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内河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现代内河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现代内河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我国内河航运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水网较为密集,已经成为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然而,内河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当比较缓慢,国内丰富内河运输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本文将对杭嘉湖地区的内河集装箱运输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发展前景,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杭嘉湖;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前景
所谓集装箱运输,即将带运输的货物装入一定容积、功能性强的特制容器之中,再通过车、船以及飞机等载运工具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其中的特指容器就是集装箱;通常情况下,多将货物集合组装成一个单元,这样便于货物的装卸、运输。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杭嘉湖地区集装箱运输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的第三季度,国内从事沿海运输且超过700TEU的集装箱船有160多艘,总箱位数超过了48万TEU。

目前来看,国内已经初建成了环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以及东南沿海和珠江三角洲等地,规模化、现代化以及集约化的港口群,对促进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水路集装箱运输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浙江杭嘉湖地区内河道纵横交错,湖荡众多、水量充沛,而且水流比较平缓,具备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条件。

杭嘉湖地区的集装箱运输行业,从无到有,到现在取得如此的成绩,完全得益于该地区的内河运输优势。

从国内形势来看,目前我国杭嘉湖内河运输规模已经位居前列。

近年来,浙江省内河航运建设发展步伐明显有所加快,重点对杭嘉湖地区的主要航道进行了疏通和整治,而且建设了相应的码头泊位,有效地改善了航运基础设施条件,并且促进了沿河产业带的发展;杭嘉湖内河集装箱运输,主要港口提供了便捷的集疏运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

杭嘉湖水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且水网密布、河流纵横,内河集装箱航运条件得天独厚。

然而,杭嘉湖地区内河集装箱运输港口规模相对较小,而且泊位通过能力也比较差;港口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码头基础设施简陋,而且技术条件比较差,有些港口码头的装卸机械设备比较陈旧,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杭嘉湖内河港口的发展水平有限,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

目前来看,杭嘉湖地区的集装箱箱
源生成地,距上海港的距离在陆路运输最经济距离范围之内,所以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行业,必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内河集装箱港区规划建设,成为杭嘉湖内河集装站运输行业发展的最大桎梏。

2、杭嘉湖集装箱货源及箱量分析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的第三季度,国内从事沿海运输且超过700TEU的集装箱船有160多艘,总箱位数超过了48万TEU。

目前来看,国内已经初建成了环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以及东南沿海和珠江三角洲等地,规模化、现代化以及集约化的港口群,对促进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杭嘉湖内河货运以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以及煤炭等大宗散货为主,尤其以矿建材料货运量为重。

从货运结构来看,杭嘉湖内河集装箱运输货物,主要是低值产品、大宗基础物资以及煤炭等,石油产品、集装箱等货物运量发展非常的缓慢。

由此可见,目前目前杭嘉湖内河集装箱运输工作,仍然处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阶段。

根据上海港的规划,欧美线全部移到洋山港,外高桥主要负责近洋线的运输,多数杭嘉湖外贸物资需运至洋山港。

3、内河集装箱运输船舶的发展
嘉兴内河港池是整个浙江省吞吐量最大的海河联运内河港池,2012年该港池了开辟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务,集装箱运输量迅速增长,又开通了嘉兴乍浦——湖州长兴、杭州集装箱班线,并且分别保持3天、一周一次;2014年,该地区集装箱运输量超过了4341TEU,同比增长7倍、9倍。

从内河集装箱运输船舶发展情况来看,该地区的内河集装箱运输产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之势。

2014年1月1日,嘉兴港内河港池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生效并实施,嘉兴海事局督促港池港口生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防火间距设置、安全硬件设施以及标识标牌设置,以此来保障安全生产。

4、基于上海港转运的外贸集装箱运输业务无缝对接策略
第一,建立健全内河集装箱运输物流市场,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规模。

杭嘉湖地区内河集装箱运输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

比如,嘉兴市早在2001年12月就利用原有铁水中转港开通了国际集装箱内支线,但2004年告停;湖州市早在2003年8月就开通了集装箱内支线,但2005年停运;2004年,
整个杭嘉湖地区经内河完成的集装箱量仅2530TEU,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并非集装箱运输市场规模有限,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将其吸引到水路运输上来。

随着杭嘉湖地区内河集装箱运输规模的不断增大,运输成本和费用开支随之减少;当运输成本与集卡运输市场价格相等(900元/TEU)时,内河集装箱运输的盈亏平衡点为23340TEU。

简单地说就是只有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内河集装箱运输优势才能显示出来。

实践中,除要加强内河集装箱运输基础设施减少,还要加强内河集装箱物流运输市场的建设,其中包括内河运输成本降低、服务水平和速度提升、管理队伍建设以及内河集装箱运输形象树立等。

第二,开通河海联运通道,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常情况下,内河集装箱运输费用开支,主要受港口装卸费、港区费、报关费以及短途运费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装卸费、短途运输费的影响最大,降低上述两项费用开支至关重要。

通过杭嘉湖地区的内河集装箱运输实践,通过外高桥港之间的相互协调,很多船舶可直接进驻码头前沿,这样就减少了二次搬运和短途运输,减少了装卸费用和次数,从而增强了内河运输竞争力。

根据上海港的规划要求,欧美线全移至洋山港,而外高桥负责近洋线路的运输,杭嘉湖外贸货物多需运抵洋山港。

然而,目前大芦线尚未正式开通,杭嘉湖地区的外贸箱需经杭申线、黄浦江、外高桥转海上运输,因此迫切需要开通大芦线、采取河海联运的方式。

从整体上来看,要实现集装箱运输模式的成功转型,不仅要做好内河水运系统的构建,而且还要各种政策的支持、跨区域以及跨行业相互协作和一体化建设。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内河集装箱船将逐渐趋向大型化。

据统计数据现实,集装箱运输表现出装卸环节少、装卸方便以及劳动强度小等特点,未来发展过程中仍将向着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装卸过程中要更多的应用计算机技术。

内河集装箱码头将更加趋向于深水化、高效化以及大型化。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船舶运输工程建设事业的快速法在,若互相之间的配合不到位,则会对整个运输系统的功能发挥,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水深条件越来越成为运输公司选择港口的参考因素。

集装箱运输适合多式联运,在换装转运集装箱码头规模的扩大,码头深水化、高效化已成为枢纽港的必要条时,海关及有关监管单位只需加封或验封转关放行,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实现了运输集装箱业务的无缝对接。

结语: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全球化经
济发展的今天,内河港口建设事业快速发展,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杭嘉湖内河运力的提高促进了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

从无到有、从发展水平低到取得现在的成绩,我们可以看到杭嘉湖地区集装箱运输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发展势头依然不减,未来内河集装箱运输事业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我国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何去何从[J].中国港口,2010(04).
[2]郁鸿胜.长三角共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2010(02).
[3]姚国梁. 内河集装箱运输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0(10).
[4]黄竞.2011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及未来展望[J].航运经济与管理,2012(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