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换社保新模式 重庆提高土地统筹费化解100亿补贴难题

土地换社保新模式 重庆提高土地统筹费化解100亿补贴难题

土地换社保新模式重庆提高土地统筹费化解100亿补贴难题[转贴2008-04-08 12:27:44]字号:大中小重庆被征地农民保险纳入社保体系的工作正式启动。

4月1日,当地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公室二处处长孙志坚向记者透露,该项工作在区县将在4月初全面启动,具体是由街道、或者乡镇的社保工作所负责,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摸底、培训、宣传、调查,真正开始办理应该在5、6月份。

此前,重庆市政府下发了《2007年12月31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2008年1月1日以后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不同阶段被征农民的养老保险做了安排。

孙志坚介绍,2007年12月31日前的原被征地农民约有90万人,根据大概的测算,需要资金约160亿元,其中60亿元为个人交纳,100亿元为政府补贴。

不过他没有透露政府100亿补贴的资金来源。

四大保险公司被冲击“我们从2006年底开始调研,当时的组成人员来自国土局、社保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

就在2007年,国土资源部等下发14号文件,明确如果征地单位不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将不给批地。

”孙志坚如此介绍文件出台的背景。

经过调研,重庆相关方面确定了一个大的原则,就是与城镇企业职工相对接。

换而言之,就是采取目前全国其他省市都比较流行的——纳入社保养老体系。

这主要涉及两块,一是2008年后的新征地农民保险,以及此前的原被征地农民保险。

新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交纳办法是,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之月,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的人员,老龄人员年满75周岁以上的每人按150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不满75周岁的,在15000元的基础上,在15年的框架内,按每差一岁1300元补交。

同时,《通知》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加纳办法也做了不同规定。

比如,男满50不满60岁、女的满40不满55岁的,则按41000元的标准交纳。

在纳入社保养老体系后,这些被征地农民将可以按当地现行的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标准按月领取养老待遇。

目前,重庆的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的最低待遇为每月450元,此外,对年满70岁以上的,还可以享受高龄增发养老金待遇,比如,年满70岁的增发50元,年满75岁的每月再增发50元。

这个标准则大大高于此前重庆推行的储蓄式保险。

从1992年开始,重庆的几大保险公司,比如中国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重庆分公司、以及当地的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先后介入被征地农民保险,其模式是被征地农民将一定的本金交纳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按年利率10%发放利息。

当时,有十多万人参加了此保险。

在此模式下,参与储蓄式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在2007年最高的待遇为每年200多元,最少的甚至只有几十元。

两相对比,优劣自明。

“在调研中,很多参与了储蓄式保险的被征地农民表达了参与社保的愿望。

”孙志坚说。

巧合的是,当日记者在办公室恰逢一位前来咨询办理手续的老人。

《通知》也对此做了安排,已经参与了储蓄式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将可以自愿参加社保的养老保险,不过要先中止储蓄式保险。

资金来源难题尽管原征地农民的养老交纳、领取与新征地方农民的并无明显不同。

不过,“最复杂的是原征地农民的处理。

”孙志坚说。

重庆的征地工作从1982年开始,在1992年之前,都是实行就业安置,不过,当时一般是把被征地农民安置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不过在1992年后,这些企业决大部分已经破产。

“这一部分也在本次安置范围之内。

”孙志坚说。

在1992年之后,就开始实行货币安置,不过,在不同阶段,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是不一样的,在最早的阶段,一个人的补偿只有几千元,直到最近几年才上调到2.35万元。

当初的费用低,这成为本次养老保险纳入的一个难点。

“对于这一部分,本次采取的是个人出一点,政府补贴一点。

”孙志坚介绍,“时间越早的,补贴越多,时间越晚的补贴越少。

”具体而言,从1982年到1994年12月31日的被征地农民,由个人承担20%,政府补贴80%,1995年到1198年12月31日的,政府补贴65%,个人承担35%,1999年到2004年12月31日的,政府补贴55%,个人出45%,2005年到2007年12月31日的,个人和政府各出50%。

根据当地国土部门向办公室递交的数据,重庆的原被征地农民大约在90万人,以此估算,本次养老保险的推进将涉及大约160亿元,其中个人承担部分在60亿元左右,另外100亿元将由政府承担。

对于政府补贴的部分,也是层层分解。

政府补贴的资金由市和区县两级共同承担,其中市级财政承担85%,区县财政承担15%。

以100亿元计算,市级财政大约需要承担8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当地2007年的财政内一般预算收入为443亿元。

对于资金的来源,孙志坚说,肯定不是一次性到位,可能会分批次到位。

至于资金来源安排,他并不清楚。

重庆财政局一人事透露,资金还是通过土地来组织,主要手段是提高土地统筹费。

土地统筹费是专门用于补偿被征地农民的一个费用,在当地,每个区县的标准不一样,从1万元/亩到5万元/亩不等。

孙志坚说,160亿元的资金,大概可以支付7到8年的养老保险,重庆社保局是否会像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那样进行股票投资呢?“这些资金将被注入到市里的社保基金里,不会被用做投资,省级社保机构是不能投资股票之类的。

”“土地换社保”:双溪村故事2月27日,一个天空刚刚放晴的下午,重庆城乡统筹改革“样板村”——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

记者见到王福秀的时候,她正抱着两个孙子,在村里的茶馆喝茶。

王福秀是双溪村里公认的“名人”,曾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向全国观众讲过话,表过态。

双溪村近来颇受媒体关注,并已接待了全国各地一拨又一拨前来考察和学习的官员。

村子的临街住宅都被统一刷成了白颜色——村民们只需要付出每平米9-12元的代价,就可以让房子变得焕然一新。

自2007年6月重庆被确定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后,双溪村成为了“土地换社保”改革的第一批试点村,村里开始推行“农民变市民”——农民可以以户为单位,自愿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全家人转为城镇户口。

