铜质的散热片。
在键盘左下部印制了“天逸”字样,表明这款笔记本电脑是属于联想天逸系列的产品;键盘的上方则设计了诸多的按钮,有开机按钮、播放音乐的按钮以及一些快捷键,总之可以让用户更为方便快捷地使用电脑。
联想天逸S180的底部四角设计有软垫,可以保护底部不被磨伤。
产品铭牌也印制在机身底部,从上面可以获得该产品的相关信息。
联想天逸S180采用了三洋的4400mAH锂电池,块头不大,但是可以提供至少3小时的续航时间。
感动:可圈可点的性能联想天逸S180不仅有着天使般的外形,那么它的实际性能如何?下面我们将对其性能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评判。
我们此次采用软件平台如下: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1a+DirectX9驱动程序:Intel芯片组驱动V 5.0.2.1003显示驱动:Intel Extreme Graphics驱动13.6-6.14.10.3722官方正式版测试软件:3DMark2001SE build 330Winbench99PCMark2002 ProBattery MarkMobileMark 2002首先我们采用3DMark2001 SE来检测这款本本的图形性能。
从下面的测试截图可以看到,由于采用了整合型的显示核心,因此得分不是很高,但是表现完全正常。
接着,我们用最为权威的Winbench99来测试联想天逸S180的磁盘子系统和图形子系统的实际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