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净化空调设计

净化空调设计


国际单位 英制单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M3 = 35.2 ft3 国际——(pc/m3) 英制——(pc/ft3)
4 35 352 3520 35200 352000 3520000 3520000
0.1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FS209 洁净度等级
1级 10级 100级 10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1000000级
净化空调设计
陈泽嘉
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 2015.6.9.
目录
——1. 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2. 洁净室级别及环境参数 ——3. 净化空调设计 ——4.其他
1. 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空调分类: 舒适空调——以温度为主要控制对象——满足人的舒适
度要求; 精密空调——以温度和相对湿度为主要控制对象——满足
作用,推动室内脏空气迅速排 出室外,达到净化目的。 ——高效过滤器满布率>80%
按气流流型划分
2.1 洁净室类型
非单向流洁净室
1、气流速度不均匀 2、气流具有多方向(回流、漩涡
) 3、受控气流 ——依靠送风气流不断混合稀释室
内空气,把室内粒子逐渐排除 去,直至达到平衡。 ——保证足够的换气次数 ——合理气流组织
电子行业对洁净室的需求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2. 洁净室级别及环境参数
什么是洁净室?
——特殊设计的房间,要控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 在设计上要控制尘埃粒子对房间的侵入、生存和存留 达到最小,以及相关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得到必要的 控制。(摘自:ISO14644-1)
——专门设计建造的有限空间,在空气微粒、温湿度、空气压力、空气 压力流动方式、空气运动、震动、噪声、滋生微生物以及照明方面进 行了特殊的控制。(摘自:ASHRAE )
工业生产要求(恒温恒湿) 洁净(净化)空调——以空气微粒数为主要控制对象——
满足工业生产要求(洁净度)
1. 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世界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 1950年,世界第一台高效空气粒子过滤器 在美国研制成
功,取得空气洁净技术的首次飞跃,成为洁净技术发展史中第一座里 程碑;实现了以0.5μm粒径的尘粒数为技术标准来衡量空气洁净度;
—— 70年代~80年代——为大规模集成电路会战服务——第 一次大普及;(电子、机械、航空)
1. 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80年代中期~现在——为医药行业生产环境现代化服 务(GMP、洁净手术室)——第二次大普及;(制药、 生物、洁净手术室) —— 本世纪初,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SO1 级洁净室 ( 0.1μm 1 级)
1. 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 80年代以后,洁净技术不断发展,已成为电子、仪器 仪表、医学与药物、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一大支柱 ;
—— 199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第一个关于 洁净室的国际标准 ISO14644-1(空气洁净度分级),将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统一并规范化。 (随后陆续颁布该系列标准 ISO14644-2~7)
0.3um
0.5um
1um
5um
ISO1 ISO2 ISO3 ISO4 ISO5 ISO6 ISO7 ISO8 ISO9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2 24 237 2370 23700 237000
10 102 1020 10200 102000
4 35 352 3520 35200 352000 3520000 35200000
——1961年,世界第一间单向流洁净室 在美国研制成功,取得
了空气洁净技术的重大突破,成为洁净技术发展史中第二座里程碑;
1. 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 1963年颁布了 世界第一个洁净室标准 美国联邦标准 209,为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洁净室标准 ISO14644-1(空气洁净度分级)奠定了基础;
2.2 空气洁净度级别
EU WHO 中国 GMP 洁净度级别
A级 B级 C级 D级
最大允许悬浮粒子浓度限值(pc/m3)
1. 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 20世纪90年代之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迅猛发展 ,出现了ISO2 级洁净室。
—— 本世纪初,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SO1 级洁净室 ( 0.1μm 0.1级)
洁净技术的发展成为电子尖端技术的一大支柱
1. 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我国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 60年代开始——初创发展阶段——为三线建设服务( 电子、机械、航空)1965年有了第一台国产高效过滤器, 1966年有了国产洁净工作台(日本1965年)
2.1 洁净室类型
混合流洁净室
1、单向流和非单向流同时存在 2、两种气流互不干扰(独立) 3、受控气流 ——局部区域单向流保护 ——背景是非单向流状态
2.2 空气洁净度级别
大于或等于表中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pc/m3)
ISO14644
最大允许悬浮粒子浓度限值(pc/m3)
洁净度等

0.1um
0.2um
—— 1966年,美国正式完善了无菌单向流洁净手术室的设 计与安装,第一次将洁净技术应用于手术室生物微粒控制 环境中,其术后感染率从8.9%下降到0.9%;
1. 空气洁净技术发展简述
——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GMP(药品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这在洁净技术领域中堪称又一重大 事件,第一次将洁净技术应用于药品生产中,极大地抑制 了药品和化妆品的感染几率;
2. 洁净室级别及环境参数
2.1 洁净室的类型
——按用途划分 工业洁净室:主要控制对象—微粒 生物洁净室:主要控制对象—微粒、微生物 ——按气流流型划分 单向流洁净室 非单向流洁净室 混合流洁净室
2.1 洁净室类型
单向流洁净室
1、气流通过洁净区整个断面 2、断面风速均匀稳定 3、流线单一、大致平行 4、受控气流 ——靠送风气流“活塞”般的挤压
8 83 832 8320 83200 832000 8320000
29 293 2930 29300 293000
2.2 空气洁净度级别
ISO14644 洁净度等

ISO14644 0.5um
FS209 0.5um
ISO1 ISO2 ISO3 ISO4 ISO5 ISO6 ISO7 ISO8 ISO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