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兰诗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ppt课件

木兰诗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ppt课件

1
1.本文 《 木兰诗 》 选自宋代 郭茂倩 编 的《 乐府诗集 》一书。这首诗是南北朝时
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Kè hán ) 胡骑( jì )
燕山( yān ) 辔头( pèi )
2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只 )
⑵万里赴戎机(赴:奔赴 )
边塞夜景的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5) 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
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
16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
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4.翻译句子。
⑴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 通史。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当时专掌经学 传授的学官。
A.初(当初) 当涂(当道,当权) 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知识高深的人) 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
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 及(到了……的时候) 非复(不再是) 18
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
得比较略。
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
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
精神。(后一问意近即可)
6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
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意近即
可)
8.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战马的嘶叫声。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
跨越。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
而死,有的胜利归来。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
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 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
12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反映人民对和平
生活的向往。 (3)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答:木兰有许多可敬、可爱之处。如“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个女孩
子看到家里没有兄长,父亲已年老体衰,毅然替父从
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又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2)《出塞》中,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
句。《木兰诗》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与
“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但的闻
诗燕句山是胡:骑鸣啾啾。
14
(3)《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
悲壮的诗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4)《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 诗句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描写
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答: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6.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答: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
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1
17.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 么? 答: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 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 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 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 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
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
答: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表
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
形象。
7
9.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有哪些动词?
答:通过“开、坐、脱、著、理、帖”等动作描写,表
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
伙伴诧异的表情。
10.画线的第一句(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
⑶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
⑷策勋十二转(策:记功 ) 穿
⑸著我旧时裳(著: ) 度过,过
⑹关山度若飞(度:

3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 ”通贴“
粘贴 ”,意思是 :
⑵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伙伴
“ ”通“ ”,意思是 :
4
5.翻译下列句子。 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译: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
答:
。9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
14.画线的第二句(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 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答:动作描写。
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
1.《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
是 北宋 时期的 政治家、史学 家 司十年驰骋于疆场,
这种英雄气概也是可敬、可爱。再如“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种
高尚行为又是多么可敬、可爱。
13
18.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 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雄兔脚扑朔,雌,
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的修辞方法
是 排比 ,写出了 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
有序的情景 。
8
11.两组“旦辞……暮宿(至)……”写 出 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


12.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
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 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