按照重庆的政策,双溪村的村民一家转为市民后,土地房屋可以得到补偿,全家继续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老年人每人每月有195元的养老金(按照重庆城镇低保标准执行)。

目前,双溪村这样的试点在重庆的几个区县都在逐步推广。

在未来5年,重庆市农村规模经营的土地将从10%提高到20%,同时每年将引导15万农民进城安家。

从鱼嘴镇到双溪村,只要20多分钟的时间,每天都有固定的班车来回营运。

如果从双溪村驱车经高速公路往重庆城区,只要一个钟头。

几年之后,村子外的这片土地上,将有大量的企业进驻,重庆轻轨车厢制造厂的厂房,已经在附近另一个村子的土地上修建。

对于双溪村的村民们来说,“城市化”已经近在眼前。

“市民”王福秀59岁的王福秀是双溪村的第一批“市民”。

尽管曾在中央电视台露过脸,可她现在已不觉得这是一件能让她特别高兴的事情。

王告诉记者,自从她说了每亩土地的青苗、竹子、果树、花木都得到了补贴之后,遭到了其他村民的指责。

事实上,对照每亩土地1320元的青苗补助费标准,双溪村的村民只拿到了0.55亩的补贴,剩余的款项,村委会设立的土地流转公司并未向村民们支付。

“我是双溪村五队的社员,全家老少八口人,共有土地16.7亩,政府给我们的补偿标准是每亩8500元,外加土地上每亩1320元的青苗费,另外我们老人每个月按照低保标准得到195元养老金,过年这三个月,一共发了700元。

”王福秀掰起指头,给记者算起交出土地后换来的补偿。

对于目前的生活现状,王福秀并不十分满意,她说主要是肉价太贵,“精瘦肉卖到20元一斤,一般的小菜,每斤价格也上涨了1块钱。

”因为土地被征,她已经没有地方养猪、种菜,彻底告别了祖辈们自耕自食、自给自足的生活。

有了每个月195元的养老补助,对于王福秀而言,日子仍然拮据。

王告诉记者,土地被征之后,一家四口(四个儿女在外打工)租了一个房子来住,两室一厅,在底楼,一年需要4200块钱。

每个月,王福秀要支付350元的房租费,60元的电费,外加两个孙子、两个老人的伙食费,当地政府给予的临时住房过渡补贴是160元/月。

所以,每个月还需要子女寄些钱回来补贴家用。

“如果政府给我们建的安置房能够早一点完工就好了。

”王福秀说。

对于目前的生活,“市民”王福秀并不觉得有太大的变化,唯一让她感觉到轻松的是,不用每天早早起来下地干活。

不过,她还是像从前一样,到荒坡里拣些柴杆生火煮饭,“煤气那东西太贵,用不起”。

对那些已经被征收的土地,王福秀们也私底下议论过最终被卖了多少钱。

对于他们而言,政府的最终卖价还是一个谜,在村头的茶馆里,有人说每亩地卖了78万元,也有人反驳说,卖不了那么贵,他打听到的是38万。

光棍陶怀明57岁的陶怀明是个颇有“学识”的光棍,他属于双溪村四大队,上有80岁的老母。

陶怀明一直未娶,与王福秀一样,陶怀明的身份也已变成了市民。

记者刚刚到村口的茶馆坐下,陶怀明就搬了张塑料椅子,挨到记者身边。

一开口,他就骄傲地向记者宣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从前苏联的分裂到台湾的统一,陶怀明开始滔滔不绝地旁征博引,并穿插讲述自己的命运。

“年轻的时候,我在重庆城里的建筑公司打工,钢筋掉下来伤了脊椎,到现在一直被病痛折磨。

”陶怀明告诉记者,尽管他参加了每个人交10元钱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是却保不了他的伤病。

“政府的人说我要住了医院才能报销,而且是指定的医院,至于医疗的费用,自己还要承担一大笔,我负担不起。

”陶怀明说。

由于土地被征,陶怀明没有了住所,暂时被安置在五保家园,五保家园的费用很便宜,从住进去到现在,也只交了300块钱。

其他的村民告诉记者,五保家园跟养老院类似,只不过,农村的这个养老院跟城市里头比起来,有着天壤之别。

记者提出要去看看陶怀明的住所,被他坚定地拒绝了。

他说:“你见了那里要呕,我每天睡觉的床只是一把凉椅。

” 以前,陶怀明有两亩多地,这些土地最终换回补偿2万多元,但是钱已经被花光。

养活老母的负担,令陶怀明必须得在每天的饮食上作出调整。

原先的一天三顿,减至一天两顿,每天这两顿主食当中的一餐必然是小面,有些时候连续几天都吃面。

对于陶怀明而言,要吃上一顿猪肉,已经是难以想象的奢侈。

目前重庆城区二两小面的价格已经涨至3.5元,如果按照一天两顿,每顿只吃二两小面来算,陶怀明每个月要花费210元,比他“土地换社保”后的195元养老金收入,还要多出15元。

每天,57岁的陶怀明都无所事事地呆在村子的茶馆里,早上尽量晚些起来,这样可以只吃两顿而不感觉太饿。

除了吃饭,脊椎的老伤病是陶怀明最担心的,但只有继续忍着。

在深深地吸了一口烟之后,陶怀明告诉记者,他活了这大半辈子,其实也看明白了,“像我这样的命,就像地里的黄泥巴,垒得起来就垒,垒不起来就塌成土,随它去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