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 (1)
《声声慢》
(宋 ) 李清照
题解词牌 美读涵咏 含英咀华 知人论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题解词牌
《声声慢》
“慢”,就是指慢词,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 这是一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慢曲比较适合表 现复杂曲折幽深的感情。
美读涵咏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 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 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含英咀华
不直言愁苦 却字字显愁
“一般愁字别样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小组讨论 :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情感的?
淡酒 晚风
意象
黄花
梧桐细雨
孤雁
含英咀华
淡酒
“一般愁字别样情”
酒淡 愁浓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含英咀华
晚风
“一般愁字别样情”
“晚”可指晚上,也可指 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 秋风渲染愁情。
课后习题
想一想:同样是写“愁”,《醉花阴》和《声声慢》 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是否相同? 时期 前期
后期
作品 《醉花阴》
《声声慢》
情感 生离之愁 相思之苦
死别之痛 家国之恨
意境 清新 寂静
凄惨 悲凉
形象 百无聊赖
飘零憔悴
作业布置
1.背诵《声声慢》
2.比较阅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含英咀华
奇思妙笔 千古绝句
“一般愁字别样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
写作提示: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利用叠词来 摹写状貌,刻画形象,传递情思。
含英咀华
作业展示
“一般愁字别样情”
初夏的雨水总是特别丰沛,一连几天 的阵雨扫除了夏日的燥热和烦闷,徐徐清 风应和着它为匆匆过往的行人带来阵阵凉 意。雨水时而淅淅沥沥,丝丝缕缕如同粉 黛娇作的少女;时而哗哗啦啦,洋洋洒洒 好似骁勇冲锋的战士。夏雨的多变给我带 来无限快意。
含英咀华
“一般愁字别样情”
梧桐 细雨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 雨是哀伤﹑愁丝,梧桐是凄凉悲伤 的象征。
知人论世
“半世漂泊感生平”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 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是著 名经史学家;母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 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 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 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
含英咀华
雁
“一般愁字别样情”
“鸿雁传书”,“雁”是 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 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 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信的 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 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南来北往”,大雁尚且 能按时迁徙,而自己却漂零困 顿,寄寓他乡。
含英咀华
黄花
“一般愁字别样情”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秋风正急,被吹落的花瓣的堆 积。以花来写人,写自己飘零 而憔悴不堪的境况。
国家不幸诗家幸, 词到沧桑句便工。
含英咀华
“句句皆现愁”
词眼:"愁"
含英咀华 直抒胸臆
找出词作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含英咀华
奇思妙笔 千古绝句
“一般愁字别样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小结】 1.造句新警,铿锵有韵。短促、轻细、凄清的节奏, 似是词人在絮絮轻叹,道出了她寂寞愁苦的心境。 2.层层渲染,愁绪无限。若有所失,故“寻寻觅 觅”。空房无人,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六字,更深一层,描摹凄凉心境。由外部活动 到内部活动,层层深入。 3.奠定愁调,营造意境。统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 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
知人论世
“半世漂泊感生平”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 年)北宋灭亡。自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随着 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 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 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 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 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 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