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设计
λox= λx2+A1(1.452-Acos2θ)
λy=
λy2+
42A A1cos2θ
λx、 λx-整个构件对 x和y轴的长细比
λ1-单肢对最小刚度 轴1-1的长细比,其计 算长度取:焊接时, 为相邻两缀板间的净 距离,螺栓连接时, 为相邻两缀板边缘螺 栓的最近距离
A1x、 A1y-构件横截面 中垂直与x和y轴的各 斜缀条毛截面积之和
N A
Nv0 Ix
b 2
fy
N (1 Av0 b) 1
Af y
Ix 2
令:N Af y
,Ix Aix2,并取b ix/0.44,得:
v0
0.88
ix
1
从而,得最大剪力为:
Vmax
N
l
v0
0.88 1
x
N
N
k
式中: k
x
0.88 1
经过计算分析,在常用长细比范围内,k可取为常
数,即
k 85 235 / fy
因此,平行于缀材面的最大剪力为:
Vmax
N
85
235 fy
V Af f y 85 235
在设计时,假定横向剪力沿长度方向保持不变,且横 向剪力由各缀材面分担。
②缀条的设计
V1
V1
单系缀条
缀条布置体系
θ
θ
交叉缀条
V1
V1
缀条可视为以柱肢为弦杆的平行弦桁架的腹杆,在 横向剪力作用下,一个斜缀条的轴心力为:
项次 构件截面尺寸 缀材类别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1
(a)
yI
I
x
x
2
y
3
(b)
y
x
x
4
y
(c) y
5
xθ x
θ
y
缀板 缀条 缀板 缀条
缀条
λox= λx2+λ12
λox=
λx2+27
A A1x
λox= λx2+λ12 λox= λy2+λ12
λox= λoy=
λx2+40
A A1x
λy2+40
A A1x
刚架。
a a 1x
1x
规定双肢缀板柱的换算长细比采用下式计算:
0x x2 12
式中:
x 整个构件对x轴(虚轴)的长细比; 1 分肢对最小刚度轴1 1的长细比, 1 l01 i1 ;
l01 分肢计算长度,焊接时,取相邻缀板间净距 离;螺栓连接时,取相邻两缀板边缘螺栓的 距离。
表4 格构式截面的换算长细比汇总
N1
n
V1
cos
式中: V1 分配到一个缀材面的剪力; n 一个缀材面上的斜缀条数; 单系缀条时:n 1; 交叉缀条时:n 2;
斜缀条的倾角。
剪力分配
V1=V/2 V
V1=V/2
由于剪力的方向不定,斜缀条应按轴压构件计算,斜 缀条一般采用单角钢与柱肢单面连接,考虑到受力偏心 和受压时的弯扭,按轴压构件设计时钢材设计强度应乘 以折减系数η予以折减: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弯曲后,沿杆长各截面上将存在弯 矩和剪力。对实腹式构件,剪力引起的附加变形很小,对 临界力的影响只占3/1000左右。因此,在确定实腹式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的临界力时,仅仅考虑了由弯矩 作用所产生的变形,而忽略了剪力所产生的变形。
对于格构式柱,当绕虚轴失稳时,情况有所不同, 因被件之间并不是连续的板而只是每隔一定距离用缀条 或缀板联系起来。柱的剪切变形较大,剪力造成的附加 挠曲影响就不能忽略。在格构式柱的设计中,对虚轴失 稳的计算,常以加大长细比的办法来考虑剪切变形的影 响,加大后的长细比称为换算长细比。
钢结构设计规范对缀条柱和缀板柱采用不同的换算 长细比计算公式。
①对实轴(y-y轴)的整体稳定计算
因γ很小,因此可以忽略剪切变形,λy计算与实腹柱相
同,稳定计算公式为:
N f
yA
x
y 由 y并按相应的截面分类查得。
②对虚轴(x-x)的整体稳定计算
y实
轴
x
虚轴
y
绕虚轴弯曲屈曲时,因缀材的剪切刚度较小,剪切变
格构柱轴心受压构件设计
1、截面形式
x
x
y
y
x
(a)
x
y
y
x
(b)
x
θ
柱肢 缀条
l1
柱肢
l01 l1
缀板
y
y
y
y
x
x
(c)
(d)
x
y
y
x
(e)
图1 轴心受压格构柱常用截面
1
x
1a
y
y
h
1
x
1 b缀条柱ຫໍສະໝຸດ 缀板柱图2 格构柱缀材布置
2、格构柱的分类
格构柱
缀条格构柱 缀板格构柱
在柱的横截面上穿过构件腹板的轴叫实轴,穿过两肢 之间缀材面的轴叫虚轴。
y 实轴
y 虚轴
x
x
虚轴
y
单虚轴
x
x
虚轴
y
双虚轴
3、截面选取原则
等稳定性原则:通过调整两肢间的距离,实现对两主 轴的等稳定性。
4、格构式轴压构件设计 (1)强度计算
y 实轴
N f
x
An
N—轴心压力设计值;
An—柱肢净截面面积之和。
x
虚轴
y
柱肢
(2)整体稳定验算
格构柱绕实轴的稳定计算与实腹柱一样。但绕虚轴 的整体稳定临界力比实腹柱低。
v0
y
vmax
vmax
规 范 规 定 分 布
l
y
V
剪力实际分布线
N 图4.4.6 剪力计算简图
截面任一点的弯矩为:
M
Ny
Nv0
sin
z
l
所以截面任一点的剪力为:
V dM N v0 cos z
dz
l
l
截面最大剪力在杆件两端,为:
Vmax
N
l
v0
跨度中点的挠度可由边缘纤维屈服准则导出。当截面边 缘最大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有:
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时,η=0.85;
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 等边角钢 η=0.6+0.0015λ,且不大于1.0; 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η=0.5+0.0025λ,且不大于1.0; 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η=0.70;
式中:λ为缀条的长细比,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 杆,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 λ< 20时,取λ=20。
形较大,γ则不能被忽略。
规范给出的双肢缀条柱的换算长细比为:
0x
x2
27
A A1
式中:λx—两柱肢对虚轴的长细比;
A—两柱肢的毛截面面积之和;
A1—一个节间内两侧斜缀条毛截面面积之和。
注意:当α不在40°~70°之间范围内时,规范简化公
式偏于不安全,应按一般公式计算换算长细比。
l1
(B)双肢缀板柱: 缀板与肢件可视为刚接,因而分肢和缀板组成一多层
当max 50时, 取max 50
(4)缀材设计 ①轴心受压格构柱的横向剪力
格构柱绕虚轴失稳发生弯曲时,缀材要承受横向剪力 的作用。因此,需要首先确定横向剪力的大小。
对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柱,绕虚轴失稳弯曲时,假定
挠曲线为正弦曲线,跨中最大挠度为v0,则沿杆长任
一点的挠度为:
y
v0
sin
z
l
N
z
A1-构件横截面中各斜 缀条毛截面积之和
θ-构件截面内缀条所 在平面与x轴的夹角
(3)分肢稳定性
为保证分肢不先于整体失稳,应满足: 缀条柱的分肢长细比:
1 l1 i1 0.7max
max max 0x,y
缀板柱的分肢长细比:
1 l01 i1 40且0.5max
max max 0 x, y