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
【说课稿】
一、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摆在首位。
在第二学段还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课标中还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因此,本节课我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语言积累的意识。
二、说教材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顽强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上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旮旯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大雨来时,花儿们便衣着鲜艳地冲出学校度假了,而花儿们这么急切地生长是因为要回家找他们的妈妈。
作者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出花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勇敢坚强、活泼向上、童真童趣。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三、说过程
(一)谈话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的伊始通过“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的谈话式导入,激发学生对花儿学校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鼓励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进行质疑。
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质疑能力对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细读解疑,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解决疑问,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结合活动与练习中的“默读课文,讨论及交流”和想象涂画的内容,体会花儿们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积极向上。
(四)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段。
力争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五)拓展想象: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
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六)感悟积累:轻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
熟读课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优美的词语。
(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四、板书设计
把课文的内容用精炼、简洁的词语进行概括性的说明。
这样,简单明了,条理性强,脉络清晰,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线索。
既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又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温馨提示
以下内容因上传原因而重复添加,并无他意,望谅解。
使用时可直接忽视或删除,给您带来不便,抱歉!
2.品读后两行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里的“山”指的是哪座山?(洞庭湖中的君山。
)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这两句诗从形、色两方面表现了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照应了前两句诗中的“和”。
)
(3)作者云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形象地表现了景色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所见景色的喜爱之情。
)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在月亮银色的光辉映照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水显得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读出惊讶或赞叹之情。
)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引导小结,升华感情。
1.交流探究:这首诗向我们呈现了哪两种美?(第一、二行诗描绘的是在浩淼的洞庭湖上,一轮秋月高挂天空,湖面静得像一面没磨过的铜镜,写出了一种独特的柔美。
第三、四行诗,诗人巧用一个“遥”字把镜头拉开,湖中的舟山恰似“白银盘里一青螺”,画面极其壮美,全诗形成了柔美与壮美相和谐的意境。
)
2.教师小结:这首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