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师备课技巧

幼儿园教师备课技巧

幼儿园教师备课技巧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幼儿园教师备课、听课技巧
一、关于备课
备课,是幼儿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幼儿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

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坚持不懈。

那么,幼儿教师备课技巧有哪些呢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虽然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但作为幼儿教师,要想在教学舞台上获得小朋友的认可,仍需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

以下为幼儿教师介绍一些实用的备课技巧。

1.备幼儿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幼儿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备课前要对全体幼儿做充分的了解,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般来说,幼儿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幼儿:
(一)幼儿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

(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认知过程和学习需要。

(三)幼儿的已有经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温馨贴士:在备课时要避免教师本位主义的影响,把幼儿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关注他们的兴趣与需要,以促进其主动学习为宗旨。

2.备教师
(一)组织语言:幼儿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中肯、最精确、最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讲授的内容,才能让幼儿透彻地理解、明确地操作,达成最高的活动效益。

(二)设计教态:幼儿教师上课时的姿态、表情、手势是表达语言时的重要辅助形式。

教态生动活泼、大方自然,就能高度集中幼儿的注意,使幼儿深刻领会所学的知识。

(三)进行试讲:活动前试讲主要是看看自己在一节活动的流程与备课是否合拍,看看一节活动的时间掌握得怎么样,以备在正式的活动中获得更佳的效果。

可以利用早晨散步时间边走边讲,或者在临睡前默讲一遍。

(四)调节心情: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轻松的教学气氛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幼儿才会乐学、易学、好学。

因此,幼儿教师不管有什么烦恼,在上课之前都要抛到脑后,用最佳的仪表和精神状态去备课,教学效果才会更佳。

3.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的基本载体。

幼儿教师要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所教年龄班各领域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了解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了解各领域之间的联系。

4.备活动
(一)制定目标:幼儿教师要充分挖掘活动的教育价值,确定好本次活动的目标。

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个别幼儿的需要。

完整的目标内容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意三个领域。

举例:语言活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目标:①理解故事中词语:××、××。

②通过看图片,能够说出老虎没有了牙齿的原因。

③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二)确定重点:对于有教材的活动内容,那么应分析出教材重点,教材重点一般指教材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而教学重点则需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根据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可以这样说:教材重点必然是教学重点;而教学重点不仅仅指教材重点。

(三)确定难点:凡为大部分幼儿所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复杂的技能和生疏的技巧,就是难点。

难点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的抽象,幼儿难以理解,宜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多举实例,多做演示,给幼儿以丰富的感性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另一方面难点来自于幼儿,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幼儿,由于以往知识基础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理解能力不同,难点也会各自不同。

(四)准备教具:教具是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能吸引幼儿动手操作,动脑研究,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需要以各类教具为依托,引导幼儿在看看听听、摸摸玩玩
中交流和操作,感受知识,学习技能。

因此,教具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五)设计教学法:在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基础上,要落实“怎么教”、“怎么学”,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进行教学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

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并达到最佳的组合状态,以促使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教学方法应包括:
1.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考虑如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至理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2.怎样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处理弱点;
3.采用哪些教学手段,教学具的操作和使用等。

4.如何导入新授,复习巩固;怎样引发兴趣,强化动机,吸引注意,启迪思考,鼓励创新;
(六)备时间:对教学活动所需的时间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并设计出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

比如在7的加法中第一个环节是用2分钟,学习7的加法导入环节1分钟,小组讨论5分钟,分析算式、发现规律是5分钟等等,避免拖堂。

二、关于听课
1.听课的目的
(一)了解教师
(1)课程意识与课程实践能力
(2)把握年龄特点与孩子的需求的能力(3)活动设计能力
(4)对生成内容的价值判断能力
(5)与幼儿互动的能力
(6)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的能力
(7)对幼儿行为领悟的能力
(8)对活动环节演绎的能力
(9)教学细节应急处理的能力
2.了解幼儿
(1)生活、学习、运动、游戏
(2)幼儿的方法、能力、情感、态度等问题总结:
了解教育理念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诊断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
获取幼儿发展情况的某些信息
3.听课的准备
(1)了解教师计划制定情况
(2)了解幼儿当前的经验
(3)了解本次活动的前期情况
(4)了解教师专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