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认识实习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认识实习报告

(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科学认识实习”实习报告学生姓名:***专业名称:环境科学学号: **********指导教师:尹秀英曾勇完成日期:2012年7月15日前言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及科研训练等,其中实习实践是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环境科学认识实习、生态实习、课程大作业和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环节。

本次实习即为环境科学认识实习。

环境科学认识实习是环境科学专业进行的首次系统的、综合性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为3周。

本次环境科学认识实习自6月25日开始,至7月15结束,实习日程安排如表1。

表1 实习日程安排本次实习的目的:(1)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人类环境的组成,认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深刻体会人类与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实质、危害及其防治等有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认识。

(3)增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提高对环境科学学科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4)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5)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收集资料、采集信息、归纳整理和分析资料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接受规范性编写实习报告的严格训练。

本次实习的意义:本次实习的意义主要在于,它使我们第一次从专业的角度认识和了解人类的环境,明了环境科学要解决的问题和环境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和责任感,也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高年级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次实习的内容主要如下几方面:(1)油田环境保护。

以胜利油田为考察对象,重点了解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主要的生产工艺,如钻井、井下作业,采油等环节所产生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2)工业企业环境保护。

以胜利发电厂和胜利油田石化总厂为考察对象,了解火力发电和石油炼制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污染治理及企业环境管理等。

(3)流域环境保护。

以黄河流域(东营境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考察内容,了解黄河口河道变迁及其原因、河道治理、防洪体系建设、引黄兴利工程和流域水文监测等。

(4)自然保护区保护。

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为考察对象,了解自然保护区类型、结构功能划分与保护;湿地类型、功能、退化原因及保护措施等;油田开发与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关系等。

(5)相关环境监测教学环节。

主要有:水温测定;水的PH测定;噪声的测定;GPS定位。

实习路线:路线1: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路线2:胜利油田环境监测总站;路线3:钻井现场;路线4:井下作业现场;路线5: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污水处理厂;路线6:胜利发电厂;路线7:胜利油田石化总厂;路线8-1:黄河河口防洪、引黄兴利工程;路线8-2:利津水文站;路线9-1:黄河口湿地博物馆;路线9-2: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篇实习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前言和目录;第一章东营市概况;第二章油田环境保护;第三章企业环境保护;第四章流域环境保护;第五章自然保护区保护;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

在实习报告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所限等原因,难免会有错误之处,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章东营市概况 (1)第一节自然环境况 (1)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2)第二章油田环境保护 (4)第一节胜利油田概况 (4)第二节胜利油田环境保护实地考察 (4)一、胜利油田科技展览馆参观 (4)二、胜利油田环境监测总站 (5)三、钻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与防治 (6)四、井下作业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与防治 (6)五、采油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与防治 (7)第三章企业环境保护 (9)第一节胜利发电厂环境保护实地考察 (9)一、胜利发电厂概况 (9)二、胜利发电厂“三废”排放与治理 (10)第二节胜利石化总厂环境保护实地考察 (11)一、胜利石化总厂概况 (12)二、胜利石化总厂“三废”排放与治理 (12)第四章流域环境保护 (14)第一节流域与流域环境问题 (14)一、流域的概念 (14)二、流域环境问题 (14)第二节黄河流域概况 (14)一、黄河流域自然概况 (14)二、黄河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15)三、黄河洪水来源及洪水治理 (15)第三节黄河河口河道工程实地考察 (16)一、防洪工程 (16)二、引黄工程 (16)三、利津水文站 (17)第五章自然保护区保护 (18)第一节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概况 (18)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与类型 (18)二、自然保护区的结构和功能 (18)三、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概况 (19)第二节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 (20)一、黄河口湿地博物馆参观 (20)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 (20)三、自然保护区开发与保护 (21)结束语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第一章东营市概况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一、地理位置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8°07 ′~119°10′,北纬36°55′~38°10′。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23km,东西较窄,东西最大横距74 km,总面积7923 km2。

其地理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东营市位置示意图二、气象与气候东营市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

东营市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

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

年降水量550-600mm,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三、河流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5条。

过境河流除黄河外,较长的有支脉河、小清河,淄河、阳河、裙带河、渑水河、泥河和潮河等。

境内排涝河道控制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2条;黄河以北有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草桥沟东干流、诸官河、太平河,前5条独流入海,后2条汇入潮河;黄河以南有小岛河、三排沟、永丰河、溢洪河和广利河,皆独流入海。

黄河东营段上起滨州界,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全长138㎞。

黄河水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含沙量大。

四、自然资源(一)土地资源全市土地面积79.23×104hm2,人均占有土地0.46hm2,是山东省人均占有土地的2.6倍。

其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水域共54.73×104 hm2占总面积的69.08%;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7.1×104hm2,占总面积的8.96%;未利用土地17.4×104hm2,占总面积的21.96%。

1855 ~1985年,黄河平均每年淤地造陆20 ~26km2;1985年以后,因黄河来水量减少,造陆速度趋缓。

(二)水资源东营市多年水资源总量5.32×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314 m3。

历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地表水径流量为 4.48×108m3,多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排入海洋,利用率低。

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地区,其北为咸水区。

黄河是境内主要客水水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69×108m3,1950~1998年,利津水文站年径流量平均为352×108m3,年际间丰枯变化较大,一年之内水量分布不均,多年平均流量为1264m3/s。

小清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量为7.7×108m3,支脉河、淄河等河流入境可利用水量约为5.21×108m3。

(三)矿产资源东营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石油、天然气、地热、地下卤水、岩盐、油页岩、煤等共计15种矿产,占全省已发现矿种(150种)的10%。

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8种,已发现但尚未查明资源储量或仅有简测资源量的矿产7种。

已发现的15种矿产种除煤、油页岩、岩盐、石膏因埋藏较深,尚未开采外,其他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地热、地下卤水等)均已开发利用,矿产种类利用率为73.3%。

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是东营市优势矿产,储量居全省第1位。

(四)生物资源水生生物有641种,其中,陆生性水生动物223种,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浅海生物资源丰富,浅海鱼类有85种,以暖水性种类为主,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鱼、鲫鱼、鲤鱼、鲈鱼、刀鱼等。

浅海的经济无脊椎动物有59种,以甲壳动物为主,占42.4%,软体动物次之,占35.65%。

沿海潮间带生物有195种,其中动物191种,占总数的97.95%;藻类4种,占2.05%。

畜禽类约11科、20余种、40多个品种。

鸟类29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灰鹤等49种。

农作物品种数百个,木本植物44科、79属、179种(含变种),其中用材树种主要有刺槐、毛白杨、旱柳和国槐等,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梨和枣等。

草场类植物有35科、84属、93种;中草药类植物300余种,其中有采集价值的近70种;有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

(五)海洋资源海岸线长350.34km,滩涂面积10.19×104hm4,分别占山东省的1/9河1/2,―10m以上浅海面积4800km2,是山东发展浅海养殖潜力最大的地区,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之乡”之美称。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一、行政区划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

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坐落这里。

二、人口民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东营常住人口达203.53万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79.3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4.23万人。

增长13.51%,年均增长1.28%。

三、经济发展在中国的城市之林中,东营市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

20年间,东营人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画图,经济社会发展之快令世人刮目相看。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540.3亿元,是1983年的8.35倍,年平均增长11.82%;其中地方国内生产总值248.94亿元,是1983年的12.3倍,年平均增长1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